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J型车轮轮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21538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2 1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J型车轮轮辋。外轮缘厚度大于等于6mm小于11mm,正面窗口面到胎圈座处最小厚度大于等于5mm;圆峰最高点为两段圆弧相切分界点,圆峰靠近胎圈座侧圆弧半径为8mm-11.5mm。圆峰靠近轮辋中线侧圆弧半径为大于4mm同时小于圆峰靠近胎圈座侧圆弧半径;内轮缘设置防止平衡块防脱落的凹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零件,具体地说涉及铝合金车轮。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外观和轻量化要求的不断提高,作为整车外观一部分的车轮外观造型和车轮轻量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外侧轮缘,由于平衡块装夹在车轮正面,影响车轮的外观效果,所以目前多数中高档车轮已不采用,而主要采用无轮唇的正面轮缘结构。对于驼峰,铝合金车轮最常采用的是圆峰和平峰。对于内侧轮缘,常与外侧轮缘相对称。在铝合金车轮轮辋设计过程中,需依据车轮使用国产品标准。这些产品标准对轮缘厚度,驼峰尺寸均有明确规定。以GB/T 3487-2005为例,J型轮辋轮缘厚度不小于11mm,圆峰的半径为8_至11.5mm,内轮缘相关尺寸与外轮缘关于轮辋中线对称,如图1所示。由于轮辋厚度由车轮强度和成型方式限定,加上前述各国产品标准的对轮缘及驼峰尺寸的限制,使得铝合金车轮轮辋轻量化已处于瓶颈状态,内轮缘与外轮对称设计使得内侧夹式平衡块有脱落风险。为了满足车轮轻量化的要求,并降低内侧夹式平衡块脱落风险,需要研发改进的车轮轮辋以上问题予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改进的J型车轮轮辋,外轮缘厚度设置为大于等于6_、小于11mm,正面窗口面到胎圈座处最小厚度大于等于5_。外轮缘圆峰部分由相切两段圆弧构成,圆峰最高点为两段圆弧相切分界点,靠近胎圈座侧圆弧半径依照产品标准,设置为Smm-1l.5_,靠近轮辋中线侧圆弧半径满足装胎要求的最小值,设置为大于4_同时小于靠近胎圈座侧圆弧半径。内轮缘设置凹槽,以降低夹式平衡块防脱落风险。凹槽深度为0.5mm-2mm,凹槽半径为 3mm-6mm。本专利技术在满足轮胎装配、车轮强度要求的基础上,对外轮缘不装夹平衡块和外侧圆峰的5°深槽J型轮辋结构,通过实际生产证明,可以有效减重,突破轮辋轻量化设计瓶颈,同时降低了内轮缘夹式平衡块脱落风险。【附图说明】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国标GB/T 3487-2005中J型车轮轮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改进的J型车轮轮辋外轮缘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改进的J型车轮轮辋圆峰局部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改进的J型车轮轮辋内轮缘示意图。图中:1_轮辋,2-外轮缘,3-圆峰,4-内轮缘,5-凹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4所示,本专利技术改进的J型车轮轮辋,外轮缘厚度大于等于6_、小于11_,正面窗口面到胎圈座处最小厚度大于等于5mm。外轮缘圆峰部分由相切两段圆弧构成,圆峰最高点为两段圆弧相切分界点,靠近胎圈座侧圆弧半径设置为5mm,靠近轮辋中线侧圆弧的半径大于4_、小于靠近胎圈座侧圆弧半径。内轮缘设置凹槽,以降低夹式平衡块防脱落风险。如图4所示,凹槽深度为0.5mm-2mm,凹槽半径为 3mm-6mm。本专利技术改进的J型轮辋车轮,不限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和【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内容,根据本
技术实现思路
启发而获得的轮辋结构方式,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改进的J型车轮轮辋,其特征在于:外轮缘(2)厚度大于等于6mm小于11mm,正面窗口面到胎圈座处最小厚度大于等于5mm ;圆峰最闻点为两段圆弧相切分界点,圆峰罪近胎圈座侧圆弧半径为5mm,圆峰靠近轮辋中线侧圆弧半径大于4_、小于圆峰靠近胎圈座侧圆弧半径;内轮缘设置防止平衡块防脱落的凹槽(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所述一种改进的J型车轮轮辋,其特征在于:凹槽(5)深度为0.5mm-2mm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所述一种改进的J型车轮轮辋,其特征在于:凹槽(5)半径为3mm-6mm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改进的J型车轮轮辋,其特征在于:外轮缘(2)厚度6mm,正面窗口面到胎圈座处最小厚度5mm,圆峰靠近胎圈座侧圆弧半径为8mm,圆峰靠近轮辋中线侧圆弧半径为5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J型车轮轮辋,其特征在于:外轮缘厚度8mm,正面窗口面到胎圈座处最小厚度8mm,圆峰靠近胎圈座侧圆弧半径为1mm,圆峰靠近轮辋中线侧圆弧半径为8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J型车轮轮辋,其特征在于:外轮缘厚度10mm,正面窗口面到胎圈座处最小厚度1mm,圆峰靠近胎圈座侧圆弧半径为Ilmm,圆峰靠近轮辋中线侧圆弧半径为10mm。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所述一种改进的J型车轮轮辋,其特征在于:凹槽(5)深度为Imnin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所述一种改进的J型车轮轮辋,其特征在于:凹槽(5)半径为4mm η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所述一种改进的J型车轮轮辋,其特征在于:凹槽(5)深度为2mm ο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所述一种改进的J型车轮轮辋,其特征在于:凹槽(5)半径为6mm ο【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J型车轮轮辋。外轮缘厚度大于等于6mm小于11mm,正面窗口面到胎圈座处最小厚度大于等于5mm;圆峰最高点为两段圆弧相切分界点,圆峰靠近胎圈座侧圆弧半径为8mm-11.5mm。圆峰靠近轮辋中线侧圆弧半径为大于4mm同时小于圆峰靠近胎圈座侧圆弧半径;内轮缘设置防止平衡块防脱落的凹槽。【IPC分类】B60B21-00【公开号】CN104527324【申请号】CN201410723445【专利技术人】宋炳材, 熊彬羽, 王永宁, 朱志华, 李昌海 【申请人】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申请日】2014年12月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J型车轮轮辋,其特征在于:外轮缘(2)厚度大于等于6mm小于11mm,正面窗口面到胎圈座处最小厚度大于等于5mm;圆峰最高点为两段圆弧相切分界点,圆峰靠近胎圈座侧圆弧半径为8mm‑11.5mm,圆峰靠近轮辋中线侧圆弧半径大于4mm、小于圆峰靠近胎圈座侧圆弧半径;内轮缘设置防止平衡块防脱落的凹槽(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炳材熊彬羽王永宁朱志华李昌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