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双向调节的汽车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7857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双向调节的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滑轨和安装在其上的座椅本体,它将座椅滑轨设计成相对于水平面呈一定夹角的安装形式,滑轨夹角根据人体身高尺寸分布规律和汽车整体布置确定,取值在25°到35°之间,这样当座椅沿导轨滑动进行前后位置的调节时,能够同时实现汽车座椅前后、高低两个方向的调节,满足不同身高乘员腿部空间和头部空间的综合需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靠,只改变了滑动导轨与水平面的相对角度,和目前大多数只能进行前后方向调节的座椅相比,几乎不增加成本。(*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附件,具体是一种可前后、高低双向调节的汽车座椅。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通常需要进行位置调节才能适应不同身高的乘员,尤其是驾驶员座椅,必须进行前后、高低两个方向的调节才能确保最好的视野和自如地操纵方向盘和各种踏板等。目前大多数的汽车座椅只能进行前后位置一个方向的调节,部分能够进行前后、高低两个方向调节的汽车座椅则需要通过一种复杂、昂贵的机构来完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汽车座椅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前后、高低两个方向调节的汽车座椅。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因为人体躯干和四肢的长度尺寸是相关联的,即一个身高较高的乘员,在需要前后方向较多的腿部空间的同时,也需要高低方向较大的头部空间。本技术将汽车座椅滑轨设计成相对于汽车地板水平面呈一定交角的安装形式,滑轨夹角根据人体身高尺寸分布规律和汽车整体布置确定,取值在25°到35°之间,这样当座椅沿导轨滑动进行前后位置的调节时,能够同时实现高低位置的调节。本技术的优点是能够同时实现汽车座椅前后、高低两个方向的调节,满足不同身高乘员腿部空间和头部空间的综合需要。结构简单可靠,只改变了滑动导轨与水平面的相对角度,和目前大多数只能进行前后方向调节的座椅相比,几乎不增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A和图2B是普通水平调节式座椅的使用调节状态示意图;图3A和图3B是本技术的使用调节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座椅由座椅本体3、座椅滑轨1组成,座椅本体3安装在座椅滑轨1上,安装方式可采用现有的任何已知的方式,座椅滑轨1与汽车地板水平面2呈夹角A布置,当座椅本体3沿滑轨1方向滑动时,前后、高低两个方向的位置都会发生变化,从而达到了双向调节的目的。图1中,座椅本体3上、下止点之间的调节量在前后方向是X,高低方向是Z,夹角A的取值可以根据人体身高尺寸分布规律和汽车整体布置来确定,比较合适的取值在25°到35°之间。将图2A、图2B与图3A、图3B相比较,两个不同身高的乘员在调节座椅前后虽然都获得了合适的腿部空间,但本技术头部变动量B远小于水平滑轨式的头部变动量A,较好地实现了高低方向的调节,效果明显。权利要求1.可双向调节的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滑轨和安装在其上的座椅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滑轨与汽车地板水平面呈一定夹角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向调节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座椅滑轨与汽车地板水平面的夹角取值在25°到35°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双向调节的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滑轨和安装在其上的座椅本体,它将座椅滑轨设计成相对于水平面呈一定夹角的安装形式,滑轨夹角根据人体身高尺寸分布规律和汽车整体布置确定,取值在25°到35°之间,这样当座椅沿导轨滑动进行前后位置的调节时,能够同时实现汽车座椅前后、高低两个方向的调节,满足不同身高乘员腿部空间和头部空间的综合需要。本技术结构简单可靠,只改变了滑动导轨与水平面的相对角度,和目前大多数只能进行前后方向调节的座椅相比,几乎不增加成本。文档编号B60N2/06GK2811057SQ20052000954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4日专利技术者梅刚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双向调节的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滑轨和安装在其上的座椅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滑轨与汽车地板水平面呈一定夹角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