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8030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气囊装置,包括气囊,所述气囊利用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气体而在车辆和乘客之间被展开。所述气囊包括:第一面板布;连接到第一面板布的第二面板布;固定到第二面板布的内面上的加强布;以及将加强布的外周连接到第一面板布的系绳。加强布的中心设置得低于第二面板布的中心。系绳设置在低于加强布的中心位置之下。气体发生器从第一面板布的中心部分朝向气囊的内部注射气体。所述气囊装置优选是司机座位气囊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气囊装置,诸如安装在方向盘中心部位的司机座位气囊装置。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囊装置,其包括气囊,所述气囊利用气体发生器所产生的气体在车辆和乘客之间展开。
技术介绍
例如,在日本公开技术出版物No.6-51022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气囊装置的袋体。所述袋体设置在方向盘的中心部位,在车辆突然减速时所述袋体在方向盘和乘客之间膨胀,因此能够保护乘客。在该袋体中,与方向盘的下部和乘客胸部之间的空间对应的部分不如与方向盘的上部和乘客头部之间的空间对应的部分膨胀得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反应了其专利技术人的勤奋研究,导致开发了一种气囊装置,其与传统袋体相比对乘客具有改进的保护性能。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囊装置,其具有对乘客的改进的约束性能。为了实现前述和其它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囊装置,包括气囊,所述气囊利用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气体在车辆和乘客之间展开。所述气囊包括第一面板布、第二面板布、加强布和系绳。第二面板布与第一面板布相对。第二面板布的外周连接到第一面板布的外周。第二面板布在展开期间面对乘客。加强布被固定到第二面板布的内面上。加强布小于第二面板布。加强布的中心设置得低于第二面板布的中心。加强布的整个外周被连接到第二面板布。系绳将加强布和第一面板布互相连接在一起。系绳设置在低于加强布的中心的位置处。气体发生器从第一面板布的中心部分向气囊内部喷射气体。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面和优点通过下面参照附图的说明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通过例子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原理。附图说明参照以下对当前优选的实施例的描述以及附图,本专利技术及其目的和优点将得到最好地理解。图1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方向盘的前视图;图1B是处于展开过程中的气囊的前视图;图2是沿图1A的线2-2的剖面图;图3是方向盘的芯和轮毂的透视图;图4是从第二面板布一侧看的连接到方向盘之前的被翻转的气囊的视图;图5是第二面板布的背侧的视图;图6是沿图1B的线6-6的剖面图;图7是处于展开期间的气囊的侧视图;图8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第二面板布的背侧的视图;图8B是图8A的气囊处于其展开期间的视图;图9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第二面板布的背侧的视图;以及图9B是图9A的气囊处于其展开期间的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以下将描述安装在车辆方向盘21上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司机座位气囊装置40。为了解释方向,车辆行驶方向将被称作“前向”,而关于气囊,“上方”、“下方”、“前”和“后”将基于展开过程中的气囊41。首先,将描述司机座位气囊装置40被安装在其上的方向盘21。如图1A和2所示,方向盘21包括环形轮缘部分22、设置在环形轮缘部分22中心部分处的垫部分23以及多个轮辐部分24(在该实施例中是三个),轮辐部分24从轮缘部分22的内周朝垫部分23延伸。轮缘部分22包括由轻质压铸金属构成的轮缘部分芯25,以及包覆轮缘部分芯25的护套体26。轮辐部分24包括第一至第三轮辐部分芯27a至27c(参照图3),它是由与轮缘部分芯25相同的金属制成;以及护套体28,其包覆第一至第三轮辐部分芯27a至27c。护套体26和28以及垫部分23由诸如泡沫聚氨酯之类的的柔性合成树脂组成,并且无缝地包覆由压铸金属制成的轮缘部分芯25和轮辐部分芯27a至27c。如图3所示,位于垫部分23任一侧的第一和第二轮辐部分芯27a和27b经由具有U形横截面的第一连接部分29和椭圆形的第二连接部分30互相连接。第三轮辐部分芯27c经由第二连接部分30连接到第一和第二轮辐部分芯27a和27b。轮毂31连接到第一连接部分29的基本部分的中心。为了获得方向盘21和转向轴32的整体转动,轮毂31经由齿轮连接机构33连接到转向轴32的端部。如图2所示,安置凹陷部分34设置在垫部分23的下面,用于安置气囊装置40。气囊装置40包括折叠的气囊41、用于产生气体以便供应到气囊41的内部从而给气囊41充气的充气器42,以及袋保持件43,袋保持件43将气囊41和充气器42固定到方向盘21。在气囊装置40的操作过程中,充气器42将气体供应到气囊41的内部。袋保持件43通过螺钉44被固定到第一至第三轮辐部分芯27a至27c上。在垫部分23的背侧的中心处,设置槽口部分35,用于在气囊装置40操作期间作为气囊41膨胀的结果来破坏垫部分23。下面,将说明气囊41。如图1B和6所示,气囊41包括圆形第一面板布45和与第一面板布45相对的圆形第二面板布46。两个面板布45和46使用机织织物以类似的尺寸和形状形成。第一面板布45被设置得比第二面板布46更靠近方向盘21,而第二面板布46被设置得比第一面板布45更靠近乘客P。换句话说,第一面板布45比第二面板布46更朝向车辆前面。气囊41通过如下步骤制造首先将第一面板布45叠置到第二面板布46上,然后通过缝合线缝合整个外周,从而形成接缝S1(参照图4),最后将缝合的面板布45和46从里面向外翻。图4示出了被从里向外翻之前的气囊41,而图6示出了被从里向外翻之后的气囊41。由于接缝S1牢固地连接两块面板布45和46,因此其在两个面板45和46的整个外周上阻挡空气在气囊41的内部和外部之间交换。结果,气囊41比方向盘21更进一步朝向车辆的后部膨胀,从而在两块面板布45和46之间形成袋部分47。如图1B和6所示,圆形孔48形成在第一面板布45的中心部分处,对应于袋保持件43。在孔48的外周处,气囊41通过多个螺栓50经由挡板49被固定到袋保持件43。在气囊装置40的操作期间,孔48用作入口,以将由充气器42产生的气体引入气囊41的袋部分47的内部。一对通风孔51形成在第一面板布45的上部上,以将袋部分47中的气体排放到气囊41的外部。如图4和6所示,由与第二面板布46相同的机织织物制成的圆形加强布56,以及由相同的机织织物制成的一对带形系绳60设置在第二面板布46的包括气囊41的内面的背侧。系绳60形成为具有相同的长度。加强布56形成为小于第二面板布46。加强布56设置在第二面板布46上,以便接收由充气器42注射的气体的高压,从而防止膨胀的气囊41的变形,使气囊41顺利地展开。加强布56被固定到第二面板布46的背侧,位于从第二面板布46的中心沿向下方向偏移的位置处。换句话说,加强布56的中心低于第二面板布46的中心。在该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面板布46的中心点O1的位置高于加强布56的中心点O2。通过用缝合线将加强布56的整个外周缝合到第二面板布46上,在加强布56的外周形成接缝S2。如图6所示,设置在气囊41前部处的两个系绳60的近端被缝到孔48的外周上,并与第一面板布45一起经由挡板49被固定到袋保持件43上。两个系绳60的远端被设置在气囊41的后部处,并被缝合到第二面板布46的内侧面上。在气囊41的展开过程中,系绳60被第一面板布45的中心部分和第二面板布46的中心部分沿大致水平的方向拉伸。因此,防止第二面板布46朝向车辆后部过分地膨胀,从而气囊41被保持为适当的形状。如图1B中的虚线所示,两个系绳60的近端都在低于第一面板布45的中心的位置处被固定到第一面板布45。两个系绳60的近端被设置为相对于第一面板布45对称。如图4所示,两个系绳60的远端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囊装置,包括气囊,所述气囊利用气体发生器所产生的气体在车辆和乘客之间被展开,所述气囊包括:第一面板布;第二面板布,第二面板布与第一面板布相对,其中第二面板布的外周连接到第一面板布的外周,第二面板布在展开期间面对乘客;   加强布,所述加强布被固定到第二面板布的内面上,其中加强布小于第二面板布;和系绳,所述系绳将加强布和第一面板布互相连接在一起;其中,气体发生器从第一面板布的中心部分向气囊内部喷射气体,所述气囊装置的特征在于:加强 布的中心设置得低于第二面板布的中心,其中加强布的整个外周被连接到第二面板布,并且,系绳设置在低于加强布的中心的位置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正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