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齿轮连接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6546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8 2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星齿轮连接变速器,其具有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共同用于两个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架、第一太阳轮和第二太阳轮以及具有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组由第一行星齿轮形成,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分别与行星齿轮连接变速器的中心轴线径向间隔地以能够分别围绕自身的第一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由行星齿轮架承载,并且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在此与第一太阳轮和第一齿圈啮合,并且其中第二行星齿轮组由第二行星齿轮形成,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分别与中心轴线径向间隔地以能够围绕自身的第二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由行星齿轮架承载,并且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在此与第二太阳轮和第二齿圈啮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星齿轮连接变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星齿轮连接变速器,其具有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共同用于两个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架、第一太阳轮和第二太阳轮以及具有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组由第一行星齿轮形成,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分别与行星齿轮连接变速器的中心轴线径向间隔地以能够分别围绕自身的第一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由行星齿轮架承载,并且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在此与第一太阳轮和第一齿圈啮合,并且其中第二行星齿轮组由第二行星齿轮形成,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分别与中心轴线径向间隔地以能够围绕自身的第二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由行星齿轮架承载,并且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在此与第二太阳轮和第二齿圈啮合。
技术介绍
这种行星齿轮连接变速器由Johannes Loomann在Springer Verlagl995年第三版(ISBN 3-540-60336-0),117页连同附图3.69-j结合118页中发表的“Zahnradgetriebe (齿轮变速器)”中描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行星齿轮连接变速器,所述行星齿轮连接变速器简单地构造和能够简单地并且低成本地制造。 所述目的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行星齿轮连接变速器来实现,其具有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共同用于两个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架、第一太阳轮和第二太阳轮以及具有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其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具有第一行星齿轮,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分别与所述行星齿轮连接变速器的中心轴线径向间隔地以能够分别围绕自身的第一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由所述行星齿轮架承载,并且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在此与所述第一太阳轮和所述第一齿圈啮合,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具有第二行星齿轮,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分别与所述中心轴线径向间隔地以能够围绕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由所述行星齿轮架承载,并且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在此与所述第二太阳轮和所述第二齿圈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太阳轮具有带有第一齿数的第一齿部,所述第一齿数不同于所述第二太阳轮的第二齿部的第二齿数,并且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具有至少一个带有第三齿部的行星齿轮,所述第三齿部的第三齿数不同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行星齿轮的第四齿部的第四齿数。 第一太阳轮具有带有第一齿数的第一齿部。第一齿数不同于第二太阳轮的第二齿部的第二齿数。在此,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行星齿轮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带有第三齿数的第三齿部,所述第三齿数不同于第四齿部的第四齿数。第二行星齿轮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第四齿部。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行星齿轮连接变速器,所述行星齿轮连接变速器具有两个行星齿轮组、两个太阳轮和两个齿圈,其中在行星齿轮组之间,行星齿轮的齿数彼此不同并且太阳轮的齿数彼此不同。 太阳轮、齿圈和行星齿轮优选为具有直齿或斜齿的圆柱齿轮。太阳轮的齿部也能够在轴头上构成或者位于轴上或者构成为轴上的齿轮。齿圈的为内齿部的齿部能够在滚筒(Trommeln)上、在环上或者转动刚性地在壳体上构成。 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案提出, -第一太阳轮的齿数大于第二太阳轮的齿数,其中第一太阳轮优选设置在行星齿轮连接变速器的输入端侧,并且其中行星齿轮连接变速器的输入元件、例如轴端与转动刚性地安置的太阳轮中的至少一个或两个太阳轮一件式地连接。 -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彼此相同,或者此外当这些行星齿轮彼此结构不同时相互间至少具有相同的齿数, -第二行星齿轮组具有两种不同类型的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能够结构相同或对此彼此不同,然而其齿数有所不同。 -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至少一个行星齿轮的齿数大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的齿数,其中此外行星齿轮能够结构相同或结构彼此不同, -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至少一个行星齿轮的齿数等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的齿数,其中行星齿轮能够结构相同或结构彼此不同,并且 -两个行星齿轮组的齿圈构成为是相同的或替选地能够结构彼此不同但是具有相同的齿数。 齿轮彼此结构相同是指,其轴座、其尺寸、其齿部等和其材料是相同的。结构的不同是表现在尺寸、轴座的类型、齿的实施方案和类型以及材料的成分方面。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设计方案提出,行星销在左边和在右边在端侧容纳在由两个承载板形成的行星齿轮架的承载板中。承载板经由螺栓、壳体、间隔件等彼此连接。替选地,行星齿轮架也具有中间板。在行星销的每一个上安置有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连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两个组的行星齿轮能够通过承载板、间隔件、盘和衬套彼此分开并且以能够彼此独立转动的方式滑动承载或滚动承载在相应的行星销上。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设计方案提出,齿圈中的一个设置成能够围绕中心轴线旋转并且齿圈中的另一个相对于中心轴线转动刚性地保持。替选地,两个齿圈或两个齿圈中的一个实施成能够被制动直至停止。 本专利技术提出行星齿轮连接变速器的简单的构造。行星齿轮架能够简单地并且由通用件构成。行星销、间隔件、定距衬套和两个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的一部分构成为通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行星齿轮连接变速器和其零件能够简单地并且低成本地制造和安装。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实施例借助图1至4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行星齿轮连接变速器I的主视图。 行星齿轮连接变速器I是紧凑构成的行星齿轮变速器,所述行星齿轮变速器在侧向通过行星齿轮架4的两个承载板2和3并且在环周侧通过两个齿圈5和6来限界并且至少部分地来覆盖。在根据图1的主视图中,此外可看到驱动轴7,所述驱动轴与第一太阳轮8转动刚性地连接。 图2示出根据图1的行星齿轮连接变速器沿着其中心轴线24的纵剖图。从图2中可见的是,行星齿轮连接变速器I具有行星齿轮架4、齿圈5和6、具有行星齿轮9的第一行星齿轮组以及具有行星齿轮10的第二行星齿轮组、第一太阳轮8以及第二太阳轮11。太阳轮8和11通过下述方式转动刚性地彼此连接:所述太阳轮8和11共同地构成在驱动轴7上并且设置成能够与驱动轴7 —起围绕行星齿轮连接变速器I的中心轴线24旋转。 图3示出行星齿轮连接变速器I沿着根据图2的线II1-1II的横截面。从图3的视图中得出,第一行星齿轮组由四个行星齿轮9形成,所述行星齿轮的相应的齿部12与第一太阳轮8的齿部13并且与第一齿圈5的第一内齿部14卩齿合。在不出的不例中,各个行星齿轮9的齿部12具有齿数zl = 24。第一太阳轮8的齿部13具有齿数z2 = 24并且齿圈5的第一内齿部14具有齿数z3 = 72。 图4示出行星齿轮连接变速器沿着根据图2的线IV-1V的横截面。从图4中得出,第二行星齿轮组虽然也设有四个行星齿轮,但是这四个行星齿轮不全部相同。第二行星齿轮组由两个行星齿轮10并且此外由两个行星齿轮16形成。行星齿轮10中的每个具有齿部17并且行星齿轮16中的每个具有齿部18。相应的行星齿轮10或16借助其齿部17或18与第二太阳轮11的齿部19和第二齿圈6的内齿部24啮合。在示出的示例中,每个行星齿轮10的齿部17具有齿数z4 = 25并且每个行星齿轮16的齿部18具有齿数z5 =24。第二太阳轮11的齿设有齿数z6 = 22。齿圈6具有齿数为z7 = 72的内齿部24。 从图3和4的视图中得出, -第一太阳轮8具有齿数z2,所述齿数大于第二太阳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星齿轮连接变速器(1),其具有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共同用于两个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架(4)、第一太阳轮(8)和第二太阳轮(11)以及具有第一齿圈(5)和第二齿圈(6),其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具有第一行星齿轮(9),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分别与所述行星齿轮连接变速器(1)的中心轴线(24)径向间隔地以能够分别围绕自身的第一旋转轴线(18)旋转的方式由所述行星齿轮架(4)承载,并且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在此与所述第一太阳轮(8)和所述第一齿圈(5)啮合,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具有第二行星齿轮(10,16),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分别与所述中心轴线(24)径向间隔地以能够围绕旋转轴线(18)旋转的方式由所述行星齿轮架(4)承载,并且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在此与所述第二太阳轮(11)和所述第二齿圈(6)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太阳轮(8)具有带有第一齿数的第一齿部(12),所述第一齿数不同于所述第二太阳轮(11)的第二齿部(19)的第二齿数,并且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具有至少一个带有第三齿部(17)的行星齿轮(10),所述第三齿部的第三齿数不同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行星齿轮(16)的第四齿部(18)的第四齿数。...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9.03 DE 102013217522.11.一种行星齿轮连接变速器(I),其具有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共同用于两个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架(4)、第一太阳轮(8)和第二太阳轮(11)以及具有第一齿圈(5)和第二齿圈¢),其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具有第一行星齿轮(9),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分别与所述行星齿轮连接变速器(I)的中心轴线(24)径向间隔地以能够分别围绕自身的第一旋转轴线(18)旋转的方式由所述行星齿轮架(4)承载,并且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在此与所述第一太阳轮(8)和所述第一齿圈(5)啮合,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具有第二行星齿轮(10,16),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分别与所述中心轴线(24)径向间隔地以能够围绕旋转轴线(18)旋转的方式由所述行星齿轮架(4)承载,并且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在此与所述第二太阳轮(11)和所述第二齿圈(6)啮合,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太阳轮(8)具有带有第一齿数的第一齿部(12),所述第一齿数不同于所述第二太阳轮(11)的第二齿部(19)的第二齿数,并且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具有至少一个带有第三齿部(17)的行星齿轮(10),所述第三齿部的第三齿数不同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行星齿轮(16)的第四齿部(18)的第四齿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齿轮连接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数大于所述第二齿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齿轮连接变速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弗朗茨·屈特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有限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