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冷却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12664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5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向冷却管结构,其包括冷却管本体、散热槽、左侧固定夹、右侧插头和右侧固定夹,所述散热槽位于所述冷却管本体的外表面,所述左侧固定夹位于所述冷却管本体的与前冷凝器预设安装孔连接的一端,所述右侧插头插入前冷凝器限位二管槽中,所述左侧固定夹包括固定夹主片、固定夹副片、固定孔洞、弹性片和连接孔洞。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转向冷却管结构在结构紧凑,布置方便,提高管路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运输
,尤其涉及一种转向冷却管结构。   
技术介绍
转向冷却管在转向低压油管和转向油壶之间,将方向机排出的油液输送至转向油壶。由于转向系统油液的温度直接影响转向系统的工作稳定性,为了保证转向系统的工作稳定,需要对转向系统的油液温度进行控制。目前转向冷却管普遍存在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不易于布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设计灵活,提高散热效率的转向冷却管。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向冷却管结构,其包括冷却管本体、散热槽、左侧固定夹、右侧插头和右侧固定夹,所述散热槽位于所述冷却管本体的外表面,所述左侧固定夹位于所述冷却管本体的与前冷凝器预设安装孔连接的一端,所述右侧插头插入前冷凝器限位二管槽中,所述左侧固定夹包括固定夹主片、固定夹副片、固定孔洞、弹性片和连接孔洞。 作为对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冷却管本体为U型管,布置在格栅框内侧。 作为对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冷却管本体为铝管。 作为对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散热槽为螺纹型散热槽。 作为对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螺纹型散热槽沿着所述冷却管本体的轴向方向。 作为对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定孔洞数量为三个,呈三角排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转向冷却管结构在结构紧凑,布置方便,提高管路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转向冷却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转向冷却管结构中的左侧固定夹的结构示意图;现将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1—冷却管本体;2—散热槽;3—左侧固定夹;4— 右侧插头;5—右侧固定夹; 31—固定夹主片; 32—固定夹副片; 33—固定孔洞; 34—弹性片; 35—连接孔洞。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转向冷却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转向冷却管结构中的左侧固定夹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转向冷却管结构,其包括冷却管本体1、散热槽2、左侧固定夹3、右侧插头4和右侧固定夹5,散热槽2位于冷却管本体1的外表面,左侧固定夹3位于冷却管本体1的与前冷凝器预设安装孔(未图示)连接的一端,右侧插头4插入前冷凝器限位二管槽(未图示)中,左侧固定夹3包括固定夹主片31、固定夹副片32、固定孔洞33、弹性片34和连接孔洞35。 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转向冷却管结构中,冷却管本体1为U型管,布置在格栅框内侧。冷却管本体1为铝管,但不限于此,冷却管本体1也可以采用铜管、不锈钢管或者其他金属管等。散热槽2为螺纹型散热槽,同时,散热槽2也可以采用圆环形散热槽、波浪形散热槽、分散型的凸起结构的散热槽、柱状凸起物结构的散热槽等。 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转向冷却管结构中,螺纹型散热槽2沿着冷却管本体1的轴向方向。固定孔洞33数量为三个,呈三角排布,其目的是为了对连接后的冷却管进行固定,使得左侧固定夹固定到位。弹性片34位于左侧固定夹3的靠近最外端处,其与前冷凝器预设的安装孔位置和形状相匹配,可以卡置于前冷凝器预设的安装孔中得以固定连接。连接孔洞35的孔径大小与冷却管本体1的外径相匹配,以便于冷却管本体1穿插于其中并连接固定。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转向冷却管结构在结构紧凑,布置方便,提高管路的散热效率。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转向冷却管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冷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管本体、散热槽、左侧固定夹、右侧插头和右侧固定夹,所述散热槽位于所述冷却管本体的外表面,所述左侧固定夹位于所述冷却管本体的与前冷凝器预设安装孔连接的一端,所述右侧插头插入前冷凝器限位二管槽中,所述左侧固定夹包括固定夹主片、固定夹副片、固定孔洞、弹性片和连接孔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冷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管本体、散热槽、左侧固定夹、右侧插头和右侧固定夹,所述散热槽位于所述冷却管本体的外表面,所述左侧固定夹位于所述冷却管本体的与前冷凝器预设安装孔连接的一端,所述右侧插头插入前冷凝器限位二管槽中,所述左侧固定夹包括固定夹主片、固定夹副片、固定孔洞、弹性片和连接孔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冷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本体为U型管,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钊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