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压铸机的产品取出装置及真空压铸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40438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2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非晶合金压铸件取出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真空压铸机的产品取出装置及真空压铸机,该真空压铸机的产品取出装置,包括与压铸室连通的取出室,与取出室连接、并能够在压铸室和取出室之间来回移动的取出部件,以及设置于取出室下方的装有液体的槽体;压铸室与取出室之间设置有第一自动门;取出室的底部设置有产品出口,以及用于关闭和打开产品出口的第二自动门。该真空压铸机,包括压铸室,以及上述的真空压铸机的产品取出装置。该真空压铸机的产品取出装置能够减少产品受到的冲击和防止产品氧化。该真空压铸机具有结构简单和体积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压铸机的产品取出装置及真空压铸机
本技术涉及非晶合金压铸件取出的
,特别是涉及真空压铸机的产品取出装置及真空压铸机。
技术介绍
非晶合金因具有强度、硬度、韧性、耐磨性、耐腐蚀性、软磁性和超导性等方面的优良特性,其在电子、机械、化工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非晶合金压铸的过程中,由于压铸温度比较高,因此,压铸后,需要从压铸室中取出非晶合金产品进行冷却。然而,非晶合金产品中存在一些比较薄弱的部件,因此易断裂或损坏,现有技术将产品从压铸室中取出后直接掉落到容器内或地面,极易使产品受到冲击而使其薄弱的部件容易断裂或损坏,严重影响了广品的良品率。 而且,非晶合金在压铸和冷却的过程中均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因此,在压铸和冷却的过程中,保证压铸机的真空度极其重要。然而,现有技术的真空压铸机,在实现压铸和冷却的过程中为了保证非晶合金的产品性能,而使得现有技术的真空压铸机的结构非常复杂,体积非常庞大,进而延长了非晶合金产品的生产周期,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能够减少产品受到的冲击并防止产品氧化的真空压铸机的产品取出装置。 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结构简单和体积小的真空压铸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一,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提供真空压铸机的产品取出装置,包括与压铸室连通的取出室,与所述取出室连接、并能够在所述压铸室和所述取出室之间来回移动的取出部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取出室下方的装有液体的槽体; 所述压铸室与所述取出室之间设置有第一自动门; 所述取出室的底部设置有产品出口,以及用于关闭和打开所述产品出口的第二自动门。 所述取出部件包括驱动机构、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连接的移动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移动板一端、并能够自动翻转的承接板。 [0011 ] 所述承接板能够自动翻转90度。 所述取出室设置有第一抽真空口 ;所述取出室设置有第一排气口。 所述第一排气口设置有阀门。 所述压铸室设置有第二抽真空口 ;所述压铸室设置有第二排气口。 所述装有液体的槽体设置于所述产品出口的下方。 所述装有液体的槽体为水槽。 所述第二自动门与所述产品出口的一侧铰接。 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二,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提供真空压铸机,包括压铸室,以及上述所述的真空压铸机的产品取出装置;所述压铸室与所述的真空压铸机的产品取出装置的取出室连通。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I)本技术提供的真空压铸机的产品取出装置,由于利用取出部件将压铸后的非晶合金产品取出后掉落到装有水的水槽中,能够大大减少非晶合金产品受到的冲击,从而避免非晶合金产品受到较大冲击而破碎,因此,大大提高了非晶合金产品的良品率。 (2)本技术提供的真空压铸机的产品取出装置,由于取出室设置有抽真空口,压铸室设置有第二抽真空口,且在非晶合金产品压铸时,压铸室与取出室之间的自动门以及取出室底部的第二自动门均处于关闭状态,并且压铸室和取出室处于真空状态,因此,能够很好地避免非晶合金产品在压铸时发生氧化反应。另外,压铸完成后,先打开压铸室与取出室之间的自动门,利用取出部件将非晶合金产品移到取出室后,打开取出室的第一排气口,然后打开取出室底部的第二自动门,马上翻转承接板,使非晶合金产品迅速穿过产品出口掉落水槽中,从而也能够避免非晶合金产品在取出过程中发生氧化反应。 (3)本技术提供的真空压铸机,由于通过本技术的真空压铸机的产品取出装置进行取出压铸后的非晶合金产品,因此,具有结构简单和体积小的优点,不但能够提高产品的良品率,从而提高了生产性能,而且能够缩短生产工艺时间,进而缩短非晶合金产品的整个生产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真空压铸机的产品取出装置在产品压射成型后打开模具(SP分开上模和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真空压铸机的产品取出装置在产品取出过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O 图3是本技术的真空压铸机的产品取出装置在产品取出过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技术的真空压铸机的产品取出装置将产品掉落到水槽中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4中包括有: I—压铸室、11—上模、12—下模、13——第二抽真空口、14——第二排气□、 2——取出室、21——产品出口、22——第一抽真空口、23——第一排气口、 [0031 ]3——取出部件、31——驱动机构、32——移动板、33——承接板、 4-7jC 槽、 5——第一自动门、 6——第二自动门、 7 广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特别说明,本技术所使用的“第一”和“第二”是为了更好地列举实施例而作为标记所用,并不能使本技术为此而受到局限。 实施例1。 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真空压铸机的产品取出装置,包括与压铸室I连通的取出室2,与取出室2连接、并能够在压铸室I和取出室2之间来回移动的取出部件3,以及设置于取出室2下方的装有液体的槽体;本实施例中,装有液体的槽体为水槽4。其中,压铸室I设置有用于压铸产品7的上模11和下模12。 其中,压铸室I与取出室2之间设置有第一自动门5 ;在压铸产品7时,第一自动门5处于关闭状态,在压铸产品7后取出产品7时,打开第一自动门5,即,该第一自动门5能够上下移动进而使其处于关闭或打开状态。 其中,取出室2的底部设置有产品出口 21,以及用于关闭和打开产品出口 21的第二自动门6。本实施例中,第二自动门6与产品出口 21的一侧铰接,从而便于该第二自动门6的打开和关闭。在压铸产品7时,第二自动门6处于关闭状态,在压铸产品后将产品7移到取出室2时,通过打开第二自动门6进而使产品7掉落到水槽4中。该第二自动门6能够通过铰接于产品出口 21的一侧而使其处于关闭或打开状态。 本实施例中,水槽4设置于产品出口 21的下方,从而能够使产品7闯过产品出口21正好掉落到水槽4中。 本实施例中,取出部件3包括驱动机构31、由驱动机构31驱动连接的移动板32,以及设置于移动板32 —端、并能够自动翻转的承接板33。其中,承接板33也是由驱动机构31驱动翻转。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驱动机构31驱动移动板32在压铸室I和取出室2之间来回移动,进而带动承接板33在压铸室I和取出室2之间来回移动进而连续地取出压铸后的产品7,当承接板33每次将产品7承载到取出室2后,承载板33进行翻转90度,以使得产品7穿过产品出口 21掉落到水槽4中。待产品7掉落到水槽4中后,承载板33又进行翻转90度。其中,承载板在每次翻转时,可以顺时针方向翻转90度,也可以逆时针方向翻转90度。 本实施例中,取出室2设置有第一抽真空口 22,在压铸产品7时,通过该第一抽真空口 22连接的真空泵对取出室2进行抽真空,以使得取出室2处于真空状态,从而能够很好地避免产品7在压铸过程中发生氧化反应。 本实施例中,取出室2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真空压铸机的产品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压铸室连通的取出室,与所述取出室连接、并能够在所述压铸室和所述取出室之间来回移动的取出部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取出室下方的装有液体的槽体;所述压铸室与所述取出室之间设置有第一自动门;所述取出室的底部设置有产品出口,以及用于关闭和打开所述产品出口的第二自动门。

【技术特征摘要】
1.真空压铸机的产品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压铸室连通的取出室,与所述取出室连接、并能够在所述压铸室和所述取出室之间来回移动的取出部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取出室下方的装有液体的槽体; 所述压铸室与所述取出室之间设置有第一自动门; 所述取出室的底部设置有产品出口,以及用于关闭和打开所述产品出口的第二自动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压铸机的产品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出部件包括驱动机构、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连接的移动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移动板一端、并能够自动翻转的承接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压铸机的产品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板能够自动翻转90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压铸机的产品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出室设置有第一抽真空口 ;所述取出室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奉珪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台一盈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