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独立于座椅靠背的头部保护装置的车辆座椅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6796 阅读:204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车中支承乘客的座椅总成。座椅总成包括一个座垫和一个座椅靠背。座椅靠背与座垫操作性连接,使座椅靠背可相对于座垫绕第一枢轴枢转。一个头部保护装置支承总成操作性连接到座垫上,可与座椅靠背一起绕第一枢轴枢转,并可相对于座椅靠背绕一第二枢轴独立的枢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的座椅总成,具体地,涉及一种支承乘客头部的座椅总成的独立头部保护装置支承总成。
技术介绍
汽车包括在车内支承乘客的座椅总成。一个座椅总成通常包括一个座垫、一个通过铰链装置枢转地组设于座垫上的座椅靠背、和一个装于座椅靠背顶端的头部保护装置。通常,头部保护装置和座椅靠背顶端间的距离可以调节,以与乘客高度变化相适应。同样,头部保护装置通常相对于座椅靠背可枢转地调节,以使乘客可增加或减少头部保护装置和乘客头部间的距离。然而,传统的座椅设计只允许有限幅度的头部保护装置相对于座椅靠背的高度和枢转调节。因此,理想的是设计一种汽车座椅,其具有独立于座椅靠背支承的头部保护装置,使得头部保护装置可进行较传统座椅设计更大幅度的高度和枢转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在汽车中支承乘客的座椅总成。所述座椅总成包括一个座垫和一个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与所述座垫操作性连接,使所述座椅靠背相对所述座垫可绕一第一枢轴枢转。头部保护装置支承总成与座垫操作性连接,使其可与所述座椅靠背一起绕所述第一枢轴枢转,并可绕一第二枢轴相对所述座椅靠背独立地枢转。附图说明可以理解,结合附图参照下文具体描述可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合独立头部保护装置的座椅总成的立体图;图2是座椅总成的侧视图;图3是座椅总成中铰链的放大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在图1和2中汽车中支承乘客的座椅总成整体上用10标示。座椅总成10包括一个座垫12和一个座椅靠背14。座椅靠背14用一第一铰链或斜靠调整器(recliner)16枢转地组设于座垫12。第一斜靠调整器16使座椅靠背14可相对座垫12绕第一枢轴18枢转调节。第一斜靠调整器16可在锁止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用于有选择地将座椅靠背14锁在多个斜靠座椅位置之中的任一位置。解锁杠杆17从第一斜靠调整器16延伸,用于在锁止和解锁位置之间致动斜靠调整器16。此类斜靠调整器的示例可见公布于2000年2月10日的PCT申请CA 99/00653,本文参引结合该文全文。座椅总成10包括一个头部保护装置支承总成19,其具有一个固定元件22和一个可动元件24。可动元件24滑动连接于固定元件22上,用于相对于固定元件22在多个竖直位置之间进行调节。第二铰链或斜靠调整器21与固定元件22和座垫12互相连接,用于头部保护装置支承总成19绕第一枢轴18的枢转调节。第一16和第二21斜靠调整器用线缆(未显示)互相连接,以使第一斜靠调整器16和第二斜靠调整器21通过解锁杠杆17的连接在锁止和解锁位置之间同步运动。斜靠调整器支架23从第二斜靠调整器21径向延伸。一横梁25将斜靠调整器支架23和座椅靠背14互相连接,使头部保护装置支承总成19可与座椅靠背14一起绕第一枢轴18枢转。固定元件22用一个轴销26枢转地组设到斜靠调整器支架23上,使头部保护装置支承总成19可在多个斜靠支承位置之间相对于座椅靠背14绕第二枢轴28枢转。可动元件24包括一个通常与座椅靠背14对正的第一臂30,和一个由座椅靠背14水平悬设的第二臂32。固定元件22包括滑动容置可动元件24的第一臂30的沟槽34,使可动元件24相对于固定元件22在多个竖直位置中大体直线移动。一对头部保护装置导杆36从第二臂32延设。一个头部保护装置40滑动安装于导杆36上,可调节头部保护装置40相对于可动元件24的高度,以适应不同高度的乘客。头部保护装置40相对于座椅靠背14的高度可以通过可动元件24相对固定元件22的上下滑动得以进一步调节。锁闩机构50操作性连接于固定元件22和可动元件24之间,以有选择地在多个竖直位置中的任一位置相对固定元件锁止可动元件。更具体地,锁闩机构50包括一个齿条52,其通过任意适合的方式,如焊接或螺栓连接固定于可动元件24,并在径向方向与之成直线。可选地,齿条52可以在可动元件24上整体成形。齿条52通常确定多个竖直位置。与齿条52锁止啮合的棘爪54可动地组设于固定元件22,以相对于齿条52在锁止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在锁止位置,棘爪54与齿条52啮合,使可动元件24保持在相对固定元件22的多个竖直位置的其中一个中。任意适合类型的偏置元件(未显示),如螺旋弹簧,持续朝锁止位置偏置棘爪54。解锁拉柄56枢转地组设于固定元件22上,其响应对应的解锁拉柄56相对固定元件22的枢转,在锁止和解锁位置之间致动棘爪54。这样,乘客可以通过沿导杆36滑动头部保护装置40,或以解锁拉柄56致动棘爪54到解锁位置并相对固定元件22移动可动元件24,来调节头部保护装置40相对座椅靠背14的高度。可选地,代替装到固定元件22上的锁闩机构50,可安装一个连续啮合的棘轮机构(未显示)完成可动元件24相对固定元件22的棘齿调节。参照图1至图3,头部保护装置支承总成19还包括一个锁闩机构60,用于可选择地在绕第二枢轴28的多个斜靠支承位置中的任一位置锁止头部保护装置支承总成19。更具体地,锁闩机构60包括以第二枢轴28为中心、固定于固定元件22上的带齿扇形62。邻近的扇形上的齿62间隔设置,在其间形成间隙63。每个间隙63确定头部保护装置支承架20的每个斜靠支承位置。接合于扇形齿62之间的每个间隙63的销子64操作性组设于座垫12,用于在锁止和解锁位置之间的轴向移动。在锁止位置,销子64从任一间隙63轴向延伸穿过,以将头部保护装置支承架20保持在绕第二枢轴28的相应斜靠支承位置。在解锁位置,销子64从间隙63缩回,使头部保护装置支承架20可独立于座椅靠背14绕第二枢轴28自由枢转。任意适合类型的偏转构件65,如螺旋弹簧,施力于座垫14和销子64之间,用于将销子64偏置于锁止位置。拉杆66通过枢转销67枢转地装在座垫14上。线缆68,优选鲍登(bowden)型线缆,将拉杆66和销子64互相连接,使得销子64响应拉杆66的相应枢转而在解锁和锁止位置之间移动。这样,通过致动拉杆66使销子64从其中一间隙63轴向缩回,乘客可以绕第二枢轴28调节头部保护装置40的倾斜位置。一旦头部保护装置支承架20调节到多个斜靠支承位置之一时,乘客释放拉杆66,使销子64在偏置元件65的作用力下回到锁止位置。乘客可以通过解锁杠杆17致动第一斜靠调整器16和第二斜靠调整器21到解锁位置,来调节座椅靠背14和头部保护装置支承总成19绕第一枢轴18的倾斜位置。在锁止位置,第一斜靠调整器16和第二斜靠调整器21保持座椅靠背14和头部保护装置支承总成19绕第一枢轴18的倾斜位置。在解锁位置,座椅靠背14和头部保护支承总成19都可绕第一枢轴18自由移动。本专利技术以示例的方式进行了描述,可以理解所使用的术语的旨在描述词汇的本意,而并非限制。根据以上示例的启示可以对本专利技术做出许多改进和变化。因而,应当理解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也可以与具体描述的不同方式进行实施。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中支承乘客的座椅总成,所述座椅总成包括一个座垫;一个操作性装配于所述座垫上的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绕一第一枢轴相对于所述座垫枢转;和一个头部保护装置支承总成,操作性连接于所述座垫上,其与所述座椅靠背一起绕所述第一枢轴枢转,并绕一第二枢轴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独立的枢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中支承乘客的座椅总成,所述座椅总成包括:    一个座垫;    一个操作性装配于所述座垫上的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绕一第一枢轴相对于所述座垫枢转;和    一个头部保护装置支承总成,操作性连接于所述座垫上,其与所述座椅靠背一起绕所述第一枢轴枢转,并绕一第二枢轴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独立的枢转。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蒂文詹姆士里德玛丽C米洛希奇弗塔多罗兰
申请(专利权)人:英提尔汽车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山景市谷歌公司] 2015年01月15日 02:35
    比喻自己处在一个永不失败的地位。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