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副干酪乳杆菌直投式菌种中霉菌和酵母的定性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002001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4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副干酪乳杆菌直投式菌种中霉菌和酵母的定性检测方法,属于微生物检验技术领域。该检测方法包括下述顺序的检验步骤:(1)制备样品:制得1:20的样品匀液;(2)制备培养基;(3)第一次抽滤,将过滤好的滤膜贴在已制备好的孟加拉红琼脂平板上;(4)第二次抽滤,将第一次抽滤后的滤膜放入20-40g无菌生理盐水中稀释后,进行第二次抽滤,过滤好的滤膜贴在已制备好的孟加拉红琼脂平板上;(5)第三次抽滤;(6)结果观察:最后将上述平板置于28±1℃培养5天,观察滤膜上菌落的生长情况。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直接用国标法检测会受稀释倍数、抑制作用等因素的干扰而使检测结果有很大误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副干酪乳杆菌直投式菌种中霉菌和酵母的定性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检验
,具体涉及一种副干酪乳杆菌直投式菌种中霉菌和酵母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直投式酸奶发酵剂(DirectedVatSet,DVS)是指一系列高度浓缩和标准化的冷冻干燥发酵剂菌种,可直接加入到热处理的原料乳中进行发酵,而无需对其进行活化、扩培等其它预处理工作。直投式发酵剂的活菌数一般为1010-1012CFU/g,由于直投式发酵剂的活力强、类型多,生产厂家可以根据需要任意选择,从而丰富了乳酸菌产品的品种。直投发酵剂不需要扩大培养,可直接使用,产品质量相对稳定,成为目前大型乳品企业的首选。乳酸菌直投式菌种基本是国外进口,有一百多年的生产历史,质量相对稳定,由于直投式菌种价格相对较贵,打开后如不及时使用,会导致活力下降并且容易污染,故对乳酸菌直投式菌种进厂检验相对较少,偶尔抽检一下活菌数,霉菌酵母含量直接用国标法检测,没有对直投式菌种进行预处理,由于乳酸菌对霉菌酵母的抑制作用,检测结果不准确。在实际生产中,偶尔有部分批次产品生产过程中产酸弱,同时伴随保质期过程有鼓盖现象,无法查找到产品出质量问题的原因。目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副干酪乳杆菌直投式菌种中霉菌和酵母的定性检测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副干酪乳杆菌直投式菌种中霉菌和酵母的定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顺序的检测步骤:(1)制备样品:称取5g副干酪乳杆菌直投式菌种至盛有95g灭菌生理盐水的锥形瓶中,震荡2min后静置30min,制得1:20的样品匀液;(2)制备培养基:加热溶解商用孟加拉红培养基,高压蒸汽121℃灭菌15min,灭菌后,待培养基冷却至45‑50℃时,倾注到灭菌平板上,培养基厚度在5mm以上,凝固待用;(3)第一次抽滤:固定好滤器,取10g步骤 (1)制得的样品匀液通过孔径1um的滤膜过滤,然后将过滤好的滤膜贴在已制备好的孟加拉红琼脂平板上;(4)第二次抽滤:取10g步骤 (1)制得的样品匀液通过孔径1u...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干酪乳杆菌直投式菌种中霉菌和酵母的定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顺序的检测步骤:(1)制备样品:称取5g副干酪乳杆菌直投式菌种至盛有95g灭菌生理盐水的锥形瓶中,震荡2min后静置30min,制得1:20的样品匀液;(2)制备培养基:加热溶解商用孟加拉红培养基,高压蒸汽121℃灭菌15min,灭菌后,待培养基冷却至45-50℃时,倾注到灭菌平板上,培养基厚度在5mm以上,凝固待用;(3)第一次抽滤:固定好滤器,取10g步骤(1)制得的样品匀液通过孔径1μm的滤膜过滤,然后将过滤好的滤膜贴在已制备好的孟加拉红琼脂平板上;(4)第二次抽滤:取10g步骤(1)制得的样品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雪凤杨子彪赵旭燕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皇氏来思尔乳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