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模式三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模式三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电动汽车上的蓄电池组充电通常采用车载充电机,按照规定的交流充电模式,将交流充电设备桩上的市电电能经车载充电机将交流变换为直流后,再对蓄电池组充电,车载充电机如何按照相关要求与交流充电设备桩上的市电进行可靠连接,特别是交流充电设备桩如何识别车载充电机连接上没有,连接后车载充电机如何识别连接电缆线的允许通过电流,连接后车载充电机需要知道交流充电设备桩的输出电流是多少,加之交流充电设备桩有多种充电模式,充电模式三与其它充电模式也存在控制区别,充电模式三连接方式C电路为电动汽车充电领域国家标准模式,但是在具体电路连接关系上,需要各自付出创造性劳动,亟需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模式三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模式三控制装置,其关键在于,包括电池管理器、电压采集模块、车载充电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模式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管理器、电压采集模块、车载充电机、充电控制识别模块,动力蓄电池电压信号端连接电压采集模块信号输入端,电压采集模块信号输出端连接电池管理器电压信号采集端,所述电池管理器充电识别信号输入端连接充电控制识别模块信号输入端,车载充电机的充电信号输出端与第三继电器(J3)的输入回路相连,第三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一端与辅助电池相连,另一端分别与电池管理器和充电控制识别模块相连;电池管理器的车辆插头检测控制端与第二继电器(J2)的输入回路相连,第二继电器(J2)的输出回路一端接地,另一端通过第二电阻与电池管理器相连;电池管理器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模式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管理器、电压采集模块、车载充电机、充电控制识别模块,动力蓄电池电压信号端连接电压采集模块信号输入端,电压采集模块信号输出端连接电池管理器电压信号采集端,所述电池管理器充电识别信号输入端连接充电控制识别模块信号输入端,车载充电机的充电信号输出端与第三继电器(J3)的输入回路相连,第三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一端与辅助电池相连,另一端分别与电池管理器和充电控制识别模块相连;电池管理器的车辆插头检测控制端与第二继电器(J2)的输入回路相连,第二继电器(J2)的输出回路一端接地,另一端通过第二电阻与电池管理器相连;电池管理器充电信号输出端与第一继电器(J1)的输入回路连接,第一继电器(J1)的输出回路一端与动力蓄电池正极相连,另一端与车载充电机的充电正极相连;还包括供电控制装置,其包括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RC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供电控制装置PWM脉冲调制端连接第一电阻一端,所述第一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负极连接第三电阻一端和第二电阻一端,所述第二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二开关一端,所述第二开关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另一端接地,RC电阻一端连接电池管理器检测点,所述RC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三开关一端,所述第三开关另一端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模式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流传感器,蓄电池组(E1)正极穿过电流传感器与总电源开关(K1)输入端连接,总电源开关(K1)输出端连接整车负载,电池管理器电流输入端连接电流传感器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模式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识别模块包括:第一比较器、第一三极管、第一电容、第四继电器、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所述第四电阻一端和第五电阻一端连接后,连接第一比较器正极输入端,所述第四电阻另一端连接电动汽车控制确认端,所述第五电阻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九电阻一端和第十电阻一端连接后,连接第一比较器负极输入端,所述第九电阻另一端与辅助电池正极(E2+)连接,所述第十电阻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比较器输出端连接第六电阻一端,所述第六电阻另一端分别连接第八电阻一端和第一电容一端,所述第一电容另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发射极,所述第八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基极,第七电阻一端连接第八电阻一端,所述第七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发射极并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第四继电器。4.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模式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启动第三开关处于锁止闭合状态,此时由供电控制装置控制的第一开关接通工作电压,工作电压通过第一电阻连接到控制确认端;步骤2,控制确认端控制信号到达电池管理器后,由于此时电池管理器还没有供电,不能正常开始工作,当控制确认端信号达到充电控制识别模块后,充电控制识别模块的第一比较器的同相端电压大于反同相端电压,第一比较器输出高电平并通过第六电阻对第一电容充电,当第一电容上的电压上升后,第一三极管饱和导通,第四继电器得电后其常开触点闭合,辅助电池向电池管理器供电,电池管理器测量出此时控制确认端的电压,判别车辆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海,熊代荣,南富乾,程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