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路机用专用排气消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26798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1 1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路机用专用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壳体的下端和上端分别通过下端盖和上端盖封闭,隔板将壳体的下部间隔,在隔板与下端盖之间的壳体内横向设有进气扩散管,在隔板与上端盖之间的壳体内纵向设有两出气扩散管,所述出气扩散管的中间部位通过间隔板间隔。通过以上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穿孔管阻力的降低以及穿孔管的振动摩擦消声作用,降背压及消声效果,提高了消声器的消声效果,同时采用吸声材料降低高频噪声的基础上,采用两根出气扩散管,降低了消声器的背压在主机厂的消声器改进项目中,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路机用专用排气消声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排气消声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路机用专用排气消声器。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排气排气消声器主要采用管道截面扩张和截面收缩的抗性排气消声器结构,利用声波在截面突变处由于声抗的变化,有一部分声波向声源反射回去,而不通过消声器的出口,从而达到消声的目的,但这种消声器目前存在的矛盾是在重型压路机上使用时,由于尺寸受到限制,消声器直径不能太大,为获得较大的扩张比,较高的消声量,排气管及内插管直径也不能太大,从而导致气流速度高,消声器背压高,并且由于气流速度高导致消声器消声效果也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两个出气管和穿孔管降低背压的压路机用专用排气消声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壳体的下端和上端分别通过下端盖和上端盖封闭,在下端盖和上端盖的内侧,和壳体的内壁上分别覆有吸声材料,隔板将壳体的下部间隔,在隔板与下端盖之间的壳体内横向设有进气扩散管,所述进气扩散管的一端通过壳体的内壁实现封闭,在隔板与上端盖之间的壳体内纵向设有两出气扩散管,所述出气扩散管的中间部位通过间隔板间隔,在间隔板的上部和下部出气扩散管的外壁上分别设有进气网孔和出气网孔。 通过以上设置,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穿孔管阻力的降低以及穿孔管的振动摩擦消声作用,降背压及消声效果,提高了消声器的消声效果,同时采用吸声材料降低高频噪声的基础上,采用两根出气扩散管,降低了消声器的背压在主机厂的消声器改进项目中,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壳体,2、下端盖,3、上端盖,4、吸声材料,5、隔板,6、进气扩散管,7、出气扩散管,8、间隔板,9、进气网孔,10、出气网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壳体I的下端和上端分别通过下端盖2和上端盖3封闭,在下端盖2和上端盖3的内侧,和壳体I的内壁上分别覆有吸声材料4,隔板5将壳体I的下部间隔,在隔板5与下端盖2之间的壳体I内横向设有进气扩散管6,所述进气扩散管6的一端通过壳体I的内壁实现封闭,在隔板5与上端盖3之间的壳体I内纵向设有两出气扩散管7,所述出气扩散管7的中间部位通过间隔板8间隔,在间隔板8的上部和下部出气扩散管7的外壁上分别设有进气网孔9和出气网孔10。 通过以上设置,从压路机发动机排气管排出的噪声从本专利技术的进气扩散管6进入隔板5与下端盖2之间,实现一级扩张,消除部分噪声,同时由进气扩散管6上的通气孔振动摩擦和吸声材料4的吸声,消除部分高频噪声,噪声在从出气扩散管7的下端进入出气扩散管7,经出气网孔10进入壳体I的内部,实现二级扩张,消除部分中低频噪声,同时由出气网孔10的振动摩擦和吸声材料4的吸声作用,消除部分高频噪声,噪声再从进气网孔9进入出气扩散管7,由进气网孔9的振动摩擦消除部分噪声,由于出气扩散管7采用两根,在降低噪声的同时也降低了排气背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路机用专用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壳体的下端和上端分别通过下端盖和上端盖封闭,在下端盖和上端盖的内侧,和壳体的内壁上分别覆有吸声材料,隔板将壳体的下部间隔,在隔板与下端盖之间的壳体内横向设有进气扩散管,所述进气扩散管的一端通过壳体的内壁实现封闭,在隔板与上端盖之间的壳体内纵向设有两出气扩散管,所述出气扩散管的中间部位通过间隔板间隔,在间隔板的上部和下部出气扩散管的外壁上分别设有进气网孔和出气网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路机用专用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壳体的下端和上端分别通过下端盖和上端盖封闭,在下端盖和上端盖的内侧,和壳体的内壁上分别覆有吸声材料,隔板将壳体的下部间隔,在隔板与下端盖之间的壳体内横向设有进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粉竹袁军
申请(专利权)人:诸城市海得威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