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转向柱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9570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机动车转向柱锁包含一个锁定元件,它被一个控制元件带动着可在锁定和开启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控制元件围绕着锁定元件延伸,并且包含两个内部倾斜表面和四个终端表面,这些表面与相对于控制元件的旋转轴线彼此径向相反布置着的两个径向锁定元件凸块协作。所述凸块分别在其端部咬合着一个倾斜表面或该倾斜表面的两个终端表面中的一个,所述终端表面分别位于相对于控制元件旋转轴线正交延伸的平面内。一个倾斜表面及其终端表面沿着控制元件旋转轴线方向相对于另一个倾斜表面及其终端表面偏置,并且距控制元件旋转轴线一定距离环绕着该轴线安置,上述距离大于另一个倾斜表面及其终端表面距控制元件旋转轴线的距离。(*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动车转向柱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锁定机动车转向柱的锁,其包括一个可以在锁定和开启位置之间来回往复移动的锁定元件和一个控制元件,控制元件可以被驱动器驱动着沿相反方向绕轴线来回旋转,以使锁定元件或一个与锁定元件协作的驱动元件沿任一方向轴向移动,控制元件围绕着锁定元件或其驱动元件并且包括两个内部倾斜表面,所述倾斜表面与锁定元件或其驱动元件上的两个安置在控制元件旋转轴线的径向相反侧的径向凸块协作,并且分别在相应两端中的每一个处汇合到一个位于相对于控制元件旋转轴线正交延伸的平面内的终端表面中。
技术介绍
有一种这样的锁是公知的,其中锁定元件可以精确地前进到锁定或开启位置,但不能继续前进,即使控制元件随后继续旋转,也就是说,即使驱动器在锁定元件到达锁定或开启位置后不立即停止,锁定元件也不能继续前进。锁定元件或其驱动元件与控制元件以同轴的方式构成并且相互协作,这种协作需要借助于位于内部锁定元件或其内部驱动元件上的两个径向凸块,二者相对于控制元件旋转轴线排成一线并且径向相反,并且分别可以相对于控制元件旋转轴线正交移动,而且它们是弹簧加载的,协作还需要借助于位于外部控制元件上的两个内部倾斜表面以及其中一个-->倾斜表面上的一个终端表面和另一倾斜表面上的相应终端表面,所述终端表面布置在一个相对于控制元件旋转轴线正交延伸的公共平面内并且分别延伸直到另一或前一倾斜表面旁边。此外,上述协作是以这样的方式实现的,即锁定元件或其驱动元件将随着控制元件的旋转而沿着一定方向适当地轴向移动,以使凸块在倾斜表面上向着终端表面移动,而且当凸块移过倾斜表面而到达终端表面上后,锁定元件或其驱动元件将停止下来并且保持在所获得的轴向位置上,直至控制元件反向旋转,以导致凸块从终端表面移动到倾斜表面上,而且锁定元件或其驱动元件沿相反轴向移动,最终使凸块从所述倾斜表面移动到同样是在一个相对于控制元件旋转轴线正交延伸的公共平面内延伸的另一侧终端表面上。锁定元件或其驱动元件上的凸块可以包括两个销钉,它们安装在锁定元件或其驱动元件中的一个公共横向钻孔中,并被一个公共螺旋压缩弹簧加载(德国专利44 36 326)。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进一步改进这种现有的锁,特别是进一步减少锁中的元件数量,以更加简化组装过程和更加降低制造成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动车转向柱锁,包括:一个锁定元件,其包含两个径向凸块,并且能够在锁定与开启位置之间往复移动;一个控制元件,其可以被一个驱动器驱动着沿相反方向旋转,并且可以带动上述锁定元件沿相反方向轴向移动;上述控制元件围绕着锁定元件,并且包括用于与控制元件的上述两个径向凸块协作的第一和第二内部倾斜表面,上述凸块安置在控制元件的旋转轴线的径向相反两侧,每个上述第一和第-->二内部倾斜表面分别在它们的相应端部汇合到相应的第一和第二以及第三和第四终端表面中,上述终端表面安置在相对于控制元件的旋转轴线正交延伸的相应平面内;控制元件的第一倾斜表面以及第一倾斜表面的相应第一和第二终端表面沿着控制元件旋转轴线相对于控制元件的第二倾斜表面以及第二倾斜表面的相应第三和第四终端表面偏置着,上述第一和第二倾斜表面以及它们的相应终端表面安置在距离控制元件旋转轴线不同距离处并且环绕着该轴线延伸;锁定元件的两个凸块相对于锁定元件安装在静止状态,而且与控制元件上的距离控制元件旋转轴线较远的倾斜表面及其相应的距离控制元件旋转轴线较远的终端表面相协作的锁定元件第一凸块安置得沿着控制元件旋转轴线与上述锁定元件的第二凸块适当地相隔并且比第二凸块长适当的长度,第二凸块被安置得与控制元件的第二倾斜表面及其相应终端表面协作。附图简述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锁的解释性实施例,在附图中:图1是沿着图2中的箭头I的方向所作俯视图,示出了处于锁定状态并且拆除了罩盖后的锁,图2是沿着图1中的剖线II-II所作的剖视图,图3是沿着图2中的剖线III-III所作的剖视图,图4是与图2类似的剖视图,其中锁定元件位于准备锁定的位置,图5是沿着图4中的剖线V-V所作的剖视图,图6是与图1类似的俯视图,其中锁定元件位于开启状态,-->图7是沿着图6中的剖线VII-VII所作的剖视图,图8是沿着图7中的剖线VIII-VIII所作的剖视图,图9是沿着图6中的剖线IX-IX所作的剖视图,图10是控制元件的俯视图,图11是沿着图10中的剖线XI-XI所作的剖视图,图12是沿着图10中的剖线XII-XII所作的剖视图。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图中所示的锁包括一个壳体2,其被一个罩盖1密封着,并且用于锁定图2至5中所示的机动车转向柱3,这是通过一个锁定元件4与一个固定在转向柱3上并且具有锁定槽6的管转锁定套筒5相协作而实现的。转向柱3和锁定套筒5被一个管体(未示出)封闭,壳体2即固定在该管体上。锁定元件4被成形为一个矩形横截面的螺栓,并且以能够轴向移动的方式安置在壳体2中的具有匹配横截面的孔7中,上述孔7的纵向轴线8与转向柱3的纵向轴线9正交。这里使用的术语“锁定元件”应当理解为包含图中所示的单一元件4或由一个驱动元件和一个锁定装置构成的组件(未示出),其中驱动元件与一个将在后文描述的控制元件协作并与锁定装置协作,以使锁定元件随着控制元件的运动而动作。锁定元件4可以在一方面如图2和3所示的锁定位置与另一方面如图7至9所示的开启位置之间往复(来回)移动,在锁定位置,锁定元件通过它的邻近于转向柱3的端部10咬合着锁定套筒5上的一个锁定槽6,以使转向柱3无法转动,在开启位置,-->锁定元件4不再通过其端部10与锁定套筒5上的锁定槽6咬合,因此将转向柱3释放,以使后者能够转动。本专利技术包含一个控制元件12,其可以被一个可逆电机11以可逆的方式驱动着旋转,以使锁定元件4沿一个方向轴向移动到开启位置和沿相反方向轴向移动到锁定位置。控制元件12基本上与锁定元件4同轴并且包围着后者。它还被如图3所示地支承在壳体2中,以便能够绕着一条轴线13旋转,该轴线在一个平面N中延伸并且平行于容纳着锁定元件4的孔7的纵向轴线8。平面N平行于一个包含孔7的纵向轴线8和转向柱3的纵向轴线9平面M延伸。控制元件12布置在壳体12上的一个与旋转轴线13同轴的环形表面14与罩盖1的内部凸块15上的一个也与旋转轴线13同轴的圆环之间。控制元件包含外部齿16,它们与一个固定在电机11的输出轴上的驱动小齿轮或蜗杆18啮合。电机11可以是12伏直流电机,它可以通过转换施加的电压而改变旋转方向,并且在没有施加电压时保持静止。内部锁定元件4上配备有第一外部凸块19,它与外部控制元件22的第一内部倾斜表面20以及第一和第二内部终端表面21和22协作。内部锁定元件4上还配备有第二外部凸块23,它与外部控制元件22的第二内部倾斜表面24以及其第三和第四内部终端表面25和26协作。如图10至12中特别清楚地显示,控制元件12的第一倾斜表面20在其一端27处汇合到第一终端表面21中,并在另一端28处汇合到第二终端表面22中。控制元件12的第二倾斜表面24在其端部29、30处汇合到第三和第四终端表面25和26中。控制元件12的第一和第二倾斜表面20和24具有相同的斜度。终-->端表面21、22、25、26分别安置在相对于控制元件12的旋转轴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转向柱锁,包括:一个锁定元件,其包含两个径向凸块,并且能够在锁定与开启位置之间往复移动;一个控制元件,其可以被一个驱动器驱动着沿相反方向旋转,并且可以带动上述锁定元件沿相反方向轴向移动;上述控制元件围绕着锁定元件,并且包括用于与控制元件的上述两个径向凸块协作的第一和第二内部倾斜表面,上述凸块安置在控制元件的旋转轴线的径向相反两侧,每个上述第一和第二内部倾斜表面分别在它们的相应端部汇合到相应的第一和第二以及第三和第四终端表面中,上述终端表面安置在相对于控制元件的旋转轴线正交延伸的相应平面内,其特征在于: 控制元件的第一倾斜表面以及第一倾斜表面的相应第一和第二终端表面沿着控制元件旋转轴线相对于控制元件的第二倾斜表面以及第二倾斜表面的相应第三和第四终端表面偏置着,上述第一和第二倾斜表面以及它们的相应终端表面安置在距离控制元件旋转轴线不同距离处并且环绕着该轴线延伸; 锁定元件的两个凸块相对于锁定元件安装在静止状态,而且与控制元件上的距离控制元件旋转轴线较远的倾斜表面及其相应的距离控制元件旋转轴线较远的终端表面相协作的锁定元件第一凸块安置得沿着控制元件旋转轴线与上述锁定元件的第二凸块适当地相隔并且比第二凸块长适当的长度,第二凸块被安置得与控制元件的第二倾斜表面及其相应终端表面协作。...

【技术特征摘要】
DE 2001-2-28 10109609.71.一种机动车转向柱锁,包括:一个锁定元件,其包含两个径向凸块,并且能够在锁定与开启位置之间往复移动;一个控制元件,其可以被一个驱动器驱动着沿相反方向旋转,并且可以带动上述锁定元件沿相反方向轴向移动;上述控制元件围绕着锁定元件,并且包括用于与控制元件的上述两个径向凸块协作的第一和第二内部倾斜表面,上述凸块安置在控制元件的旋转轴线的径向相反两侧,每个上述第一和第二内部倾斜表面分别在它们的相应端部汇合到相应的第一和第二以及第三和第四终端表面中,上述终端表面安置在相对于控制元件的旋转轴线正交延伸的相应平面内,其特征在于:控制元件的第一倾斜表面以及第一倾斜表面的相应第一和第二终端表面沿着控制元件旋转轴线相对于控制元件的第二倾斜表面以及第二倾斜表面的相应第三和第四终端表面偏置着,上述第一和第二倾斜表面以及它们的相应终端表面安置在距离控制元件旋转轴线不同距离处并且环绕着该轴线延伸;锁定元件的两个凸块相对于锁定元件安装在静止状态,而且与控制元件上的距离控制元件旋转轴线较远的倾斜表面及其相应的距离控制元件旋转轴线较远的终端表面相协作的锁定元件第一凸块安置得沿着控制元件旋转轴线与上述锁定元件的第二凸块适当地相隔并且比第二凸块长适当的长度,第二凸块被安置得与控制元件的第二倾斜表面及其相应终端表面协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控制元件包括分别位于每个终端表面的与汇合到上述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斯特齐尔曼
申请(专利权)人:胡夫许尔斯贝克和菲尔斯特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