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增压汽油发动机的进气系统的
技术介绍
现有三气道塑料进气歧管为充分利用进气波动效应来达到增大充气效率的目的,多数气道走向设计成蜗壳形或者是波浪形来增长气道,进气道长度一般都在300~400mm间。该种类型设计令发动机机舱空间紧张,且极大的增加了工艺制造难度。另外增压发动机较自然进气发动机,进气的温度和气流的速度都有较大增加,对于进气歧管的进气波动效应要求低,进气歧管的长度较长反而会提高进气阻力,增压发动机对进气歧管的强度和防振性能也有更高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三气道增压进气歧管,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三气道塑料进气歧管存在进气道过长,令发动机机舱空间紧张,且增加了工艺制造难度及在增压时增加了进气阻力的问题。本技术的一种新型三气道增压进气歧管,它由进气口法兰盘1、稳压腔2和三条气道3组成;进气口法兰盘I与稳压腔2左端口连接,三条气道3的上端口都与稳压腔2连通,三条气道3分别横向并列,并处在稳压腔2下侧,进气口法兰盘1、稳压腔2与气道3之间相互连通,进气口法兰盘I与稳压腔2之间通过渐扩的锥形相连,进气温压传感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三气道增压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它由进气口法兰盘(1)、稳压腔(2)和三条气道(3)组成;进气口法兰盘(1)与稳压腔(2)左端口连接, 三条气道(3)的上端口都与稳压腔(2)连通,三条气道(3)分别横向并列,并处在稳压腔(2)下侧,进气口法兰盘(1)、稳压腔(2)与气道(3)之间相互连通,进气口法兰盘(1)与稳压腔(2)之间通过渐扩的锥形相连,进气温压传感器安装口(4)、碳罐控制阀接管嘴(5)、PCV接管嘴(6)、真空助力器接管嘴(7)均设置在稳压腔(2)上,稳压腔(2)上密布着横向与纵向加强筋(8),并有部分延伸到气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永华,滕红,王德春,王鸿飞,朱继艳,姜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