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悬架性能实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42904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3 2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悬架性能实验台,包括走行装置、下横梁、上横梁、减振悬架、回转装置、驱动装置、底座、振动测试系统、环形模拟路面及底座安装法兰;底座安装法兰设于环形模拟路面内侧,底座借助于螺栓与底座安装法兰连接,下横梁借助于其两端安装的走行装置支撑于环形模拟路面,回转装置竖向设于环形模拟路面内侧,上横梁中部和下横梁中部与回转装置借助于可上下滑动的结构连接;其优点在于:通过采用1/2车辆模型进行模拟,并且配套设置环形模拟路面,驱动装置通过回转装置驱动通过轮胎和减振悬架支撑在环形模拟路面上的上横梁和下横梁旋转,更加接近实际行驶状态,改善实验可靠性,提高实验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设计辅助实验装置
,尤其是一种车辆悬架性能实验台
技术介绍
被动悬架的参数优化、半主动与主动悬架的参数优化及控制策略的选取是提高车辆悬架性能的关键技术,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大量理论成果,各种理论分析结果是否可行,需要实验验证。车辆悬架性能实验台是实验验证车辆悬架性能的必要装置,常见车辆悬架性能实验台多采用1/4车辆模型,用振动台或电液伺服缸作为激励源给予轮胎激励输入,测试时轮胎处于非行驶状态,通过测试车体的加速度、悬架的动行程、激励力等指标评价悬架模型的性能。常规的车辆悬架性能实验台虽然结构简单,但轮胎不行驶,用振动台或电液伺服缸给出的随机、冲击、正弦、扫频等激励模拟路面,与实际的路况有一定的偏差,降低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悬架性能实验台,采用1/2车辆模型,并且配套安装环形模拟路面,在测试过程中,悬架和走行装置处于行驶状态,更加接近实际路况,提高实验可靠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悬架性能实验台,包括走行装置、下横梁、上横梁、减振悬架、回转装置、驱动装置、底座、振动测试系统、环形模拟路面及底座安装法兰;所述底座安装法兰设于环形模拟路面内侧,底座借助于螺栓与底座安装法兰连接,所述下横梁借助于两端安装的走行装置支撑于环形模拟路面,所述回转装置竖向设于环形模拟路面内侧、且其轴线与环形模拟路面的回转轴线重合,所述上横梁位于下横梁上部、且上横梁下表面两端安装减振悬架,所述减振悬架下端与下横梁上表面连接,所述上横梁中部和下横梁中部与回转装置借助于可上下滑动的结构连接,所述回转装置下端支撑在底座上表面上、且借助于齿轮传动与驱动装置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走行装置包括轮胎总成、轮胎转轴、滚动轴承、外壳和连接段一,所述轮胎总成与外壳的法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轮胎转轴与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孔配合,所述滚动轴承外圈与所述外壳内孔配合,所述轮胎转轴与连接段一固定连接,连接段一开放端与下横梁端部固定连接。所述下横梁包括中心回转结构一、对称设于中心回转结构一两侧的两根连接段二和安装在两根连接段二上表面上的两套悬架下安装座,所述中心回转结构一为矩形截面梁焊接形成的中空结构,两根连接段二通过螺栓对称安装于中心回转结构一的两侧法兰上;两根连接段二的开放端与对应端走行装置的连接段一法兰连接。所述上横梁包括中心回转结构二、固定设于中心回转结构二两侧的两根连接段三、配重底盘、配重盘和两套悬架上安装座,中心回转结构二为矩形截面梁焊接形成的中空结构,两根连接段三通过螺栓对称安装于中心回转结构二的两侧,悬架上安装座固定设于连接段三的开放端上表面,配重底盘中心设置圆孔,与中心回转结构二的顶面对称焊接,配重盘中心设置圆孔,配重盘与配重底盘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减振悬架包括上座、下座、减振弹簧和阻尼器,减振弹簧通过定位结构安装于上座、下座之间,阻尼器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与悬架上安装座和悬架下安装座相连,下座与悬架下安装座通过螺栓连接,上座通过螺栓与悬架上安装座连接,两个减振悬架对称安装;所述阻尼器为液压阻尼器、可调液压阻尼器、磁流变阻尼器或主动作动器。所述回转装置包括两个滚珠花键、两个方块、中空花键轴、四个销轴、花键轴座和回转支承,中空花键轴与花键轴座和两个滚珠花键所设置的内花键槽配合安装,两个滚珠花键通过平键与两个方块的内孔配合连接,位于下部的方块与下横梁的中心回转结构一的中空部分配合连接,并通过两个销轴定位,位于上部的方块与上横梁的中心回转结构二的中空部分配合连接,并通过两个销轴定位,花键轴座通过螺栓安装于回转支承的外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减速电机、变频器、小齿轮,小齿轮通过平键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并与回转支承的外圈齿轮啮合,变频器根据自带编码器所设置的输出方式驱动减速电机旋转。所述底座为箱型结构,包括顶板、底板及两块腹板,底板与两块腹板焊接,顶板与两块腹板的凸缘通过螺栓连接,减速电机的法兰及回转支承的内圈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顶板上,底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底座安装法兰上。所述振动测试系统包括电器旋转接头、至少一个传感器、信号线、信号采集分析仪及安装板,旋转接头通过螺钉固定于安装板上,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于底座的顶板上,旋转接头的中心与中空花键轴的中心重合,与传感器连接的信号线穿过配重盘、配重底盘及中空花键轴的中心孔与电器旋转接头的各转子输入端相连,电器旋转接头输出端通过信号线穿过底座的腹板上所设置的方孔与信号采集分析仪器相连。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1/2车辆模型进行模拟,并且配套设置环形模拟路面,通过改变环形模拟路面表面形状来模拟不同的路况,同时在实验过程中,驱动装置通过回转装置驱动通过轮胎和减振悬架支撑在环形模拟路面上的上横梁和下横梁旋转,更加接近实际行驶状态;上横梁和下横梁与回转装置之间通过滚珠花键形成的滑动连接结构其上下相对运动为滚动摩擦,阻力很小,因而对悬架的性能测试影响很小;上横梁的中心回转结构二、下横梁的中心回转结构一通过销轴回转装置的方块形成的连接,使得上横梁、下横梁可以在竖向平面内自由摆动,避免了两侧路面高度不一致所产生的单胎着地或两个减振悬架振动不一致时对回转装置产生的附加弯矩,改善了回转装置的受力,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走行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下横梁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上横梁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俯视图;图7是减振悬架装置结构示意图;图8是回转装置结构示意图;图9是回转装置上部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图10是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1是底座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的左视图;图13是图11的俯视图;图14是振动测试系统示意图;其中:1、走行装置;11、轮胎总成;12、轮胎转轴;13、滚动轴承;14、外壳;15、连接段一 ;2、下横梁;21、连接段二 ;22、中心回转结构一 ;23、悬架下安装座;3、上横梁;31、连接段三;32、中心回转结构二 ;33、配重底盘;34、配重盘;35、悬架上安装座;4、减振悬架;41、上座;42、下座;43、减振弹簧;44、阻尼器;5、回转装置;51、滚珠花键;52、方块;53、中空花键轴;54、销轴;55、花键轴座;56、回转支承;6、驱动装置;61、减速电机;62、变频器;63、小齿轮;7、底座;71、顶板;72、底板;73、腹板;8、振动测试系统;81、电器旋转接头;82、传感器;83、信号线;84、信号采集分析仪;85、安装板;9、环形模拟路面;10、底座安装法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为了解决现有悬架性能实验装置可靠性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如图1所示的车辆悬架性能实验台,包括走行装置1、下横梁2、上横梁3、减振悬架4、回转装置5、驱动装置6、底座7、振动测试系统8、环形模拟路面9及底座安装法兰10 ;所述底座安装法兰10设于环形模拟路面9内侧,底座7借助于螺栓与底座安装法兰10连接,所述下横梁2借助于两端安装的走行装置I支撑于环形模拟路面9,所述回转装置5竖向设于环形模拟路面9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悬架性能实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走行装置(1)、下横梁(2)、上横梁(3)、减振悬架(4)、回转装置(5)、驱动装置(6)、底座(7)、振动测试系统(8)、环形模拟路面(9)及底座安装法兰(10);所述底座安装法兰(10)设于环形模拟路面(9)内侧,底座(7)借助于螺栓与底座安装法兰(10)连接,所述下横梁(2)借助于其两端安装的走行装置(1)支撑于环形模拟路面(9),所述回转装置(5)竖向设于环形模拟路面(9)内侧、且其轴线与环形模拟路面(9)的回转轴线重合,所述上横梁(3)位于下横梁(2)上部、且上横梁(3)下表面两端安装减振悬架(4),所述减振悬架(4)下端与下横梁(2)上表面连接,所述上横梁(3)和下横梁(2)中部与回转装置(5)借助于可上下滑动的结构连接,所述回转装置(5)下端支撑于底座(7)上表面、且借助于齿轮传动与驱动装置(6)动力输出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海军贾双杨绍普申永军王春杰杜阿雷陈恩利李黎阳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铁道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