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血栓活性多肽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1553628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4 0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公布了一种从尖吻蝮蛇蛇毒的中性蛋白酶酶解产物中分离得到的多肽ACH-11,并公开了其制备方法以及作为抗血栓剂的应用。ACH-11是应用凝胶过滤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从尖吻蝮蛇蛇毒酶解产物中分离纯化得到的,分子量为1260.7Da,序列为Leu-Thr-Phe-Pro-Arg-Ile-Val-Phe-Val-Leu-Gly。体外兔血小板聚集实验表明该多肽能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并且呈现剂量依赖性。体内动物实验表明该多肽对ADP诱导的急性肺血栓的形成具有保护作用,并且可以延长小鼠的凝血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血栓活性多肽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化学中的多肽药物
,涉及由尖吻蝮蛇(Deinagkistrodonacutus)蛇毒的中性蛋白酶酶解产物中分离纯化的一种具有抗血栓活性的多肽,尤其涉及该多肽的制备方法以及作为抗血栓药物的应用。
技术介绍
由于全球老龄化以及城市化的发展,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现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血栓形成在心脑血管疾病如缺血性脑血管病、肺栓塞、心肌梗死以及各种动静脉血栓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研究开发抗血栓药物具有重要意义。人体内的凝血途径分为内源性与外源性凝血两条途径。阻断凝血链,进而阻止血栓的形成是治疗和预防血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另外,血小板在血栓形成的过程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血管内皮出现损伤时,血小板会粘附、活化、分泌颗粒状内容物进而相互聚集,从而导致血栓的形成。近年来,大量国内外文献报道了从天然动植物和微生物如蜈蚣、大豆和食用真菌中分离纯化的具有抗血栓活性的蛋白质和多肽。蛇毒是毒蛇从毒腺中分泌出来的一种液体,古今中医界常用其治疗一些疑难杂症。蛇毒中含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抗血栓活性多肽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蛇毒酶解产物中的抗血栓多肽,其特征在于以尖吻蝮蛇蛇毒的中性蛋白酶酶解产物为原材料提取,氨基酸序列为Leu‑Thr‑Phe‑Pro‑Arg‑Ile‑Val‑Phe‑Val‑Leu‑Gly,分子量为1260.7D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蛇毒酶解产物中的抗血栓多肽,其特征在于以尖吻蝮蛇蛇毒的中性蛋白酶酶解产物为原材料提取,氨基酸序列为Leu-Thr-Phe-Pro-Arg-Il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毅陈梅梅叶小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