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在铁路线上的轨道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3956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固定在铁路线路上的轨道制动方法及其装置,其特征是用布置在钢轨的内侧或外侧,或同时布置在钢轨内、外侧的液压缸1,连杆2,及固定在钢轨上的支座4、6连成一体的三连杆滑块机构组成的制动单元装置来阻挡被制动车辆,使被制动车辆减速或停车。上述的制动方法及其装置,可以作为缓行器、停车器或减速顶应用于站场调速系统及其他需要使铁路车辆减速或停止的场所。(*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固定在铁路线上的轨道制动装置主要有缓行器、停车器,减速顶等调速制动设备。常用的缓行器、停车器的制动方法,是用制动轨来夹持车轮的两侧面,以侧压力产生的摩擦力做功来消耗被制动车辆的动能,达到减速或刹停车辆的目的。这种类型的轨道制动方法及装置可参见《7501车辆减速器》(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编,中国铁道出版社,80年版);《T.Jy1型车辆减速器》(铁道部标准TB1551-84),《yKT型车辆停车器研究试验报告》(上海铁路局编组站自动化试验段,84年11月)等。其缺陷在于1、设备庞大,投资较多;2、须设置整体道床或须对原有道床结构作较大变动;3、养护、维修复杂;4、制动轨距轨面的高度H不可能用足车辆限界。另一种固定在铁路线上的轨道制动方法及装置如减速顶,它是由减速顶提供与线路水平方向基本垂直的力,减速顶滑动油缸的头部直接与被制动车辆车轮的踏面或轮缘相接触,由于车轮压过减速顶,使滑动油缸收缩,吸收车辆的动能,达到减速或刹停车辆的目的。这种轨道制动方法及装置,参见CN85103140B及CN85202530U。其缺陷在于1、减速顶的出力方向基本上与线路水平方向垂直,当减速顶在压力超调的情况下,有可能造成车辆出轨事故;2、减速顶的安装位置也受到车辆限界以及站线机车车辆作业要求的限制,从而限制了减速顶滑动油缸的行程,降低了减速顶吸收被制动车辆动能的能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固定在铁路线上对铁路车辆进行轨道制动的方法及其装置,以克服上述两种轨道制动方法及其装置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轨道制动方法,是用布置在钢轨的内侧或外侧,或同时布置在钢轨内、外侧並与固定在钢轨上的支座连成一体的三连杆滑块机构组成的制动单元装置来阻挡被制动车辆,使被制动车辆减速或停止。制动单元的数量是根据被制动车辆的动能及减速或停止的要求而设置的。与这种制动方法有关的一种轨道制动装置是这样的由一个液压缸、一根连杆以及固定在钢轨上的支座构成一个三连杆滑块机构的制动单元装置。液压缸的一端与连杆的一端组成转动付,液压缸的另一端及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固定在钢轨上的支座组成转动付,液压缸的一端与连杆的一端组成的转动付,其顶端与被制动车辆车轮的踏面或轮缘相抵触。以下结合附图所显示的实施例,对上述的轨道制动方法及其装置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轨道制动装置主视图。图2,图1的俯视图。其中,1、液压缸,2、连杆,3、螺栓,4、支座,5、螺栓,6、支座,7、车轮。如图1、图2所示,液压缸1的活塞杆耳环与连杆2的上端由螺栓3连接构成转动付,液压缸1的另一端及连杆2的下端分别与固定在钢轨上的支座4、6构成转动付,支座4、6分别由螺栓紧固件总成5与钢轨接成一体,由此而构成一个三连杆滑块机构组成的轨道制动单元装置。当车辆以一定速度从轨道上溜放并接近本装置时,如图1所示,连杆头部A与车轮7相抵触,液压缸1对车轮施加顶推力;与此同时,活塞杆缩回,液压缸1以铰接点B为中心绕顺时针方向摆动,而连杆2以铰接点C为中心绕逆时针方向摆动,直至车轮踏面把连杆2的上端连带活塞杆耳环一起压至轨面以下。如图1中双点划线所示,当车轮压过本装置以后,液压缸1的活塞腔进油,活塞杆重新推出,使制动单元仍处于制动状态。以同样的原理也可以在钢轨的内侧布置本装置,区别在于对车辆进行制动时,由制动单元来顶推车轮的轮缘。如图1所示,本装置离开轨面的高度H与站线机车车辆的作业条件有关。为了提高转换系数 ,应尽量提高H值,用足GB146·1-83所规定的铁路机车车辆限界。当本务机车需通过本装置时,可按GB146·1-83,车限-1B来确定H值;而当调车机车需通过本装置时,可按GB146·1-83,车限-3来确定H值;当本务机车及调车机车均不通过本装置时,可按GB146·1-83,车限-2来确定H值。利用一定数量的本装置,按照实际需要,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布置,可以组成缓行器或停车器。此时,本装置所叙的液压缸1,与相应的液压管路系统相联系、液压管路系统中,设有蓄能器、功能性附件及控制元件。液压缸1中的液压油,可以由布置在铁路线路上,能够被制动车辆踏动的“车轮泵”来提供,也可以按常规方式,采用电动油泵来提供。由于在施行制动作用时,液压缸1中的液压能量,主要是由被制动车辆的动能所产生,因此,本装置组成的缓行器或停车器,是一种无需外加能源的轨道制动装置。本装置所叙的液压缸1,可以用一种类似减速顶的结构来代替,用以构成减速顶,以实现并改善目前减速顶的预定功能。与现有的轨道制动方法及其装置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轨道制动方法及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与类似于缓行器或停车器的轨道制动方法及其装置相比较,由于被制动车辆的车轮踏面或轮缘直接与制动单元的头部相抵触,由制动单元直接提供与车辆前进方向相反的阻力,不须要象上述缓行器或停车器那样由侧压力与摩擦系数来确定与车辆前进方向相反的摩擦阻力。2、与类似缓行器或停车器的轨道制动方法及其装置相比较,最大限度地提高转换系数 ,即本专利技术所叙制动单元的头部离开轨面的高度H可以按GB146·1-83所规定的铁路机车车辆限界所允许的最大高度来确定。3、与类似于缓行器或停车器的轨道制动方法及装置相比较,由于结构简单,降低了造价,从而可节省投资。4、与类似于缓行器或停车器的轨道制动方法及装置相比较,由于无须设置整体道床或无须对原有道床结构作较大变动,从而降低了施工安装费用。同时对工务部门的线路养护维修作业的影响,可以被压缩到最小限度。5、与类似于缓行器或停车器的轨道制动方法及装置相比较,本装置可以设置在站线的曲线部位。6、与类似于减速顶的轨道制动方法及装置相比较,避免了由于减速顶压力超调而引起的车辆出轨事故。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叙的由三连杆滑块机构组成的制动单元装置,其对车辆的有效阻力F,是液压缸推力F1和连杆的支座反力F2的合力,这个合力在制动单元与车轮接触的瞬间为最大,然后随液压缸1及连杆2的位置变化而减小,因此只要设计确保最大有效阻力F的垂直分力小于车辆轮重,在制动过程中就能确保安全。7、与类似于减速顶的轨道制动方法及装置相比较,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每一单元的制动功值,从而节省站场调速设备的投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由三连杆滑块机构组成的轨道制动单元装置可以作为缓行器、停车器或减速顶应用于站场调速系统及其他需要使铁路车辆减速或停止的场所。权利要求1.一种固定在铁路线路上的轨道制动方法,其特征是用布置在钢轨内侧或外侧,或同时布置在钢轨内、外侧並与固定在钢轨上的支座连成一体的三连杆滑块机构组成的制动单元装置来阻挡被制动车辆,使被制动车辆减速或停止。2.一种固定在铁路线上的轨道制动装置,由液压缸1、连杆2等部件构成的三连杆滑块机构,其特征在于液压缸1的一端与连杆2的一端组成转动付,液压缸1的另一端及连杆2的另一端分别与固定在钢轨上的支座4、6组成转动付。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轨道制动方法及其装置,可以作为缓行器、停车器或减速顶应用于站场调速系统及其他需要使铁路车辆减速或停止的场所。全文摘要一种固定在铁路线路上的轨道制动方法及其装置,其特征是用布置在钢轨的内侧或外侧,或同时布置在钢轨内、外侧的液压缸1,连杆2,及固定在钢轨上的支座4、6连成一体的三连杆滑块机构组成的制动单元装置来阻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定在铁路线路上的轨道制动方法,其特征是用布置在钢轨内侧或外侧,或同时布置在钢轨内、外侧并与固定在钢轨上的支座连成一体的三连杆滑块机构组成的制动单元装置来阻挡被制动车辆,使被制动车辆减速或停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洪武季汉林蒋毓成汪祖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铁路局工业公司机械工程服务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