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66469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0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门槛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其中,门槛组件包括:门槛梁(10),内部具有注蜡腔(11),门槛组件还包括:注蜡枪导向结构,设置在注蜡腔(11)内以对注蜡枪(1)进行导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注蜡过程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门槛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其中,门槛组件包括:门槛梁(10),内部具有注蜡腔(11),门槛组件还包括:注蜡枪导向结构,设置在注蜡腔(11)内以对注蜡枪(1)进行导向。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注蜡过程困难的问题。【专利说明】门槛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门槛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门槛梁的空腔内有很多加强板,导致注蜡时注蜡枪需要穿过多个零件。但是,注蜡枪本身不是刚体结构,且注蜡过程是在一个封闭的空腔内进行,注蜡枪的轨迹很难掌控。而为了保证强度,零件过孔不能太大,致使注蜡过程困难重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门槛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注蜡过程困难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门槛组件,包括:门槛梁,内部具有注蜡腔,门槛组件还包括:注蜡枪导向结构,设置在注蜡腔内以对注蜡枪进行导向。 进一步地,门槛组件还包括:门槛梁前加强板,设置在注蜡腔内并与门槛梁连接,注蜡枪导向结构设置在门槛梁前加强板上。 进一步地,门槛梁前加强板呈折弯状,门槛梁前加强板具有台阶部以形成注蜡枪导向结构。 进一步地,台阶部的与注蜡枪配合的表面与注蜡枪的表面形状相适配。 进一步地,台阶部包括与注蜡枪支撑配合的支撑板部和与支撑板部连接的立板部,立板部与支撑板部之间呈角度,支撑板部和立板部的延伸方向与门槛梁的延伸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支撑板部和立板部之间呈钝角夹角。 进一步地,支撑板部和/或立板部上设有过蜡孔。 进一步地,门槛组件还包括门槛梁中部加强件,门槛梁中部加强件设置在注蜡腔内,门槛梁中部加强件上具有与注蜡枪配合的过孔,过孔与台阶部高度相适配。 进一步地,门槛组件还包括:前柱下加强板,与门槛梁前加强板和门槛梁均连接并形成三层连接结构。 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门槛组件,门槛组件为上述的门槛组件。 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门槛梁的注蜡腔内增设注蜡枪导向结构,这样可以对注蜡枪进行导向,使注蜡枪沿预定轨迹运动。即当注蜡枪在注蜡腔中运动时,在导向结构的作用下,可以顺利穿过多个加强件,从而解决注蜡枪在密闭多加强件空腔内的轨迹问题。同时,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减小注蜡枪过孔尺寸,降低注蜡操作难度,提高了注蜡质量和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门槛组件的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门槛组件的A-A向剖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门槛组件的B-B向剖视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图1的门槛组件的C处放大示意图。 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注蜡枪;10、门槛梁;11、注蜡腔;20、门槛梁前加强板;21、台阶部;30、过蜡孔;40、前柱下加强板;50、门槛梁中部加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门槛组件包括:门槛梁10以及注蜡枪导向结构。其中,门槛梁10内部具有封闭的注蜡腔11,注蜡枪导向结构设置在注蜡腔11内以对注蜡枪1进行导向。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门槛梁10的注蜡腔11内增设注蜡枪导向结构,这样可以对注蜡枪1进行导向,使注蜡枪1沿预定轨迹运动。即当注蜡枪1在注蜡腔11中运动时,在导向结构的作用下,可以顺利穿过多个加强件,从而解决注蜡枪1在密闭多加强件空腔内的轨迹问题。同时,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减小注蜡枪过孔尺寸,降低注蜡操作难度,提高了注蜡质量和效率。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门槛组件还包括:门槛梁前加强板20,设置在注蜡腔11内并与门槛梁10连接,注蜡枪导向结构设置在门槛梁前加强板20上。 注蜡枪导向结构优选为门槛梁前加强板20的一部分。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门槛梁前加强板20呈折弯状,门槛梁前加强板20具有台阶部21以形成注蜡枪导向结构。这样结构紧凑并且节约成本。当然,作为可行的实施方式,注蜡枪导向结构也可以是独立于门槛梁前加强板20的单独的零件。 如图3所示,台阶部21的与注蜡枪1配合的表面与注蜡枪1的表面形状相适配。具体地,台阶部21具有圆弧状表面。这样可以增加与注蜡枪1的贴合度,减小导向阻力。 在本实施例中,台阶部21包括与注蜡枪1支撑配合的支撑板部和与支撑板部连接的立板部,立板部与支撑板部之间呈角度,即位于注蜡枪1的侧部,支撑板部和立板部的延伸方向与门槛梁10的延伸方向相同。 如图3所示,支撑板部和立板部之间呈钝角夹角。圆弧状表面形成在支撑板部和立板部之间的连接处。 如图4所示,为了提升电泳和注蜡质量,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部和立板部上设有过蜡孔30。该过蜡孔30用于在注蜡枪在通过时,蜡能够顺利通过支撑板部和立板部后进入至注蜡腔11内。优选地,过蜡孔30为多个。在满足强度需求的前提下,可以灵活设计过蜡孔30的大小及位置。 如图1所示,门槛组件还包括门槛梁中部加强件50,门槛梁中部加强件50可以是门槛内加强板。门槛梁中部加强件50设置在注蜡腔11内,数量至少为一个。门槛梁中部加强件50上具有与注蜡枪1配合的过孔,过孔与台阶部21高度相适配。这样,注蜡枪1可以在台阶部21的导向下顺利通过上述的过孔。 在现有技术中,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前车门立柱(即前柱,也称A柱)与门槛梁10的连接位置较脆弱,从而使前车门立柱向后的移动量增加,影响乘员舱内乘员的安全。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门槛组件还包括:前柱下加强板40,其沿竖直方向延伸。前柱下加强板40与前门下铰链加强板多面连接。前柱下加强板40与门槛梁前加强板20和门槛梁10均连接并形成三层连接结构。上述结构加强了纵向梁(即门槛梁10)与垂直方向梁(即前柱,未图示)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车身的力学性能,在发生前部碰撞时,分散车门立柱受到的碰撞能量,将能量分散到门槛梁10并向后传递,减小车门立柱向后的移动量,从而保证了乘员舱内乘员的安全。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根据本申请的车辆的实施例(未图示)包括门槛组件,门槛组件为上述的门槛组件。本实施例的车辆由于具有上述的门槛组件,可以减小注蜡枪过孔尺寸,降低注蜡操作难度,提高了注蜡质量和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门槛组件,包括: 门槛梁(10),内部具有注蜡腔(11), 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组件还包括: 注蜡枪导向结构,设置在所述注蜡腔(11)内以对注蜡枪(I)进行导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组件还包括: 门槛梁前加强板(20),设置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槛组件,包括:门槛梁(10),内部具有注蜡腔(11),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组件还包括:注蜡枪导向结构,设置在所述注蜡腔(11)内以对注蜡枪(1)进行导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丽君赵连坡张勤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