内循环式滚珠螺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579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循环式滚珠螺杆,包含螺杆轴、螺帽及回流组件,螺帽设于螺杆轴且与螺杆轴之间形成负荷路径,螺帽还具有配件槽和连通配件槽的排珠孔,回流组件设于螺帽的配件槽内,且与螺杆轴之间形成一衔接负荷路径的非负荷路径,两者共同形成一供滚珠运行的循环路径,回流组件还具有排珠信道,排珠信道的一端衔接该螺帽的该内螺纹槽的无效牙区,另一端连通螺帽的排珠孔。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内循环式滚珠螺杆在组装过程中,允许跑到无效牙区的滚珠经由排珠通道跑到排珠孔,再由排出孔排出至螺帽外,以避免这些无效珠卡在无效牙区而产生阻力过大,及对相关配件造成磨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滚珠螺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循环式滚珠螺杆


技术介绍

1、对于内循环式滚珠螺杆来说,若应用在小导程的场合时,如图1所示,回流组件1的回流槽2通常需要作跳牙设计,以避免因相邻二回流槽2之间的壁厚过薄而导致回流组件1损坏失效。然而,具有跳牙设计的回流组件1在配合滚珠3进行组装时,组装人员需要非常小心尽量让滚珠3不能掉到回流槽2以外的地方,即使如此,仍然会有一些滚珠3在组装过程中跑到相邻二回流槽2之间的无效牙区4而形成无效珠3’,一旦无效珠3’卡在无效牙区4时便无法将其取出,如此将会造成后续运行时的阻力过大,甚至会对相关配件(例如螺杆轴或螺帽)造成磨损。换言之,传统回流组件1在配合滚珠3进行组装时相当费时且不方便。

2、根据专利号为6444760的日本专利所专利技术的回流组件在二个臂部分别具有一回收口和一排放口,其中的回收口用来回收润滑油,而排放口则是用来排放润滑油,两者并非用来供滚珠通过,因此也没有办法解决上述关于在无效牙区发生卡珠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循环式滚珠螺杆,其特征在于,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式滚珠螺杆,其特征在于,该回流组件具有二该排珠通道,二该排珠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反且相互错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循环式滚珠螺杆,其特征在于,该排珠通道具有入口和出口,该入口形成于该回流组件的内侧面,该出口形成于该回流组件的外侧面,且连通该螺帽的该排珠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循环式滚珠螺杆,其特征在于,该回流组件还具有一邻接该入口的导引凸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循环式滚珠螺杆,其特征在于,该螺帽的内周面具有第一凹槽,该回流组件的内侧面具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循环式滚珠螺杆,其特征在于,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式滚珠螺杆,其特征在于,该回流组件具有二该排珠通道,二该排珠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反且相互错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循环式滚珠螺杆,其特征在于,该排珠通道具有入口和出口,该入口形成于该回流组件的内侧面,该出口形成于该回流组件的外侧面,且连通该螺帽的该排珠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循环式滚珠螺杆,其特征在于,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思纬蔡志庆蔡尚桦
申请(专利权)人: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