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98545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2 1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并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金属锥形桶体(1),所述金属桶体(1)的上端设置有端盖(2),所述端盖(2)的中央位置设置有出气管(3)且所述出气管(3)延伸至所述金属锥形桶体(1)的内部,所述金属桶体(1)的桶壁上设置有进气管(4),所述金属桶体(1)的底端设置有液体排放管(5),待分离气体由所述进气管(4)排进所述金属桶体(1)的内部,经过所述出气管(3)的内壁对该气体的折流作用以及该气体本身的重力沉降作用,使得混合气体中的化学残留液从所述液体排放管(5)排出,而剩余的气体则通过所述出气管(3)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化学工业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
技术介绍
在化学工业中,在反应釜反应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带有反应釜中化学原料残留的混合气体,所以在生产过程中需用到分离器把该种混合气体进行气体与化学残留物的分离。而以往的分离器一种是单一的采用网栅格把气体与化学反应残留物进行分离,这种分离器的缺点在于器体内部结构复杂,网栅格组装麻烦,从而提升了整体的生产成本;而另一种是单一的依靠反应残余物的重力沉降作用或者单一的采用气体的折流等方法的分离器,其缺点在于气液的分离的方式单一,所以气液的分离不彻底,分离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以及分离效率高的气液分离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金属锥形桶体,所述金属桶体的上端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的中央位置设置有出气管且所述出气管延伸至所述金属锥形桶体的内部,所述金属桶体的桶壁上设置有进气管,所述金属桶体的底端设置有液体排放管,带有反应残余成分的混合气体由所述进气管排进所述金属桶体的内部,再经过所述出气管的延伸部分的内壁对于气体的折流作用以及气体本身的重力沉降作用,使得混合气体中的化学残留液从所述液体排放管排出,而剩余的气体则通过所述出气管排出。所述进气管设置在所述金属桶体的外壁的上部,且所述进气管与所述金属桶体相连通的端口对准所述出气管的延伸部分。所述出气管的底端端面设置有微孔网格栅。所述金属筒体的下部呈倒锥形。所述端盖通过法兰与所述金属桶体的上端相连接。所述金属桶体的外壁均匀设置有两个支撑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是采用了倒锥形金属筒体的内壁以及伸入于该筒体内部的出气管的管壁对反应釜所排出的混合气体进行折流以及利用混合气体中的本身的反应残余物的重力沉降作用而使得废气与反应残余物进行有效分离,所以相对于以往的网栅格式分离器,本技术在结构上更加简单,组合安装更加简便,所以在整体成本上更加低廉;而且,又由于在结合了对气体进行折流以及利用混合气体中的本身的反应残余物的重力沉降作用之外,本技术还在所述出气管的底端端面设置有微孔网格栅,能对混合气体进行更加彻底的分离,所以相对于以往的单一的网栅格式分离器、单一的依靠反应残余物的重力沉降作用或者采用气体的折流等方法的分离器,本技术的气液分离效果更加彻底有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本技术包括金属锥形桶体1,所述金属筒体I的下部呈倒锥形,所述金属桶体I的上端设置有端盖2,所述端盖2通过法兰与所述金属桶体I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端盖2的中央位置设置有出气管3且所述出气管3延伸至所述金属锥形桶体I的内部,所述出气管3的底端端面设置有微孔网格栅7,所述金属桶体I的桶壁上设置有进气管4,所述金属桶体I的底端设置有液体排放管5。所述进气管4设置在所述金属桶体I的外壁的上部,且所述进气管4与所述金属桶体I相连通的端口对准所述出气管3的延伸部分。所述金属桶体I的外壁均勻设置有两个支撑架6。带有反应残余成分的混合气体由所述进气管4排进所述所述金属桶体I的内部,再经过所述出气管3的延伸部分的内壁对于气体的折流作用以及气体本身的重力沉降作用,使得混合气体中的化学残留液从所述液体排放管5排出,而剩余的气体则通过所述微孔网格栅7进行进一步的气液分离,使得经过初步分离的所述气体与所述化学残留液的分离更加彻底,最后剩余气体通过所述出气管3排出,剩余化学残留液则滴落至所述液体排放管5而排出。本技术适用于化学工业领域。【主权项】1.一种气液分离器,它包括金属锥形桶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桶体(I)的上端设置有端盖(2),所述端盖(2)的中央位置设置有出气管(3)且所述出气管(3)延伸至所述金属锥形桶体(I)的内部,所述金属桶体(I)的桶壁上设置有进气管(4),所述金属桶体(I)的底端设置有液体排放管(5),带有反应残余成分的混合气体由所述进气管(4)排进所述金属桶体(I)的内部,再经过所述出气管(3)的延伸部分的内壁对于气体的折流作用以及气体本身的重力沉降作用,使得混合气体中的化学残留液从所述液体排放管(5)排出,而剩余的气体则通过所述出气管(3)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4)设置在所述金属桶体(I)的外壁的上部,且所述进气管(4)与所述金属桶体(I)相连通的端口对准所述出气管(3)的延伸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3)的底端端面设置有微孔网格栅(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筒体(I)的下部呈倒锥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2)通过法兰与所述金属桶体(I)的上端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桶体(I)的外壁均匀设置有两个支撑架(6)。【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并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器。本技术包括金属锥形桶体(1),所述金属桶体(1)的上端设置有端盖(2),所述端盖(2)的中央位置设置有出气管(3)且所述出气管(3)延伸至所述金属锥形桶体(1)的内部,所述金属桶体(1)的桶壁上设置有进气管(4),所述金属桶体(1)的底端设置有液体排放管(5),待分离气体由所述进气管(4)排进所述金属桶体(1)的内部,经过所述出气管(3)的内壁对该气体的折流作用以及该气体本身的重力沉降作用,使得混合气体中的化学残留液从所述液体排放管(5)排出,而剩余的气体则通过所述出气管(3)排出。本技术适用于化学工业领域。【IPC分类】B01D50-00【公开号】CN204337946【申请号】CN201420658486【专利技术人】蔡杨勇, 冯明东, 周建新, 余军生, 黄松贵 【申请人】珠海金鸡化工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申请日】2014年11月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液分离器,它包括金属锥形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桶体(1)的上端设置有端盖(2),所述端盖(2)的中央位置设置有出气管(3)且所述出气管(3)延伸至所述金属锥形桶体(1)的内部,所述金属桶体(1)的桶壁上设置有进气管(4),所述金属桶体(1)的底端设置有液体排放管(5),带有反应残余成分的混合气体由所述进气管(4)排进所述金属桶体(1)的内部,再经过所述出气管(3)的延伸部分的内壁对于气体的折流作用以及气体本身的重力沉降作用,使得混合气体中的化学残留液从所述液体排放管(5)排出,而剩余的气体则通过所述出气管(3)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杨勇冯明东周建新余军生黄松贵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金鸡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