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去功能化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51637 阅读:3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部去功能化制动器。医疗中手部固定方式,以往采用约束带或手部包扎等方式进行制约,结果造成病人的不适和情绪对抗;限制了手部临床监测等操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具有手功能位状态下所形成的掌型的凹凸面的物体(1)和固定带(2)组成;所述的凹凸面上有与手指相嵌合的凹槽(3),和与掌心相吻合的曲面(4)组成;所述的凹槽(3)之间有突起棱(5);所述的固定带(2)穿过突起棱(5)上开的小孔,与所述的具有掌型凹凸面的物体(1)共同组成手部制动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装置制约拇指及诸指的对掌功能,进而制约手部去拔管;同时使手掌处于功能位,佩戴舒适;外露的手指又不影响临床观察与采血。(*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医疗用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手部去功能化制动器
技术介绍
ICU(重症临护)病人往往因疾病的因素,会出现烦躁、谵妄等精神异常情况。也可 因为体内放置的多种治疗,监测等管路造成的不适,引起病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拔管,进而造 成严重的后果。以往采用约束带或手部包扎等方式进行制约,结果造成病人的不适和情绪 对抗。 另外,以往的手部毛巾包扎或手套,限制了临床手指末梢循环的监测、手指血氧饱 和度临测以及手指末稍血的采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利用装置制约拇指及诸指的对掌功能,进而制约手部去拔管,同时使 手掌处于功能位,佩带舒适。外露的手指又不影响临床观察与采血。 本技术提供一种手部去功能化制动器,由具有手功能位状态下所形成的掌型 的凹凸面的物体和固定带组成;所述的凹凸面上有与手指相嵌合的凹槽,和与掌心相吻合的曲面组成;所述的凹槽之间有突起棱;所述的固定带穿过突起棱上开的小孔,与所述的 具有掌型凹凸面的物体共同组成手部制动器。 所述的具有凹凸面的物体,制作材料为轻质、弱弹性的橡胶、塑料、木材或泡棉。 所述的具有凹凸面的物体,其凹凸面的弧度根据人体工程学设计。 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设计,具有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部去功能化制动器,其特征在于:由具有手功能位状态下所形成的掌型的凹凸面的物体(1)和固定带(2)组成;所述的凹凸面上有与手指相嵌合的凹槽(3),和与掌心相吻合的曲面(4)组成;所述的凹槽(3)之间有突起棱(5);所述的固定带(2)穿过突起棱(5)上开的小孔,与所述的具有掌型凹凸面的物体(1)共同组成制动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手部去功能化制动器,其特征在于由具有手功能位状态下所形成的掌型的凹凸面的物体(1)和固定带(2)组成;所述的凹凸面上有与手指相嵌合的凹槽(3),和与掌心相吻合的曲面(4)组成;所述的凹槽(3)之间有突起棱(5);所述的固定带(2)穿过突起棱(5)上开的小孔,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旭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