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部大开口发动机承力快卸舱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37272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3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航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开口承力快卸口盖,特别是一种腹部大开口发动机承力快卸舱门结构。机体左右两侧布置大梁、前后两端布置承力框;发动机舱门为左右舱门梁、横隔板、纵隔板、型材构成的骨架与钩形锁固定座、插销锁固定座、外蒙皮,内连接片铆接在一起构成的全金属薄壁结构;发动机舱门的前后两端,横、纵隔板连接处分别布置2-5把插销快卸锁安装于插销锁固定座内,发动机舱门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布置3把钩形快卸锁安装于钩形锁固定座内;在两承力框上分别布置2-5个销锁座,使其与发动机舱门上的插销快卸锁的插销连接;在左右两侧大梁上各对称布置3个锁座以固定锁环,使钩形快卸锁锁钩钩住锁环连接。(*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腹部大开口发动机承力快卸舱门结构
本技术属航空
,涉及一种大开口承力快卸口盖,特别是一种腹部大开口发动机承力快卸舱门结构。
技术介绍
发动机承力快卸舱门设计的目的是实现发动机及其成附件的安装拆卸、调整测量、维护检查及修理等简便可靠快速。 目前国内外发动机舱门连接形式主要有螺钉-托板螺母形式(如苏-27发动机后舱门)、小型承力锁式(如某型飞机发动机前舱门)、铰链-撑杆-承力锁扣式(如某型飞机发动机检查口盖)等。 采用托板螺母、承力锁连接形式的口盖需要工具才能装拆,面积越大,连接的托板螺母、承力锁越多,所需的拆装时间越长;采用铰链形式口盖,口盖绕直线(通条)灵活转动,不仅对机体外形曲率要求较高,而且需设计撑杆机构,这种与机体不可分离式口盖将影响内部成附件的拆装、调整和维护检查的操作空间。特别是有些口盖位于机身顶部(如某型飞机发动机检查口盖),操作需依赖工作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设计提供了一种腹部大开口发动机承力快卸舱门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腹部大开口发动机承力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腹部大开口发动机承力快卸舱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机体左右两侧布置大梁(31)、前后两端布置承力框(21);发动机舱门由左右舱门梁(11)、横隔板(12)、纵隔板(13)、型材(14)组成的骨架与钩形锁固定座(42)、插销锁固定座(22)、外蒙皮(15),内连接片(16)铆接在一起构成全金属薄壁结构;发动机舱门的前后两端横隔板(12)、纵隔板(13)处分别布置2‑5把插销快卸锁(4)固定于插销锁固定座(22)内,发动机舱门的左右两侧各对称分布3把钩形快卸锁钩(1、2、3)固定于钩形锁固定座(42)内;在两承力框(21)上分别布置2‑5个销锁座(5),使其与发动机舱门上的插销快卸锁(4)的插销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部大开口发动机承力快卸舱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机体左右两侧布置大梁(31)、前后两端布置承力框(21);发动机舱门由左右舱门梁(11)、横隔板(12)、纵隔板(13)、型材(14)组成的骨架与钩形锁固定座(42)、插销锁固定座(22)、外蒙皮(15),内连接片(16)铆接在一起构成全金属薄壁结构; 发动机舱门的前后两端横隔板(12)、纵隔板(13)处分别布置2-5把插销快卸锁(4)固定于插销锁固定座(22)内,发动机舱门的左右两侧各对称分布3把钩形快卸锁钩(1、2、3)固定于钩形锁固定座(42)内; 在两承力框(21)上分别布置2-5个销锁座(5),使其与发动机舱门上的插销快卸锁(4)的插销连接; 在左右两侧大梁(31)上各对称布置3个锁座(32)以固定锁环(6),使钩形快卸锁(1、2、3)锁钩钩住锁环(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部大开口发动机承力快卸舱门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琼黎小宝王强卢维富高永强朱成香李善勋易坚刘伟付杰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