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永智专利>正文

多功能手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7278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动车上使用的多功能手制动器,该制动器包括机架、制动盘、前蹄片、后蹄片、拉臂以及大拉杆,特点是后蹄片可沿制动盘盘面平动,其外侧面呈斜坡形,后蹄片外侧有一固定在机架上的定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多功能手制动器克服了现有的手制动器结构复杂、制动效果差的缺陷,利用楔紧原理制动,具有输入力小、制动力大的优点,能确保车辆在山区坡道上行车和驻车的安全。(*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的制动装置,特别是汽车的手制动器。现有的汽车上使用的驻车制动器大多是鼓式制动器,其结构复杂、制动效果差。特别是制动器的制动力特性不能调控,在坡道驻车、行驶时不易操作。中国专利94208469.1提供了一种自控盘式增力驻车制动器,该制动器操作方便、能自动调控、确保车辆安全,但是此制动器制动力小且增加缓慢,还不能充分满足车辆在山区坡道行车和驻车的需要。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自增力机构的手制动器,它以驾驶人员较小的输入力产生较大的制动力,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多功能手制动器包括机架、制动盘、设置在制动盘前后盘面的前蹄片和后蹄片、连接前蹄片与后蹄片的拉臂以及大拉杆,大拉杆尾端通过拉绳与制动器手柄连接,顶端顶在前蹄片上,并且通过销子与拉臂联接。本制动器的后蹄片可沿制动盘盘面平动,其外侧面呈斜坡形,后蹄片的外侧有一固定在机架上的定位块。本制动器使用时,制动器手柄通过拉绳控制大拉杆尾端。由于大拉杆顶端顶在前蹄片上,并且通过销子与拉臂联接,因此通过杠杆原理,可以使制动盘两侧的前蹄片和后蹄片将制动盘夹紧。因后蹄片可以沿制动盘的盘面方向平动,当后蹄片压在制动盘上后,制运盘的旋转惯性力可以使蹄片偏离原来位置,但后蹄片外侧的定位块将后蹄片挡住。同时,后蹄片的外侧面呈斜坡形,导致后蹄片在定位块与制动盘之间产生楔紧作用,从而卡紧制动盘。制动盘的惯性力越大,后蹄片就卡得越紧,产生的制动力也越大。因此,本多功能手制动器具有自增力功能,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高了手制动器的性能。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多功能手制动器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多功能手制动器的后视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叙述。如图所示,多功能手制动器包括机架(1)、制动盘(2)、前蹄片(4)、后蹄片(5)、拉臂(3)、大拉杆(7)和定位块(6),机架(1)固定在汽车变速器上,制动盘(2)与变速器二轴的突缘相连,大拉杆(7)顶端顶在前蹄片(4)上,并且通过销子(9)与拉臂(3)联接。后蹄片(5)的横截面呈等腰三角形,定位块(6)与后蹄片(5)接触的侧面的斜度与后蹄片(5)外侧面的斜度一致。本实施例中,定位块(6)中间有一个孔(10),后蹄片(5)的外侧面上有一根复位杆(11),该复位杆(11)穿过定位块(6)上的孔(10)而伸出。同时,在复位杆(11)上设有复位弹簧(12)。当制动器由制动恢复到松开状态时,复位弹簧(12)可使后蹄片(5)回复到原来的位置。本多功能手制动器机架(1)上设有功能臂(8),功能臂(8)与机架(1)之间通过轴销(13)联接。功能臂(8)的尾端通过拉绳(14)与制动器手柄联接,功能臂(8)顶端有一定位凸头(15)。复位杆(11)上开有定位孔(16),功能臂(8)的顶端穿过该定位孔(16)。在制动器松开时,定位凸头(15)处于定位孔(16)内;当制动器处于制动状态时,复位杆(11)偏离原来位置,定位凸头(15)暴露在定位孔(16)外,并且因拉绳(14)的拉动,使功能臂(8)转动一定的角度,定位凸头(15)偏离定位孔(16)正对的位置。这样,当汽车重新起动并沿反方向前进时,后蹄片(5)松出后回复到中间位置时会被定位凸头(15)挡住,使之不会继续朝另一侧偏离,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本实施例中,在功能臂(8)尾端与拉绳(14)之间还增设小拉杆(17),用于控制和调节功能臂(8)。在大拉杆(7)与机架(1)之间还有恢复弹簧(18)。当松开制动器手柄后,大拉杆(7)在恢复弹簧(18)的作用下回到原来的位置,制动器恢复到原来状态。本多功能手制动器与普通的手制动器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输入力小,制动力大。由于本技术采用楔紧原理产生制动力,因此只需较小的输入力,即可获得较大的制动力,而且能自动增加。2、汽车在坡道起步时不用松开制动器,等到起步后再松开。这样,确保汽车在坡道上行驶安全、操作方便。本技术除了驻车使用外,还具有应急制动功能,特别是汽车脚刹失灵的情况下,能有效使汽车停止前进,避免交通事故发生。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车辆上。权利要求1.多功能手制动器,包括机架(1)、制动盘(2)、设置在制动盘(2)前后盘面的前蹄片(4)和后蹄片(5)、连接前蹄片(4)与后蹄片(5)的拉臂(3)以及大拉杆(7),大拉杆(7)尾端通过拉绳(14)与制动器手柄连接,顶端顶在前蹄片(4)上,并且通过销子(9)与拉臂(3)联接,本多功能手制动器的特征在于后蹄片(5)可沿制动盘(2)盘面平动,其外侧面呈斜坡形,后蹄片(5)外侧有一固定在机架(1)上的定位块(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手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块(6)与后蹄片(5)接触的侧面的斜度与后蹄片(5)外侧面的斜度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手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后蹄片(5)的外侧面上有一根复位杆(11),在复位杆(11)上设有复位弹簧(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手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机架(1)上设有功能臂(8),功有臂(8)与机架(1)之间通过轴销(13)联接,功能臂(8)的尾端通过拉绳(14)与制动器手柄联接,功能臂(8)顶端有一定位凸头(15),复位杆(11)上开有定位孔(16),功能臂(8)的顶端穿过该定位孔(16)。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动车上使用的多功能手制动器,该制动器包括机架、制动盘、前蹄片、后蹄片、拉臂以及大拉杆,特点是后蹄片可沿制动盘盘面平动,其外侧面呈斜坡形,后蹄片外侧有一固定在机架上的定位块。本技术所提供的多功能手制动器克服了现有的手制动器结构复杂、制动效果差的缺陷,利用楔紧原理制动,具有输入力小、制动力大的优点,能确保车辆在山区坡道上行车和驻车的安全。文档编号B60T7/08GK2261967SQ96216788公开日1997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1996年7月3日 优先权日1996年7月3日专利技术者陈永智 申请人:陈永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手制动器,包括机架(1)、制动盘(2)、设置在制动盘(2)前后盘面的前蹄片(4)和后蹄片(5)、连接前蹄片(4)与后蹄片(5)的拉臂(3)以及大拉杆(7),大拉杆(7)尾端通过拉绳(14)与制动器手柄连接,顶端顶在前蹄片(4)上,并且通过销子(9)与拉臂(3)联接,本多功能手制动器的特征在于后蹄片(5)沿制动盘(2)盘面平动,其外侧面呈斜坡形,后蹄片(5)外侧有一固定在机架(1)的上的定位块(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智
申请(专利权)人:陈永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