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及其横向稳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8951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1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及其横向稳定装置,横向稳定装置包括前、后横向稳定杆,还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和第四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与前横向稳定杆的左右端传动连接,第三液压缸、第四液压缸分别与后横向稳定杆的左右端传动连接,第一液压缸的有杆腔通过第一油路与所述第四液压缸的无杆腔相连,第一液压缸的无杆腔通过第二油路与第四液压缸的有杆腔相连,第二液压缸的有杆腔通过第三油路与第三液压缸的无杆腔相连,第二液压缸的无杆腔通过第四油路与第三液压缸的有杆腔相连,各油路上均设置有蓄能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车体产生较小侧倾角时可以减小车辆侧倾角振动的横向稳定装置及使用该横向稳定装置的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及其横向稳定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车辆包括车体、车桥及前、后横向稳定杆,横向稳定杆的两端分别与车体的左右两侧铰接相连,当车辆在不平整道路上行走或者需要拐弯时,车体会产生侧倾,车体的侧倾使得横向稳定杆产生扭转,从而增大车桥的抗侧倾刚度,减小车体侧倾。然而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当车体产生较小的侧倾角(如高速行驶于有较小突起的沙石路面),此时,人们期望横向稳定装置能够提供较小的抗侧倾刚度,以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并且车辆在湿滑路面行驶时,可提高车辆的抓地性能,减小轮胎侧滑,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通过性,当车辆进入弯道行驶或紧急转弯时,车体将产生较大的侧倾角,此时期望横向稳定装置能为车辆提供较大的抗侧倾刚度,从而可有效抑制车体侧倾,减小车辆侧翻事故的发生,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性。然而传统横向稳定杆的扭转刚度与车体侧倾角关系不大,当车辆通过不平整路面时,因为横向稳定杆直接与车体相连,即使车体侧倾角较小,横向稳定杆也为车辆提供较大的抗侧倾力矩,使得汽车产生较大的侧倾角振动,影响乘坐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车体产生较小侧倾角时可以减小车辆侧倾角振动的横向稳定装置;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横向稳定装置的车辆。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中横向稳定装置的技术方案为:车辆的横向稳定装置,包括前、后横向稳定杆,前横向稳定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后横向稳定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液压缸和第四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分别与前横向稳定杆的左右端传动连接,第三液压缸、第四液压缸的活塞杆分别与后横向稳定杆的左右端传动连接,第一液压缸的有杆腔通过第一油路与所述第四液压缸的无杆腔相连,第一液压缸的无杆腔通过第二油路与第四液压缸的有杆腔相连,第二液压缸的有杆腔通过第三油路与第三液压缸的无杆腔相连,第二液压缸的无杆腔通过第四油路与第三液压缸的有杆腔相连,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油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蓄能器。各液压缸分别通过连杆机构与对应横向稳定杆传动连接。连杆机构包括转动轴线沿横向延伸的动力输出拐臂和固设于动力输出拐臂上的动力输入拐臂,动力输出拐臂、动力输入拐臂构成V形结构,各横向稳定杆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对应传动连杆与对应动力输出拐臂相连,各液压缸的活塞杆分别与对应动力输入拐臂铰接相连。本技术中车辆的技术方案为:车辆,包括车体和车桥,还包括设置于车体与车桥之间的横向稳定装置,横向稳定装置包括前、后横向稳定杆,前横向稳定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后横向稳定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液压缸和第四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分别与前横向稳定杆的左右端传动连接,第三液压缸、第四液压缸的活塞杆分别与后横向稳定杆的左右端传动连接,第一液压缸的有杆腔通过第一油路与所述第四液压缸的无杆腔相连,第一液压缸的无杆腔通过第二油路与第四液压缸的有杆腔相连,第二液压缸的有杆腔通过第三油路与第三液压缸的无杆腔相连,第二液压缸的无杆腔通过第四油路与第三液压缸的有杆腔相连,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油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蓄能器。各液压缸分别通过连杆机构与对应横向稳定杆传动连接。连杆机构包括转动轴线沿横向延伸的动力输出拐臂和固设于动力输出拐臂上的动力输入拐臂,动力输出拐臂、动力输入拐臂构成V形结构,各横向稳定杆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对应传动连杆与对应动力输出拐臂相连,各液压缸的活塞杆分别与对应动力输入拐臂铰接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当车辆行驶于不平整路面时,车辆将产生较小的侧倾运动,车体与车桥之间的压缩或者伸张运动将传递给对应液压缸的活塞杆,对应液压缸的活塞杆所受到的推力可为车辆提供抗侧倾力矩,该工况下,对应液压缸的活塞杆产生较小的运动,此时,由于液压缸的活塞杆的运动产生的油液体积变化量小,对应蓄能器内气体体积未显著变化,油路内的压力接近初始值,使得该横向稳定装置提供较小的抗侧倾力矩,从而有效降低车辆的侧倾角振动,有效提高行驶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车辆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同时也是本技术中横向稳定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车辆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车体、车桥及设置于车体与车桥之间的横向稳定装置,车桥包括前车桥3和后车桥15,横向稳定装置包括设置于前车桥3上的前横向稳定杆4和设置于后车桥15上的后横向稳定杆16,前横向稳定杆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液压缸I和第二液压缸5,后横向稳定杆1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液压缸9和第四液压缸8,第一液压缸1、第二液压缸5的活塞杆分别通过对应连杆机构与前横向稳定杆4的左右两端传动连接,第三液压缸9、第四液压缸8的活塞杆分别通过对应连杆机构与后横向稳定杆16的左右两端传动连接,第一液压缸I的有杆腔通过通过第一油路11与第四液压缸8的无杆腔相连,第一液压缸I的无杆腔通过第二油路12与第四液压缸8的有杆腔相连,第二液压缸5的有杆腔通过第三油路13与第三液压缸9的无杆腔相连,第二液压缸5的无杆腔通过第四油路14与第三液压缸的有杆腔相连,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油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蓄能器7、第二蓄能器2、第三蓄能器10和第四蓄能器6。各连杆机构的结构均相同,连杆机构包括转动轴线沿横向延伸的动力输出拐臂和固设于动力输出拐臂上的动力输入拐臂,动力输出拐臂、动力输入拐臂构成V形结构的V型摇臂18,对应横向稳定杆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传动连杆17与对应动力输出拐臂相连,传动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横向稳定杆和对应动力输出拐臂铰接相连,各液压缸的活塞杆分别与对应动力输入拐臂铰接相连,各液压缸均沿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车辆的横向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横向稳定杆,前横向稳定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后横向稳定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液压缸和第四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分别与前横向稳定杆的左右端传动连接,第三液压缸、第四液压缸的活塞杆分别与后横向稳定杆的左右端传动连接,第一液压缸的有杆腔通过第一油路与所述第四液压缸的无杆腔相连,第一液压缸的无杆腔通过第二油路与第四液压缸的有杆腔相连,第二液压缸的有杆腔通过第三油路与第三液压缸的无杆腔相连,第二液压缸的无杆腔通过第四油路与第三液压缸的有杆腔相连,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油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蓄能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耀华汤望秦涛海辰光刘万备严斌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