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转辙机自动注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5427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电动转辙机自动注油装置适用于铁路道岔电动转辙机内机械部件的自动油润,属铁路信号设备维修装置。主要特征是设置搭接在转辙机速动爪上随之起落的传动板,带动同轴的棘轮、凸轮,将动力传递至与凸轮径向相切的柱塞泵的滚轮,推动柱塞将油液压出,由柱塞泵上通向转辙机内机械部件的各出油管分别自动注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人工注油方式,节约人力,减少对运输的干扰及人为事故的发生,自身结构简单性能好,对本机无干扰。(*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电动转辙机自动注油装置,适用于铁路道岔电动转辙机内机械部件的自动油润,属铁路信号设备维修装置。目前,铁路道岔电动转辙机内机械部件的自动油润,主要靠人工定期注油保养,这种方式占用人力又容易出现遗漏,不能适应铁路运输高速度发展对信号设备养护维修的要求。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人工作业方式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能够随着电动转辙机转动的次数、其内部件耗油量的需要而自动进行油润的电动转辙机自动注油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借靠电动转辙机的转动为动力,通过其传动装置传递能量。该自动注油装置主要由传动部分和柱塞泵组成。传动部分包括同轴连接的棘轮4和凸轮3,棘轮4后部有与传动轴2钳式连接的传动板5,传动板5的另一端搭接在电动转辙机的速动爪Ⅱ上面,随速动爪Ⅱ同步起落,凸轮3与柱塞泵的滚轮6互相抵靠,传动轴2安装在支架1上;柱塞泵设有泵体8、柱塞9、进油阀体11、出油阀体12、出油管13和油盒14,柱塞9水平位安装在泵体8内,其同轴向有出油阀体12,进油阀体11竖直方向安装在泵体8上。当道岔启动时电动转辙机的速动爪抬起,带动传动板动作,通过棘轮、凸轮将动力传递至柱塞泵,柱塞泵将油液压出,由其上通向转辙机内机械部件的各出油管分别自动注油。注油的频繁次数可通过凸轮上凸起数量的设置来调整,注油量的多少可调整进、出油阀体上的调压钉来控制。本技术的主要优点是1.自动注油则节约人力,同时减少了因人工检修注油对运输的干扰或人为事故的发生;另外也减少和避免了因人工注油不到而造成机械非正常磨耗或损坏,从而有利于安全生产。2.该装置结构简单,性能好,机构独立对本机无干扰。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安装在电动转辙机内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柱塞泵结构剖视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本实施例柱塞泵的结构是在泵体8内有水平方向的柱塞孔17、出油阀体槽18及竖直方向的进油阀体槽19,柱塞孔与进、出油阀体槽相通。柱塞9位于柱塞孔17内,进、出油阀体11、12分别安装在进、出油阀体槽18、19内,柱塞9靠出油阀体12端有弹簧10,另一端有滚轮6和轴承架7,进油阀体11设有进油螺堵20,其内自上而下依次安装进油管21、钢球22、弹簧23、带油孔的调压钉24,进油螺堵20外面有旋合盖25,进油螺堵20与泵体8、旋合盖25接触面之间有封油垫26。出油阀体12设有出油螺堵27,其内自外向里依次装设带油孔的调压钉28、弹簧29、钢球30,出油螺堵27外面有出油阀盖32,出油阀盖32上有出油孔33,出油螺堵27与泵体8、出油阀盖32接触面之间有封油垫31。油盒14上有注油孔15、抽油孔16。在柱塞9上还有防漏油油峰槽34,进油管21与进油螺堵20内壁连接处呈扣边状,传动板5与速动爪Ⅱ接触面呈园弧形;凸轮3的凸起数量与所需的油量相适应。本自动注油装置安装在底板上,再固定在电动转辙机排骨接点座Ⅰ的中间空闲位置上。自动柱油的动作过程如下当道岔启动时,速动爪Ⅱ抬起,跟随速动爪Ⅱ同步动作的传动板5也随之抬起,带动棘轮4、凸轮3同时转动。当道岔搬动四个往返,棘轮4转过一周时,凸轮3的凸起正好与柱塞泵的滚轮6靠接,于是通过滚轮6将柱塞9向前推动4毫米,此时压缩弹簧10,并使油液推动钢球30、压缩弹簧29,通过出油管13滴出,实现自动给油一次。本实施例中设置6个出油管,各出油管滴出的油,分别注向转辙机内的齿条块、削尖齿、起动片上的滚轮、速动片、衬套、检查柱等处需油润的部件。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转辙机自动注油装置,涉及电动转辙机传动装置及其速动爪,其特征在于该自动注油装置由传动部分和柱塞泵组成;传动部分包括同轴连接的棘轮(4)和凸轮(3),棘轮(4)后部有与传动轴(2)钳式连接的传动板(5),传动板(5)的另一端搭接在电动转辙机的速动爪(Ⅱ)上面,随速动爪(Ⅱ)同步起落,凸轮(3)与柱塞泵的滚轮(6)互相抵靠,传动轴(2)安装在支架(1)上;柱塞泵设有泵体(8)、柱塞(9)、进油阀体(11)、出油阀体(12)、出油管(13)和油盒(14),柱塞(9)水平位安装在泵体(8)内,其同轴向有出油阀体(12),进油阀体(11)竖直方向安装在泵体(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转辙机自动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泵体(8)内有水平方向的柱塞孔(17)、出油阀体槽(18)及竖直方向的进油阀体槽(19),柱塞孔与进、出油阀体槽相通;柱塞(9)靠出油阀体(12)端有压缩弹簧(10),柱塞(9)另一端有滚轮(6)和轴承架(7);进油阀体(11)设有进油螺堵(20),其内自上而下依次安装进油管(21)、钢球(22)、弹簧(23)、带油孔的调压钉(24),进油螺堵(20)外面有旋合盖(25),进油螺堵(20)与泵体(8)、旋合盖(25)接触面之间分别有封油垫(26);出油阀体(12)设有出油螺堵(27),其内自外向里依次装设带油孔的调压钉(28)、弹簧(29)、钢球(30),出油螺堵(27)外面有出油阀盖(32),出油阀盖(32)上有出油孔(33),出油螺堵(27)与泵体(8)、出油阀盖(32)接触面之间分别有封油垫(31);油盒(14)上有注油孔(15)、抽油孔(16)。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转辙机自动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塞(9)上有防漏油油峰槽(34),进油管(21)与进油螺堵(20)内壁连接处呈扣边状,传动板(5)与速动爪(Ⅱ)接触面呈园弧形;凸轮(3)的凸起数量与所需的油量相适应。专利摘要电动转辙机自动注油装置适用于铁路道岔电动转辙机内机械部件的自动油润,属铁路信号设备维修装置。主要特征是设置搭接在转辙机速动爪上随之起落的传动板,带动同轴的棘轮、凸轮,将动力传递至与凸轮径向相切的柱塞泵的滚轮,推动柱塞将油液压出,由柱塞泵上通向转辙机内机械部件的各出油管分别自动注油。本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人工注油方式,节约人力,减少对运输的干扰及人为事故的发生,自身结构简单性能好,对本机无干扰。文档编号B61L5/00GK2340658SQ98218848公开日1999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28日专利技术者阮文元, 孙本成, 刘彬, 何东升, 张金来, 齐贵来, 蔡国兴, 宋兆言 申请人:天津铁路分局秦皇岛电务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转辙机自动注油装置,涉及电动转辙机传动装置及其速动爪,其特征在于该自动注油装置由传动部分和柱塞泵组成;传动部分包括同轴连接的棘轮(4)和凸轮(3),棘轮(4)后部有与传动轴(2)钳式连接的传动板(5),传动板(5)的另一端搭接在 电动转辙机的速动爪(Ⅱ)上面,随速动爪(Ⅱ)同步起落,凸轮(3)与柱塞泵的滚轮(6)互相抵靠,传动轴(2)安装在支架(1)上;柱塞泵设有泵体(8)、柱塞(9)、进油阀体(11)、出油阀体(12)、出油管(13)和油盒(14),柱塞(9) 水平位安装在泵体(8)内,其同轴向有出油阀体(12),进油阀体(11)竖直方向安装在泵体(8)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文元孙本成刘彬何东升张金来齐贵来蔡国兴宋兆言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铁路分局秦皇岛电务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