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弹簧制动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5988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封闭式弹簧制动室,包括上壳体(1)、中体(2)、下壳体(3)、推杆总成(4)、弹簧(5)、上膜片(6)、下膜片(7),其特征在于:下壳体(3)设置为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的桶形腔体;且下壳体(3)其敞开端的边沿延伸有铆合弯边(8),装配时该铆合弯边(8)将下壳体(3)与中体(2)装有部分推杆总成(4)、弹簧(5)和下膜片(7)的一端铆合密封在一起。(*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制造
,特别涉及汽车刹车系统中的一种弹簧制动室。
技术介绍
现有的老式弹簧制动室采用双抱箍用螺栓装配而成,尽管标注安全警示标记,但仍存在着因非专业人员擅自拆卸,造成弹力弹簧弹出伤人的安全隐患和因非专业修理,造成产品漏气,引起行车事故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免维修的封闭式弹簧制动室。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两种技术方案实现的。方案一本技术包括上壳体、中体、下壳体、推杆总成、弹簧、上膜片、下膜片。下壳体设置为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的桶形腔体;且下壳体其敞开端的边沿延伸有铆合弯边,装配时该铆合弯边将下壳体与中体装有部分推杆总成、弹簧和下膜片的一端铆合密封在一起。所述的上壳体设置为一端封闭,但留有螺栓孔和推杆装配孔,另一端敞开的桶形腔体;且上壳体其敞开端的边沿也延伸有铆合弯边,装配时该铆合弯边将上壳体与中体装有部分推杆总成和上膜片的一端铆合密封在一起。方案二本技术包括上壳体、中体、下壳体、推杆总成、弹簧、上膜片、下膜片,还包括铆合卡箍。下壳体设置为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的桶形腔体,且下壳体其敞开端的边沿外翻为铆合直边;铆合卡箍设置为与下壳体和中体外径相匹配的环形,其一端设有密封卡口,另一端设有铆合卡口;装配时铆合卡箍的密封卡口和铆合卡口将下壳体与中体装有部分推杆总成、弹簧和下膜片的一端铆合密封在一起。所述的上壳体设置为一端封闭,但留有螺栓孔和推杆装配孔,另一端敞开的桶形腔体,且上壳体其敞开端的边沿也外翻为直边;所述的铆合卡箍设置为与上壳体和中体外径相匹配的环形;装配时铆合卡箍的密封卡口和铆合卡口将上壳体与中体装有部分推杆总成和上膜片的一端铆合密封在一起。在实际工作中,上述两方案也可混合使用。本技术通过改变弹簧制动室下壳体结构及其组装工艺或使用铆合卡箍及其组装工艺,使产品的中体部分和弹簧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在保征性能不变的前提下,从结构上限制拆卸,从而彻底解决了双箍式制动室缩存在的不安全问题。本技术通过减少产品的外形尺寸,节约了原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扩大了用户的装配空间,并且使产品更美观,更具人性化,真正体现了科技以人为本的原则。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方案一实施例的主视图附图2为本技术方案一实施例的左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方案一实施例上壳体的主视图附图4为本技术方案一实施例下壳体的主视图附图5为本技术方案二实施例的主视图附图6为本技术方案二实施例的左视图附图7为本技术方案二实施例上壳体的主视图附图8为本技术方案二实施例下壳体的主视图附图9为本技术方案二实施例铆合卡箍的铆合前主视图附图10为本技术方案二实施例铆合卡箍的铆合后主视图附图11为本技术方案二实施例铆合卡箍的左视图图中标注1.壳体 2.中体 3.下壳体 4.推杆总成 5.弹簧 6.上膜片7.下膜片 8.铆合弯边 9.铆合直边 11.密封卡口 12.铆合卡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方案一的实施例和方案二的实施例分别进行说明 参考附图1~4,本技术方案一的实施例包括上壳体1、中体2、下壳体3、推杆总成4、弹簧5、上膜片6、下膜片7。下壳体3设置为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的桶形腔体,且下壳体3其敞开端的边沿延伸有铆合弯边8,装配时该铆合弯边8将下壳体3与中体2装有推杆总成4、弹簧5和下膜片7的一端铆合密封在一起。上壳体1设置为一端封闭,但留有螺栓孔和推杆装配孔,另一端敞开的桶形腔体,且上壳体1其敞开端的边沿也延伸有铆合弯边8,装配时该铆合弯边8将上壳体1与中体2装有推杆总成4和上膜片6的一端铆合密封在一起。参考附图5~11,本技术方案二的实施例包括上壳体1、中体2、下壳体3、推杆总成4、弹簧5、上膜片6、下膜片7和铆合卡箍10。下壳体3设置为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的桶形腔体,且下壳体3其敞开端的边沿外翻为铆合直边9;铆合卡箍10设置为与下壳体3和中体2外径相匹配的环形,其一端设有密封卡口11,另一端设有铆合卡口12;装配时铆合卡箍10的密封卡口11和铆合卡口12将下壳体3与中体2装有推杆总成4、弹簧5和下膜片7的一端铆合密封在一起。上壳体1设置为一端封闭,但留有螺栓孔和推杆装配孔,另一端敞开的桶形腔体,且上壳体1其敞开端的边沿也外翻为直边9;所述的铆合卡箍10设置为与上壳体1和中体2外径相匹配的环形;装配时铆合卡箍10的密封卡口11和铆合卡口12将上壳体1与中体2装有推杆总成4和上膜片6的一端铆合密封在一起。权利要求1.封闭式弹簧制动室,包括上壳体(1)、中体(2)、下壳体(3)、推杆总成(4)、弹簧(5)、上膜片(6)、下膜片(7),其特征在于下壳体(3)设置为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的桶形腔体;且下壳体(3)其敞开端的边沿延伸有铆合弯边(8),装配时该铆合弯边(8)将下壳体(3)与中体(2)装有部分推杆总成(4)、弹簧(5)和下膜片(7)的一端铆合密封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弹簧制动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壳体(1)设置为一端封闭,但留有螺栓孔和推杆装配孔,另一端敞开的桶形腔体;且上壳体(1)其敞开端的边沿也延伸有铆合弯边(8),装配时该铆合弯边(8)将上壳体(1)与中体(2)装有部分推杆总成(4)和上膜片(6)的一端铆合密封在一起。3.封闭式弹簧制动室,包括上壳体(1)、中体(2)、下壳体(3)、推杆总成(4)、弹簧(5)、上膜片(6)、下膜片(7),其特征在于下壳体(3)设置为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的桶形腔体,且下壳体(3)其敞开端的边沿外翻为直边(9);还包括铆合卡箍(10),铆合卡箍(10)设置为与下壳体(3)和中体(2)外径相匹配的环形,其一端设有密封卡口(11),另一端设有铆合卡口(12);装配时铆合卡箍(10)的密封卡口(11)和铆合卡口(12)将下壳体(3)与中体(2)装有部分推杆总成(4)、弹簧(5)和下膜片(7)的一端铆合密封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闭式弹簧制动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壳体(1)设置为一端封闭,但留有螺栓孔和推杆装配孔,另一端敞开的桶形腔体,且上壳体(1)其敞开端的边沿也外翻为铆合直边(9);所述的铆合卡箍(10)设置为与上壳体(1)和中体(2)外径相匹配的环形;装配时铆合卡箍(10)的密封卡口(11)和铆合卡口(12)将上壳体(1)与中体(2)装有部分推杆总成(4)和上膜片(6)的一端铆合密封在一起。专利摘要一种封闭式弹簧制动室,包括上壳体1、中体2、下壳体3、推杆总成4、弹簧5、上膜片6、下膜片7或上壳体1、中体2、下壳体3、推杆总成4、弹簧5、上膜片6、下膜片7、铆合卡箍10。本技术通过改变弹簧制动室下壳体结构及其组装工艺或使用铆合卡箍及其组装工艺,使产品的中体部分和弹簧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在保证性能不变的前提下,从结构上限制拆卸,从而彻底解决了双箍式制动室缩存在的不安全问题。本技术通过减少产品的外形尺寸,节约了原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扩大了用户的装配空间,并且使产品更美观,更具人性化,真正体现了科技以人为本的原则。文档编号B60T17/00GK2659763SQ20032012841公开日2004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友敦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敦惠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