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铸铸造方法、压铸铸造产品以及压铸铸造机。因此,上述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随着所述散热装置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增大而提高,因而,在过去散热装置采用铝材等热传导率高的金属,制成在基板一侧的面上以规定间隔设有多个薄板状散热鳍片的结构。这时,为了增大散热装置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以提高散热效率,应使散热鳍片尽可能的薄且设置多片。为了对形状更小且进行高速运算处理的IC进行散热,替代散热鳍片,采用设有多个细直径的圆柱或棱柱形的散热柱的散热片。这些具有散热鳍片或散热柱的散热装置,过去主要是通过压铸成型或铝挤压(压力成型)或切削加工制造的,但由于制造成本的问题,多采用压铸成型。但是,在上述这样的压铸成型中,在模具上形成小的用于形成散热鳍片或散热柱的狭缝和孔时,在压铸成型时产生熔融金属无法到达狭缝或孔的前端的问题。因而,在过去的情况下,散热鳍片的厚度在前端最小限度为2mm弱,散热柱直径在前端最小限度为2mm强。压铸铸造方法的第一项专利技术,如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具有下述特征的压铸铸造方法实现上述目的,其特征是,在模腔内配置嵌套,所述嵌套配有形成平行于工件推压方向的多个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铸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模腔内配置嵌套,所述嵌套配有形成平行于工件推压方向的多个薄壁部的狭缝,所述模腔形成于固定模板和可动模板的突合面上,并且狭缝的前端部在所述可动模板侧开口,同时,与所述嵌套的狭缝前端部接触,在前述可动模板内配置透气性金属模,并且,在该透气性金属模中以从与嵌套的端部开口的接触面吸气的方式施加负压,同时向前述模腔内注入熔融金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岛田六郎,
申请(专利权)人:爱斯墨鲁德有限会社,大丸兴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