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新录专利>正文

自动刹车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6341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动车油刹系统的自动刹车泵,其特征是有泵体19,其一侧壁上有出油口13,相对的侧壁上有进油口7,在泵体19内的空腔里装有套有保持线圈11及吸拉线圈12的铁芯可活动的电磁铁,铁芯伸出端与阀门一侧面相固定,阀门与电磁铁之间有回位弹簧10,进油口7有两条支管路,阀门另一侧面正对住进油口7的一支管路口,另一支管路与自动刹车油路3、侧油路2相通,自动刹车油路3与电动油泵4,单向阀5相通,在泵体19上还有压力开关6。(*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动车油刹系统的自动刹车泵。目前,各类机动车的刹车系统普遍采用着油刹这一传统刹车方式,这类刹车方式虽为人们广泛接受,但这类均分为脚刹及手刹,这显然就有些不方便,且手刹装置还要在狭小的驾驶室内占据一定的空间,这也增加了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刹车泵,能刹车方便,且减少了手刹装置,使驾驶室相对增加了一点宝贵的空间,并能制止汽车下坡熄火滑行,减少事故的发生。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进行详述。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构造示意图。根据图1所示,本技术有泵体19、在泵体19一侧壁上有出油口13,在出油口13的相对的侧壁上有进油口7,在泵体19内的空腔里装有套有保持线圈11及吸拉线圈12的铁芯可活动的电磁铁,电磁铁的铁芯伸出端与阀门一侧面相固定,阀门与电磁铁之间有回位弹簧10,进油口7有两条支管路,阀门的另一侧面正对住进油口7一支管路口,另一条支管路与自动刹车油路3、侧油路2相通,自动刹车油路3与侧油路2是相平行且不相通,自动刹车油路3与电动油泵4相通,电动油泵4再与单向阀5相通,经过单向阀5与泵体内腔相通,在泵体上还装有压力开关6。以上所述的阀门由阀盘14、阀盘触点8、阀盘触点9、阀盘塞20组成。本技术进油口7的一条支管路与侧油路2连接处有可调节螺丝1。值得提出的是,本技术有一个配用继电器21、继电器21的两个触点中的一个触点16通过线路连接电磁铁的刹车泵接线柱15,刹车泵接线柱15再分别与保持线圈11及吸拉线圈12的一触点相连,保持线圈11的输出端与地线相连,吸拉线圈12的输出端与阀门的阀盘触点8相连,通过阀盘14及阀盘触点9接地线,配用继电器21的另一触点17与压力开关6相连,压力开关6再通过线路与电动油泵4的一触点相连,电动油泵4的另一触点通过线路与地线相连。以上所述的继电器21的线圈的一端接发电机23的中性点,另一端接地线。以上所述的本技术的继电器21的带有弹簧的横杆与电池18一触点相连,横杆的一端点在触点16及触点17之间。本技术的自动刹车泵可用于各类油刹式机动车,它是串联在机动车刹车系统中的刹车总泵与刹车分泵之间,其使用工作原理是,发动机启动后,发电机23即开始工作发电,电流经过配用继电器21即产生磁力,将横杆向下吸拉,横杆与触点16相接触,此时电池18的电流即经横杆通过触点16到自动刹车泵接线柱15,后沿两条线路分别进入吸拉线圈12和保持线圈11,此时电磁铁产生磁力吸引阀门并压缩回位弹簧10,由于阀门向电磁铁方向移动而至使阀盘塞20离开进油口7,由于进油口7打开,油进入泵体19内并由出油口13流出。这时可供机动车行走使用。在阀门向电磁铁方向移动后,阀门触点9与地线接点分离,切断了吸拉线圈12的电流,这时只有保持线圈11仍有电流,电磁铁仍可吸住阀门,这样就能节省电池能源。当发动机熄火时,发电机23不发电,继电器21的磁力消失,横杆在弹簧的拉力下离开触点16,致使电磁铁无电流,磁力消失,在回位弹簧10的作用下使阀门回位,阀盘塞20封住进油口7的一条支管路。由于横杆离开触点16后与触点17相接,电池18的电流就通过横杆、触点17进入压力开关6,并通过压力开关6而启动电动油泵4后,再通过电动油泵4的输出触点进入地线,由于电动油泵4启动而将自动刹车油路3的油加压泵入单向阀5,再经单向阀5流出自动刹车泵而进入机动车刹车系统的刹车分泵,此油路即为自动刹车油路。调节螺丝1是防止电池18电力不足时不能启动需要拖车时设的,这时将调节螺丝1向自动刹车泵的泵体19外旋出一定距离,即可拖车和脚踏刹车。这种自动刹车泵在进油口7和出油口13设有过滤器,滤去油渣和铁屑等杂质,以保证自动刹车能力。本技术的优点是当机动车一熄火,即能自动刹车,使司机能方便的驾驶,也因为不再用手刹这一传统的方式和设备,增加了驾驶室内的空间,宽敞一点使司机感到舒服一些,同时本技术的自动刹车泵能制止汽车下坡熄火滑行,减少了事故的发生。本技术造价低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特别对现有机动车的油刹系统不用作大的改变。实用性强,易于推广。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自动刹车泵,其特征是有泵体19,在泵体19一侧壁上有出油口13,在出油口13的相对侧壁上有进油口7,在泵体19内的空腔里装有套有保持线圈11及吸拉线圈12的铁芯可活动的电磁铁,电磁铁的铁芯伸出端与阀门一侧面相固定,阀门与电磁铁之间有回位弹簧10,进油口7有两条支管路,阀门的另一侧面正对住进油口7一支管路口,另一条支管路与自动刹车油路3、侧油路2相通,自动刹车油路3与侧油路2是相平行且不相通,自动刹车油路3与电动油泵4相通,电动油泵4再与单向阀5相通,经过单向阀5与泵体内腔相通,在泵体19上装有压力开关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刹车泵,其特征是阀门由阀盘14、阀盘触点8、阀盘触点9、阀盘塞20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刹车泵,其特征是进油口7的一条管路与侧油路2连接处有可调节螺丝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刹车泵,其特征是有一个配用的继电器21,继电器21的两个触点中的一个触点16通过线路连接电磁铁的刹车泵接线柱15,刹车泵接线柱15再分别与保持线圈11及吸拉线圈12的一触点相连,保持线圈11的输出端与地线相连,吸拉线圈12的输出端与阀门的阀盘触点8相连,通过阀盘14及阀盘触点9接地线,配用的继电器21的另一触点17与压力开关6相连,压力开关6再通过线路与电动油泵4的一触点相连,电动油泵4的另一触点与地线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自动刹车泵,其特征是继电器21的线圈的一端接发电机23的中性点,另一端接地线。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自动刹车泵,其特征是继电器21的带有弹簧的横杆与电池18相连,横杆的一端点在触点16及触点17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机动车油刹系统的自动刹车泵,其特征是有泵体19,其一侧壁上有出油口13,相对的侧壁上有进油口7,在泵体19内的空腔里装有套有保持线圈11及吸拉线圈12的铁芯可活动的电磁铁,铁芯伸出端与阀门一侧面相固定,阀门与电磁铁之间有回位弹簧10,进油口7有两条支管路,阀门另一侧面正对住进油口7的一支管路口,另一支管路与自动刹车油路3、侧油路2相通,自动刹车油路3与电动油泵4,单向阀5相通,在泵体19上还有压力开关6。文档编号B60T17/08GK2111899SQ92202179公开日1992年8月5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1992年1月31日专利技术者彭新录 申请人:彭新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自动刹车泵,其特征是有泵体19,在泵体19一侧壁上有出油口13,在出油口13的相对侧壁上有进油口7,在泵体19内的空腔里装有套有保持线圈11及吸拉线圈12的铁芯可活动的电磁铁,电磁铁的铁芯伸出端与阀门一侧面相固定,阀门与电磁铁之间有回位弹簧10,进油口7有两条支管路,阀门的另一侧面正对住进油口7一支管路口,另一条支管路与自动刹车油路3、侧油路2相通,自动刹车油路3与侧油路2是相平行且不相通,自动刹车油路3与电动油泵4相通,电动油泵4再与单向阀5相通,经过单向阀5与泵体内腔相通,在泵体19上装有压力开关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新录
申请(专利权)人:彭新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