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使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到<75°,能使座椅平移和通排座椅靠背同步连动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手柄轴(1)上的前手柄(15)与连杆销(4)相焊接,连动轴(25)上的后手柄弹簧(24)钩着后手柄(26),连杆销(4)上的连动板(22)与连动轴(25)相连接,前拉索(16)与碰块(20)相连接,后拉索(21)连接着拨块(1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用于载客车辆上。(*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其他类不包括的载客车辆的装置,特别是多功能的汽车座椅调节装置,由手柄轴(1)、连板(2)、弹簧档圈(3)、连杆销(4)、靠板(5)、滚轮(6)、底板(7)、芯轴(8)、盘簧(9)、齿扇(10)、限位销(11)、齿条(12)、定位销(13)、挡板(14)、前手柄(15)、前拉索(16)、拨块弹簧(17)、拨块(18)、回位弹簧(19)、碰块(20)、后拉索(21)、连动板(22)、卡销(23)、后手柄弹簧(24)、连动轴(25)和后手柄(26)所构成,其特征在于,手柄轴(1)上的前手柄(15)与连杆销(4)相焊接。连动轴(25)上的后手柄弹簧(24)钩住后手柄(26),连杆销(4)上的连动板(22)与连动轴(25)相连接,前拉索(16)与碰块(20)相连接,后拉索(21)连接着拨块(18)。在CN88213329.2中公开了一种能调整靠背角度的汽车座椅,包括靠背、座位、连接靠背和座位的靠背角度调整机构,由支撑板、连板、搬手、销轴、内齿环、齿轮、连接件、连接轴和导板所构成。其不足之处是只能调整汽车的单把座椅。本技术的目的是使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到∠75°的同时,使汽车座椅平移和通排座椅靠背同步连动。本技术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手柄轴与连杆销固定着连板,其上装有连动轴,连动轴装有后手柄弹簧,其另一端钩住后手柄。前手柄装在手柄轴上,前手柄与连杆销相焊接,连杆销上的连动板与连动轴连接。前拉索与碰块相连接。后拉索连接着拨块,拨块铆在底板上。底板还铆有手柄轴、拨块弹簧和焊有芯轴,芯轴上装有齿扇、靠板、盘簧、碰块,连杆销上装有滚轮,装在档板的回位弹簧的一端钩住连杆销,拨块弹簧控制着拨块转动,通过限位销把靠板与齿扇铆接,定位销上装有齿条,弹簧档圈固定着连板和连动板,档板上有三孔,分别与定位销、手柄轴和芯轴相连接,卡销装在连板上。靠板与靠背紧密连接。乘客要调节座椅靠背角度时,抽动前手柄,其上的凸台拨动齿条,使齿条与齿扇分离,齿扇与靠板绕芯轴转动并带动座椅靠背转到适宜的位置,一松开前手柄,回位弹簧就把装在前手柄尾端的连杆销拉回原卡住的位置,滚轮将齿条压上而卡入齿扇,把靠背固定。通过操纵靠背角度可调到与座垫成∠75°。乘客要把靠背复回原位时,一抽动前手柄,齿条与齿扇就分开,芯轴上的盘簧把靠板拉回原位置,松开前手柄则回位弹簧使齿条卡住齿扇,座椅靠背就复位了。乘客要平移座椅时,抽动前手柄拨开齿条,盘簧就把靠背拉向前转动∠45°,靠板上的弹簧钩拨动碰块转动而拉动拉索,把座椅上的滑动机构拉开,使座椅沿着滑轨向前平移。还为后座的乘客设置后拉索,一位后拉索就带动了拨块,拨块则拨动连杆销尾端而使前手柄转动而压开齿条,盘簧就拉着座椅靠背向前倾斜∠45°,因而,带动碰块转动并拉动前拉索而实现座椅平移。为了使通排座椅靠背连动,把底板上所装的靠板、齿扇、齿条、连杆销和滚轮构成的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分别安装在每排座椅的左右两端。当左端的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动作时,通过连动轴和连动拉动右端的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同步动作,从而实现通排座椅靠背同步连动。本技术与现有能调整背角度的汽车座椅相比,本技术的前拉索、后拉索与连动轴的作用下,使座椅靠背与座垫靠平,通过每排座椅左右两端装上靠背角度调节机构,能使通排座椅靠背同步连动。以下将通过附图所示的一个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现平移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实现通排连动的结构图。参照图1与图2,手柄轴(1)与连杆销(4)固定着连板(2),其上装有连动轴(25),连动轴(25)装有后手柄弹簧(24),其另一端钩住后手柄(26)。前手柄(15)装在手柄轴1上,前手柄(15)与连杆销(4)相焊接,连杆销(4)上的连动板(22)与连动轴(25)连接。前拉索(16)与碰块(20)相连接。后拉索(21)连接着拨块(18),拨块(18)铆在底板(7)上。底板(7)还铆有手柄轴(1)、拨块弹簧(17)和焊有芯轴(8),芯轴(8)上装有齿扇(10)、靠板(5)、盘簧(9)、碰块(20),连杆销(4)装有滚轮(6),装在档板(14)的回位弹簧(19)的一端钩住连杆销(4),拨块弹簧(17)控制着拨块(18)运转,通过限位销(11)把靠板(5)与齿扇(10)铆接,定位销(13)上装有齿条(12),弹簧档圈(3)固定着连板(2)和连动板(22),档板(14)上有三孔,分别与定位销(13)、手柄轴(1)和芯轴(8)相连接,卡销(23)装在连板(2)上。靠板(5)与靠背紧密连接。乘客要调节靠背角度时,抽动前手柄(15),其上的凸台拨动齿条(12),使齿条(12)与齿扇(10)分离,齿扇(10)与靠板(5)绕芯轴(8)转动并带动座椅靠背转到适宜的位置,一松开前手柄(15),回位弹簧(19)就把装在前手柄(15)尾端的连杆销(4)拉回原卡住的位置,滚轮(6)将齿条(12)压上而卡上齿扇(10),把靠背固定。通过操纵靠背角度可调到与座垫成∠75°。乘客要把靠背复回原位时,抽动前手柄(15),其上的凸台拨动齿条(12),使齿条(12)与齿扇(10)分离,芯轴(8)上的盘簧(9)把靠板(5)拉回原位置,松开前手柄(15)则回位弹簧(19)使齿条(12)卡住齿扇(10),座椅靠背就复位了。乘客要平移座椅时,抽动前手柄(15)拨开齿条(12),盘簧(9)就把座椅靠背拉向前转动∠45°,靠板(5)上的弹簧钩拨动碰块(20)转动而拉动前拉索(16),把座椅上的滑动机构拉开,使座椅沿着滑轨向前平移。还为后座的乘客设置了后拉索(21),一拉后拉索(21)就带动了拨块(18),拨块(18)则拨动连杆销(4)尾端而使前手柄(15)转动而压开齿条(12),盘簧(9)就拉着座椅靠背向前倾斜∠45°,因而,带动碰块(20)转动并拉动前拉索(16)而实现座椅平移。为了使通排座椅靠背连动,把底板(7)上所装的靠板(5)、齿扇(10)、齿条(12)、连杆销(4)和滚轮(6)构成的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分别安装在每排座椅的左右两端。当左端的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动作时,通过连动轴(25)和连动板(22)拉动右端的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同步动作,从而实现通排座椅靠背同步连动。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的汽车座椅调节装置,由手柄轴(1)、连板(2)、弹簧档圈(3)、连杆销(4)、靠板(5)、滚轮(6)、底板(7)、芯轴(8)、盘簧(9)、齿扇(10)、限位销(11)、齿条(12)、定位销(13)、挡板(14)、前手柄(15)、前拉索(16)、拨块弹簧(17)、拨块(18)、回位弹簧(19)、碰块(20)、后拉索(21)、连动板(22)、卡销(23)、后手柄弹簧(24)、连动轴(25)和后手柄(26)所构成,其特征在于,手柄轴(1)上的前手柄(15)与连杆销(4)相焊接,连动轴(25)上的后手柄弹簧(24)钩住后手柄(26),连杆销(4)上的连动板(22)与连动轴(25)相连接,前拉索(16)与碰块(20)相连接,后拉索(21)连接着拨块(18)。专利摘要一种能使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到<75°,能使座椅平移和通排座椅靠背同步连动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手柄轴(1)上的前手柄(15)与连杆销(4)相焊接,连动轴(25)上的后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的汽车座椅调节装置,由手柄轴(1)、连板(2)、弹簧档圈(3)、连杆销(4)、靠板(5)、滚轮(6)、底板(7)、芯轴(8)、盘簧(9)、齿扇(10)、限位销(11)、齿条(12)、定位销(13)、挡板(14)、前手柄(15)、前拉索(16)、拨块弹簧(17)、拨块(18)、回位弹簧(19)、碰块(20)、后拉索(21)、连动板(22)、卡销(23)、后手柄弹簧(24)、连动轴(25)和后手柄(26)所构成,其特征在于,手柄轴(1)上的前手柄(15)与连杆销(4)相焊接,连动轴(25)上的后手柄弹簧(24)钩住后手柄(26),连杆销(4)上的连动板(22)与连动轴(25)相连接,前拉索(16)与碰块(20)相连接,后拉索(21)连接着拨块(1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友康,
申请(专利权)人:莫友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