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失电保护的压力机气垫升降控制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8264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1 0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失电保护的压力机气垫升降控制装置,属于板料成型压力机技术领域。包括气垫顶起缸、储气罐和控制气源,所述储气罐出气口与气垫顶起缸下腔之间连接有高压进气气路和低压进气气路,所述高压进气气路上设有高压进气阀,所述低压进气气路上设有低压进气阀,所述控制气源通过高压进气控制阀和低压进气控制阀分别与高压进气阀和低压进气阀相连,所述低压进气控制阀为二位五通的双电控自保持电磁阀,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失电保护的压力机气垫升降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保证气垫在模具调试过程中始终处于上升顶起状态,将气垫误操作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可消除模具调试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保证模具调试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板料成型压力机,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失电保护的压力机气垫升降控制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压力机模具的制造调试流程中,模具生产厂家大多采用油压机进行模具出厂调试,而模具出厂后在实际生产中则用于机械压力机,油压机和机械压力机在压机精度、压力曲线、工作速度等工况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模具在正常生产前还必须进行模具现场调试。此外,自动化生产的压力机不允许人员在滑块内进行模具调试,检查等作业,而汽车生产企业为满足新车型引入,也需要对模具进行再次调试。在现有条件下,汽车生产厂家进行模具调试采用的基本工作流程为:停止压力机主电机,将滑块开到上死点,滑块锁紧器锁紧滑块,用气垫或千斤顶将下模压料圈支撑在模具底板上,按下急停按钮,上安全栓后进行模具调试,模具调试完成后取出千斤顶,松开急停按钮,启动主电机。采用这种方法模具调试准备时间长,且存在以下安全风险:在模具调试过程中,气垫可能因多种原因意外下降,导致模具调试人员受伤;模具调试完成后如工作失误未取出下模压料圈和模具底板之间的千斤顶,将导致模具受压损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失电保护的压力机气垫升降控制装置及方法。保证模具调试过程中气垫保持在顶起位置,减少压力机模具调试前准备时间,提高模具调试过程中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失电保护的压力机气垫升降控制装置,包括气垫顶起缸、储气罐和控制气源,所述储气罐出气口与气垫顶起缸下腔之间连接有高压进气气路和低压进气气路,所述高压进气气路上设有高压进气阀,所述低压进气气路上设有低压进气阀和减压阀,所述控制气源通过高压进气控制阀和低压进气控制阀分别与高压进气阀和低压进气阀相连,所述低压进气控制阀为二位五通的双电控自保持电磁阀。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气垫顶起缸包括第一气垫顶起缸和第二气垫顶起缸;所述储气罐包括第一储气罐和第二储气罐;所述高压进气阀包括第一高压进气阀和第二高压进气阀;所述低压进气阀包括第一低压进气阀和第二低压进气阀;所述减压阀包括第一减压阀和第二减压阀。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第一高压进气阀设置在第一储气罐出气口与第一气垫顶起缸下腔之间的高压进气气路上,所述第一低压进气阀和第一减压阀设置在第一储气罐出气口与第一气垫顶起缸下腔之间的低压进气气路上;所述第二高压进气阀设置在第二储气罐出气口与第二气垫顶起缸下腔之间的高压进气气路上,所述第二低压进气阀和第二减压阀设置在第二储气罐出气口与第二气垫顶起缸下腔之间的低压进气气路上。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第一气垫顶起缸和第二气垫顶起缸分别位于用于连接气垫下方左右两侧,所述气垫上设有闭锁装置。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高压进气阀为二位两通高压进气阀。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低压进气阀为二位三通低压进气阀。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高压进气控制阀为二位五通的单电控弹簧复位电磁阀。一种基于失电保护的压力机气垫升降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低压进气气路向气垫顶起缸下腔预充气,一段时间后,高压进气气路向气垫顶起缸下腔大流量充气,气垫顶起;(2)、气垫顶起后,高压进气控制阀失电,切断储气罐与气垫顶起缸下腔的连通,低压进气控制阀上位在得电一段时间后失电并保持在原位;(3)、低压进气控制阀下位得电,气垫靠自重将压缩空气排放到大气中,气垫降落。本专利技术保证气垫在模具调试过程中始终处于上升顶起状态,将气垫误操作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可消除模具调试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保证模具调试人员的安全;无需用千斤顶固定模具压料圈,提高模具调试工作效率,杜绝了因生产时千斤顶遗留可能造成的模具损坏,降低经济损失。附图说明图1为为本专利技术的气路原理图。图中,1-储气罐、2-减压阀、3-气垫顶起缸、4-高压进气阀、5-低压进气阀、6-控制气源、7-低压进气控制阀、8-高压进气控制阀9-气垫、10-闭锁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但它们不对本专利技术构成限定。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失电保护的压力机气垫升降控制装置,包括气垫顶起缸3、储气罐1和控制气源6,所述储气罐1出气口与气垫顶起缸3下腔之间连接有高压进气气路和低压进气气路,所述高压进气气路上设有高压进气阀4,所述低压进气气路上设有低压进气阀5和减压阀2,所述控制气源6通过高压进气控制阀8和低压进气控制阀7分别与高压进气阀4和低压进气阀5相连。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气垫顶起缸3包括第一气垫顶起缸3.1和第二气垫顶起缸3.2;所述储气罐1包括第一储气罐1.1和第二储气罐1.2;所述高压进气阀4包括第一高压进气阀4.1和第二高压进气阀4.2;所述低压进气阀5包括第一低压进气阀5.1和第二低压进气阀5.2;所述减压阀2包括第一减压阀2.1和第二减压阀2.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高压进气阀4.1设置在第一储气罐1.1出气口与第一气垫顶起缸3.1下腔之间的高压进气气路上,所述第一低压进气阀5.1和第一减压阀2.1设置在第一储气罐1.1出气口与第一气垫顶起缸3.1下腔之间的低压进气气路上;所述第二高压进气阀4.2设置在第二储气罐1.2出气口与第二气垫顶起缸3.2下腔之间的高压进气气路上,所述第二低压进气阀5.2和第二减压阀2.2设置在第二储气罐1.2出气口与第二气垫顶起缸3.2下腔之间的低压进气气路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气垫顶起缸3.1和第二气垫顶起缸3.2分别位于用于连接气垫9下方左右两侧,所述气垫9上设有闭锁装置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高压进气阀4为二位两通高压进气阀。所述低压进气阀5为二位三通低压进气阀。所述高压进气控制阀8为二位五通的单电控弹簧复位电磁阀。所述低压进气控制阀7为二位五通的双电控自保持电磁阀。一种基于失电保护的压力机气垫升降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低压进气气路向气垫顶起缸3下腔预充气,一段时间后,高压进气气路向气垫顶起缸3下腔大流量充气,气垫9顶起;(2)、气垫9顶起后,高压进气控制阀8失电,切断储气罐1与气垫顶起缸3下腔的连通,低压进气控制阀7上位在得电一段时间后失电并保持在原位;(3)、低压进气控制阀7下位得电,气垫9靠自重将压缩空气排放到大气中,气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失电保护的压力机气垫升降控制装置,包括气垫顶起缸(3)、储气罐(1)和控制气源(6),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1)出气口与气垫顶起缸(3)下腔之间连接有高压进气气路和低压进气气路,所述高压进气气路上设有高压进气阀(4),所述低压进气气路上设有低压进气阀(5)和减压阀(2),所述控制气源(6)通过高压进气控制阀(8)和低压进气控制阀(7)分别与高压进气阀(4)和低压进气阀(5)相连,所述低压进气控制阀(7)为二位五通的双电控自保持电磁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失电保护的压力机气垫升降控制装置,包括气垫
顶起缸(3)、储气罐(1)和控制气源(6),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1)
出气口与气垫顶起缸(3)下腔之间连接有高压进气气路和低压进气
气路,所述高压进气气路上设有高压进气阀(4),所述低压进气气路
上设有低压进气阀(5)和减压阀(2),所述控制气源(6)通过高压进气
控制阀(8)和低压进气控制阀(7)分别与高压进气阀(4)和低压进气阀
(5)相连,所述低压进气控制阀(7)为二位五通的双电控自保持电磁
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失电保护的压力机气垫升
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顶起缸(3)包括第一气垫顶起缸
(3.1)和第二气垫顶起缸(3.2);所述储气罐(1)包括第一储气罐(1.1)和
第二储气罐(1.2);所述高压进气阀(4)包括第一高压进气阀(4.1)和第
二高压进气阀(4.2);所述低压进气阀(5)包括第一低压进气阀(5.1)
和第二低压进气阀(5.2);所述减压阀(2)包括第一减压阀(2.1)和第二
减压阀(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失电保护的压力机气垫升
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压进气阀(4.1)设置在第一储
气罐(1.1)出气口与第一气垫顶起缸(3.1)下腔之间的高压进气气路
上,所述第一低压进气阀(5.1)和第一减压阀(2.1)设置在第一储气罐
(1.1)出气口与第一气垫顶起缸(3.1)下腔之间的低压进气气路上;所
述第二高压进气阀(4.2)设置在第二储气罐(1.2)出气口与第二气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克明徐锋孙海英董锴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