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秋桂专利>正文

车尾端连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6671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尾端连结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连结固定在一般车尾端固定杆架上以实现一般携车架、置物架安装的连结结构。连结装置包括基座体、连结块、夹球组、抵止块和抵止块压杆等组成构件。基座体用于将各种携车架、置物架套接锁固,而且基座体和连结块之间具有倾斜枢转调整与锁钩定位结构。夹球组是安装于连结块内部以供夹合固定杆架的球体。抵止块通过抵止块压杆而与连结块相配合,从而分别夹扣于固定杆架上和抵压夹球组以产生夹合。这样,不仅可以使连结装置得与车尾端固定杆架相互连结,同时通过抵止块与夹球组的双重夹持定位设计,可以增加连结装置和固定杆架的连结牢固性。(*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尾端连结装置,尤其是一种连结固定在车尾端的固定杆架上以实现各种携车架或置物架安装的连结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户外休闲活动的蓬勃发展,现今有许多车种均在车尾端部加装各种各样的支承结构,以供搭接各种携车架或置物架,并因此而挂载各种自行车或置放各种随车物品,从而有助于户外使用。然而,尽管现有的用于加装于车辆尾端的支承结构款式多样,但大体上均设有用于与携车架70夹扣连结的球体80的结构(如图14、15所示),其中所述携车架70的底端部大致设有一个带左右夹持块711的夹持部71,并通过夹持块711内壁分别凹入设置一弧形夹槽711A,球体80可被容纳夹合于左、右夹持块711的两个弧形夹槽711A的内部,从而达到夹持连结的目的。本申请人发现,所述传统携车架70的左右夹持块711中的弧形夹槽711A虽然可夹持限位球体80,以防止产生脱离现象,但却难以避免球体80与弧形夹槽711A之间产生滑移松动,从而导致携车架70整体上仍会产生某种程度的不规则摇摆晃动,这种不稳固现象对于携车架70与吊挂的自行车而言,均存在有安全上的疑虑。因此,如何针对现有车尾端连结结构的缺点与弊端进行改进与创新,确有其必要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尾端连结装置,这种结构不仅可以连结固定在车尾端的固定杆架上,以提供各种携车架或置物架安装结构,同时还可以牢固夹合固定杆架末端的球体,更能与中段的弯弧杆部相互夹扣,以使所述连结装置与固定杆架具有紧密稳固的连结效果,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安装于其上的携车架或置物架在车辆行驶中发生摇摆晃动现象,进而确保携带车辆、置放物品与车辆行驶的安全性。本技术相对于先前技术而言,可以达到如下效果1.连结稳固、效果佳本技术的连结装置是同时具有夹合固定杆架末端球体与夹扣固定杆架中段弯弧杆部的双重夹合与夹扣设计,因此,不仅可以有效杜绝传统连结结构容易松动摇晃的缺点,同时更能大幅提高整体连结稳固性,以使安装在连结装置上的携车架或置物架以及其上的车体或物件均能获得平稳安全的安装与承载效果。2.可提高安装灵活性与使用效能本技术的连结装置的基座体具有垂直框体和水平框体,故可凭借垂直框体提供各种携车挂架安装套置,凭借水平框体提供各种携车承载架或置物架安装套置。这样,用者能够根据个人需求而安装适宜的物件,从而可以提高安装灵活性与使用效能。3.具有利于后车箱盖掀启的倾角调整功能在本技术的连结装置的基座体和连结块之间,采用的是框套枢转的结构设计,且其间搭设有定位销与勾掣杆,用以分别控制基座体和连结块的枢转连结,故当使用者欲掀启后车箱盖时,可先将定位销抽出,再掣压勾掣杆以使之脱离连结块,便能将基座体作后斜的倾角调整动作,以使后车箱盖能够顺利地掀转开启,而定位销与勾掣杆的双重定位设计,还能增加二者连结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连结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装图。图2是本技术的连结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连结装置第一实施例的侧向剖视图。图4A、图4B是本技术的夹球组与球体的夹合操作图。图5是本技术的抵止块的夹扣状态图。图6A、图6B是本技术的抵止块压杆的掣转压抵操作图。图7是本技术的抵止块压杆的固定状态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在安装携车挂架与承载架时的实施状态图。图9是本技术在安装于车尾端部时的实施状态图。图10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组配状态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另一抵止块的立体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的连结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安装状态示意图。图14是传统携车架的底端夹持部的立体外观图。图15A、图15B是传统携车架的夹持部与球体的夹持操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所示,本技术有关一种车尾端连结装置,其中所述连结装置A用于固定在从车尾端伸出的固定杆架10上,所述固定杆架10上延伸有朝上弯设的弯弧杆部11,并于弯弧杆部11末端形成有球体12的结构,以供连结装置A夹持连结;其中所述连结装置A包括基座体20、连结块30、夹球组40、抵止块50以及抵止块压杆60。基座体20包含垂直框体21。连结块30包含ㄇ形框体31,所述ㄇ形框体31与基座体20的垂直框体21相互框套结合,且ㄇ形框体31相对于基座体20的另一侧框壁延伸有两个枢片32,两个枢片32顶端延伸设有顶板33。夹球组40包括个两个相互对应且呈ㄇ形的夹持片41,其中两个夹持片41的中间板体411分别开设有插孔411A,且底端板体412的开放端边缘分别设有半圆形夹置槽412A,并且使两个夹持片41分别以固定和枢设方式容置定位于连结块30两个枢片32内部,以使枢设定位的夹持片41的夹置槽412A恰可位于下方,并且可以枢转开启,从而在固定杆架10的末端球体12容置于夹球组40的两ㄇ形夹持片41后(如图4所示),能够分别凭借两侧插孔411A与下方夹置槽412A予以夹合限位于内部。抵止块50是略呈Y形的块体状,并且在其容置于连结块30的两个枢片32之间的同时,其开口处恰可形成夹持于固定杆架10的弯弧杆部11上的压抵槽51(如图5所示)。抵止块压杆60包含有掣柄部61和轴杆部62,且所述轴杆部62的外径形成有切平面621,在所述轴杆部62穿伸连结块30的两个枢片32的适当位置处时,所述切平面621能够贴抵于抵止块50的外壁面52(如图6、7所示),并且在掣转抵止块压杆60时,恰可利用轴杆部62的弧形外径缘压制柢止块50外壁面52,以使所述抵止块50能够同时抵靠在固定杆架10的弯弧杆部11和夹球组40的外侧夹持片41上。凭借由以上构件组成,能够使得连结装置A轻易与车尾端的固定杆架10相互连结(如图8所示),而且通过抵止块50与夹球组40的双重夹持,除了可以有效限制固定杆架10的球体12脱出外,还可以防止任何角度的松转现象,并因此而达到紧密牢固的连结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基座体20的垂直框体21的顶端是可供套置锁固任何型态的携车挂架B的结构;另外,所述垂直框体2的前侧框壁处可再延伸出一水平框体22,以形成用于套置锁固任何型态的携车承载架C或置物架的结构;此外,所述基座体20与连结块30二者相互框套结合后,可于两侧壁下方适当位置处利用枢轴34相互枢轴结合,再于上方分别开设供定位销35穿伸的穿伸孔211、311,同时在基座体20与连结块30的前后壁缘之间的适当位置处穿伸一勾掣杆23,并且使勾掣杆23末端与基座体20的前侧框部相互卡扣,中段适当位置处与基座体20的框底缘之间钩挂着弹簧24,前端勾部231与连结块30相互钩挂,以使所述连结块30于正常状态时凭借定位销35而与勾掣杆23和基座体20相互枢设连结,而当安装的后车箱盖D欲掀启时(如图9所示),可以先后通过抽离拆卸定位销35和压抵勾掣杆23使之翘起脱离连结块30两种操作方式,以使基座体20能够以其与连结块30的枢轴34处为轴心向外侧旋转定位于适当倾斜角度,以便于后车箱盖D的掀转开启。其次,所述连结块30的两个枢片32上的供抵止块压杆60轴杆部62穿伸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轴孔321,并且在靠近抵止块压杆60侧的轴孔321外侧壁缘适当位置处形成有定位突块322,另一轴孔321的外侧壁缘形成了具有外径缘的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尾端连结装置,主要包括用于固定在车尾端固定杆架上的连结装置,其中所述固定杆架延伸有弯弧杆部,且于弯弧杆部末端形成有供连结装置夹持连结的球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装置还包括:基座体,其包含垂直框体;连结块,其 包含ㄇ形框体,所述ㄇ形框体与基座体的垂直框体相互框套结合,且ㄇ形框体上设有相对于基座体的另一侧框壁延伸的两个枢片,所述两个枢片的顶端延伸设有顶板;夹球组,其包含两个相互对应且呈ㄇ形的夹持片,其中两个夹持片的中间板体各开设有插孔,且底 端板体的开放端边缘分别设有半圆形夹置槽,所述两个夹持片分别以固定和枢设方式容置定位于连结块的两个枢片内部,以使枢设定位的夹持片夹置槽恰可位于下方,并且可以枢转开启,以使固定杆架末端球体容置夹球组的两ㄇ形夹持片后,能够分别凭借两侧插孔和下方夹置槽予以夹合限位于内部;抵止块,其容置于连结块的两个枢片之间,且底端开口处形成有用于夹持固定杆架弯弧杆部的压抵槽;抵止块压杆,其包含有恰可穿伸连结块的两个枢片的轴杆部,并且使轴杆部经适当角度的旋转掣动,恰可对抵止块外壁面形成 压抵与放松效果,进而控制抵止块同时抵靠在固定杆架的弯弧杆部和夹球组的外侧夹持片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秋桂
申请(专利权)人:王秋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