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帘式安全气囊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9593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幕帘式安全气囊模块(100)具有安全气囊(102)和偏导件或斜坡(230、230a),安全气囊(102)带有具有一体化构造的内部系带的至少一个可充气区域,偏导件或斜坡(230、230a)位于B柱装饰件(32a)上方并松驰地固定在车辆上和装饰件(32a)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沿着车辆的车顶纵梁安装的幕帘式安全气囊。
技术介绍
图1示出了沿着车辆24的乘客车厢23的车顶纵梁22安装的现有技术幕帘式安全气囊模块20。在典型的幕帘式安全气囊安装中,安全气囊从A柱30跨过B柱32延伸到达车辆的C柱34。安全气囊模块20包括折叠或卷成圆柱形构造的矩形或椭圆形安全气囊40。同时在该紧凑构造中,安全气囊滑动进入可采取多种形状的罩壳。一种这样罩壳是以其折叠或卷收状态保存安全气囊的长圆柱形、带孔的或易碎的罩壳或套管。安全气囊大致包括与气体发生器44连通的入口42。气体发生器可直接连接到入口或插入到壳体内进行间接连接。在其它安装中,入口由安全气囊可充气部分内的开口形成且气体发生器直接插入其中。气体发生器使用一个或多个紧固件或支架46紧固到车辆结构上。在图1中,气体发生器安装在C柱内。但是,气体发生器44可安装在B或A柱附近。本
已知安全气囊的下部角落通常由条带(通常称为系带)固定到邻近的相应柱体上。图1中示出一向前条带48在沿着A柱的存储构造中。各种部件由一个或多个装饰件覆盖,在正常使用中将它们隐藏起来。安全气囊模块通常由多个紧固件固定到车顶纵梁上,这些紧固件固定气体发生器和安全气囊。模块还可包括位于B柱附近的偏导件或斜坡50,当安全气囊充气,离开B柱移动时该偏导件或斜坡50推动安全气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包括不固定到车辆、B柱或B柱装饰件上的改进的偏导件或斜坡。该改进的斜坡与幕帘式安全气囊模块联合使用并形成幕帘式安全气囊模块的一部分。该安全气囊可包括位于安全气囊至少一个可充气区域顶部部分附近的分配管,该管具有适于接收充气气体的第一端。分配管具有用于将充气气体连通到安全气囊可充气区域的至少一套开口。安全气囊具有多个凸耳,其延伸穿过放置在安全气囊周围的可选的中空管状罩壳。各凸耳固定在车辆的车顶纵梁附近。在所示实施例中,安全气囊具有两个主要可充气区域,具有连接可充气区域的通道。凸耳之一延伸穿过罩壳并穿过偏导件或斜坡。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乘客车厢内现有技术幕帘式安全气囊模块。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幕帘式安全气囊模块。图2a示出了充气构造中的安全气囊。图3示出了安全气囊颈部的结构。图4示出了安全气囊的颈部和颈部加强部分的构造。图5是图2a的剖面5-5的剖视图。图6和7示出了安装凸耳的细节。图8是B柱斜坡或偏导件的立体图。图8a是打开构造的斜坡的立体图。图9是B柱斜坡的侧视图。图9a是B柱斜坡的俯视图。图10是B柱斜坡的正视图。图11a是图16截面11a-11a的剖视图。图11是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12示出了与安全气囊凸耳一起使用的防旋转件。图1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4示出了安装构造中的斜坡。图15是斜坡的侧视图。图1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具体实施例方式用于幕帘式安全气囊的改进的支架、偏导件或斜坡(ramp)230或230a是安全气囊模块的一部分,如图13所示。斜坡具有中空本体235,折叠的幕帘式安全气囊容纳在其中。斜坡可用于多种不同类型的安全气囊和模块。如图2所示安全气囊模块100和安全气囊102是可使用新斜坡230的那些模块和安全气囊的示例。模块100还包括安装在中空管状壳体106内的安全气囊102和气体发生器104。该壳体106通过诸如穿过作为壳体一部分形成的配合连接件或支架108容纳的螺纹紧固件107那样合适的紧固装置固定在车辆的C柱34上。该壳体106可简化为支架本身,或者例如该壳体可以是构造成容纳圆柱形气体发生器的圆柱形管。安全气囊102在图2中示出的是在储存构造。在图2a中示出的是充气或非折叠状态。在储存构造中,安全气囊用薄而长的可撕裂罩壳102a覆盖,该罩壳在本
是已知的。诸如塑料推针的多个紧固件107a,延伸穿过如图2和11所示罩壳上的同样多个开口。紧固件107a从罩壳102a向后延伸。在将模块安装到车顶纵梁时,模块首先与车顶纵梁对齐且紧固件107a被推进车顶纵梁的开口内,由此提供模块安装的第一步。接着,在模块100大致就位后,通过另外一组螺纹紧固件107b将模块进一步固定到车顶纵梁上。这些螺纹紧固件107b延伸穿过安全气囊102的襟翼或凸耳260并穿过防旋转件400。紧固件107a不与斜坡230相关联。示例性安全气囊102具有与气体发生器连通的区域。该区域通常称为颈部或颈部部分110并可采取多种形状。在所示实施例中,颈部或颈部部分110与壳体(见图2)的延伸管109(见图2a)连通。或者如果不使用壳体,颈部直接围绕气体发生器连接。很难使安全气囊颈部呈现扁平,因为气体发生器104或延伸管109使得颈部采取圆形轮廓(横截面)。安全气囊102在颈部110附近还具有装在安全气囊外部周围的加强板310,以对颈部110提供增加的强度,以及提供保护颈部部分110免受破坏的增加的织物层。加强板310在图3中示出并包括具有围绕中心线312定位的相对两半部311a的长圆形本体311。沿着中心线312形成至少一个狭槽313。本体包括相对对称定位的凹口314。片310折叠在中心线312上方并实现图2a所示的形状。凹口314与形成在颈部110内相似形状的凹口114对齐。颈部片310在接缝316处缝合到安全气囊上,将加强板的每个片半部311a固定到颈部110的相对两侧。颈部110、颈部片(和以下将讨论的气体分配管)通过图2和2a示出的圆形箍或环型紧固件110a固定到分配管109周围。图4示出了颈部110的横截面并还示出了折叠并靠近颈部设置的安全气囊102的其它部分320(虚线),在相对放置中这些其它部分采取安全气囊的储存构造。加强板310防止安全气囊102的这些其它部分320在安全气囊充气时摩擦抵靠形成颈部110的材料。安全气囊102具有分配管120。该分配管插入颈部110内并邻近安全气囊的上侧设置。分配管120具有容纳在颈部内并设置在壳体延伸管109周围并由紧固件110a(见图2a)以流体密封方式固定的第一端122。该管120包括另一端124,它可以打开,或者如图所示例如通过线缝或订书钉关闭。该管120还包括设置在颈部附近的多个开口126和设置在端部124附近的另外多个开口128。较佳的是,开口126的数量是两个,而开口128的数量是四个。如此构造的原因是将充气气体分配进安全气囊使得幕帘式安全气囊前部和后部在所有操作温度下均匀并快速地填充。气体分配管120可以是坚固的挤压金属管,或另外由致密的织物材料制成。该管容纳在安全气囊的上部部分130内并通过紧固件如薄的可断裂钢丝或塑料条带或甚至是缝合的缝122a保持在位,缝合线缝延伸穿过该管120和安全气囊的片以将端部124保持在位,而对气体分配管120的开口直径尺寸没有明显任何限制。在图2a中安全气囊具有向前的或第一可充气腔150和向后可充气腔152。腔150、152通过形成联接腔体的通道151、153的安全气囊上开口区域彼此连通。通道151、153也可以是安全气囊的可充气区域。位于可充气区域150、152之间的是可选不可充气区域160。该不可充气区域160包括弯曲成形的上部表面162,通常形成一段圆形和两个沿切线延伸的直部分164a、164b,以避免当安全气囊充气时形成不必要的应力上升部。不可充气区域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幕帘式安全气囊模块(100),包括与安全气囊(102)结合的斜坡(230、230a),所述安全气囊在折叠时构造成放置在车辆(24)的车顶纵梁(22)附近,所述车辆包括覆盖所述车辆(24)的柱(32)的装饰部件(32a),所述斜坡 (230,230a)包括具有中空截面的本体(235),所述本体(235)包括具有向下弯曲腿部(236)的柔性顶壁(231)、后壁(232)、底部(233)和柔性前壁(234),所述顶壁(231)构造成在所述安全气囊(102)充气之前将所述前壁(234)保持就位,所述顶壁(231)和前壁(234)构造成允许所述安全气囊(102)充气时所述前壁(234)从所述顶壁(231)下方滑出;以及至少一个凸耳(260),从所述斜坡袋延伸成松驰悬垂或将所述斜坡(230、230a)系到 所述车辆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S库恩CH吉尤
申请(专利权)人:关键安全体系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