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彦行专利>正文

机动车变速箱自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9721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机动车变速箱自动控制装置,该机动车变速箱设有自动控制装置,该变速箱具有前进轮、后退轮及传动块,传动块设于前进轮与后退轮之间,前进轮与后退轮分别设有嵌槽,传动块设有与前进轮或后退轮的嵌槽接合带动车体前进或后退的凸体,其特征在于:自动控制装置包括马达、由马达轴心带动旋转的减速齿轮和偏心轮、连动杆、偏心块、与传动块连动接合的传动装置及其弹性元件,偏心轮周缘设有与连动杆一端枢接的凸柱;偏心块一端设有凸柱及传动柱,该凸柱与连动杆另一端枢接;偏心块另一端设有与传动装置的轴柱枢接的轴孔;传动装置中央设有轴柱,并于一侧周缘设有由弹性元件连动接合的抵靠柱与传动柱。(*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动车变速箱自动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尤指一种机动车变速箱自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机动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之一,一般的二轮机动机不具有倒退功能,但就沙滩车而言,为克服地形障碍,一般必须具备倒退功能以便于脱困动作。而如图15、16所示为习知机动车变速箱的前进、后退控制机构之一,主要包括前进轮1’、后退轮2’、传动块3’、传动轴4’、传动杆5’、连动轴6’、连动轴7’,该前进轮1’、后退轮2’分别接合轴承11’、21’与传动轴4’接合,且不与传动轴4’连动,又于前进轮1’、后退轮2’上环设嵌槽12’、22’,传动块3’设于前进轮1’与后退轮2’之间,并可对应传动轴4’转动,也可于传动轴4’上位移,又于传动块3’二侧分别设有与前进轮1’、后退轮2’的嵌槽12’、22’接合的凸体31’;传动杆5’与传动块3’接合,并可带动传动动块3’位移;连动轴6’、7’分别与前进轮1’、后退轮2’连动接合,并可连动车体前进或后退。当传动轴4’转动时,该前进轮1’、后退轮2’为空转,传动块3’可对应旋转,当发动传动杆5’令传动块3’位移使凸体31’与嵌槽12’或嵌槽22’接合时,可令前进轮1’或后退轮2’对应旋转,并可带动连动轴6’或连动轴7’旋转来带动车体前进或后退。然而前述结构由于必须人工拨动传动杆5’才能令传动块3’动作,造成操作不便的情形。又如图17所示是另一习知结构,主要于传动杆50’接合一自动控制装置8’,该自动控制装置8’具有马达81’、减速齿轮82’、螺杆83’,并该螺杆83’与传动杆50’螺合,该螺杆83’可由马达81’、减速齿轮82’连动,使得可控制马达81’动作令螺杆83’转动来带动传动杆50’位移。然而前述结构动作时须令马达81’“反转”动作才能令传动杆50’反方向位移,造成控制动作不顺畅,且传动块3’由前进轮1’位移至后退轮2’的行程X为固定,而该传动杆50’于螺杆83’上的位移行程不固定,造成传动时传动块3’易与前进轮1’、后退轮2’-->撞击传动而造成动作不确定。又如图18所示,由于传动块3’旋转时其凸体31’不一定恰可与嵌槽12’对位,一般须再令传动块3’再旋转一微小角度才能令凸体31’嵌入槽12’内,前述结构借助螺杆83’的传动方式并不具有嵌合传动缓冲设计,易造成传动不稳定及组件碰撞损坏的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动车变速箱自动控制装置,其可使机动车传动准确、顺畅且稳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机动车变速箱自动控制装置,该机动车变速箱设有自动控制装置,该变速箱具有前进轮、后退轮及传动块,传动块设于前进轮与后退轮之间,前进轮与后退轮分别设有嵌槽,传动块设有与前进轮或后退轮的嵌槽接合带动车体前进或后退的凸体,其中自动控制装置包括马达、由马达轴心带动旋转的减速齿轮和偏心轮、连动杆、偏心块、与传动块连动接合的传动装置及其弹性元件,偏心轮周缘设有与连动杆一端枢接的凸柱;偏心块一端设有凸柱及传动柱,该凸柱与连动杆另一端枢接;偏心块另一端设有与传动装置的轴柱枢接的轴孔;传动装置中央设有轴柱,并于一侧周缘设有由弹性元件连动接合的抵靠柱与传动柱。所述的机动车变速箱自动控制装置,其中传动装置为轮体,并于轮面上对应其旋转角度设有与传动杆一端接合的定位槽,而传动杆另一端与传动块接合。所述的机动车变速箱自动控制装置,其中传动装置为杆体,并于一端枢设有与传动块接合的嵌块。所述的机动车变速箱自动控制装置,其中传动装置抵靠柱上套置有与偏心块的传动柱弹性接合的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二端部夹合传动柱与抵靠柱。所述的机动车变速箱自动控制装置,其中偏心块的凸柱上设有供感应装置感测的感应器;该可控制马达动作的感应装置设于对应机动车前进、空档或后退位置的偏心块的一侧。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马达偏心轮可固定转向传动即可令传动块偏移动作,不须令马达反转,因而可具较佳的传动顺畅性。2、本技术的连动杆于固定旋转半轻动作,传动装置对应连动杆设置,因而可具有固定精确的尺寸、角度,可令传动块与前进轮、后退轮于固定位置接合,从而增进传动稳定性。3、本技术的感应装置可感应偏心块位移至对应位置时令马-->达停止,可精确定位传动块位置。4、本实用实型的弹性元件可吸收当传动块的凸体与前进轮、后退轮嵌槽接合或未接合时的剩余能量,马达持续传动令偏心轮、偏心块传动具有传动稳定性,并可增进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组合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组合侧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部分组合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传动轮对应前进位置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传动轮对应前进位置另一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传动轮对应空档位置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传动轮对应空档位置另一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传动轮对应后退位置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传动轮对应后退位置另一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传动轮反转至对应空档位置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传动轮反转至对应前进位置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弹性元件吸收未完行程传动示意图;图13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14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15习知变速箱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6习知变速箱部分立体示意图;图17另一习知变速箱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8另一习知变速箱传动块与前进轮未接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于机动车变速箱设置自动控制装置10,该变速箱具有前进轮2、后退轮3、传动块4,并于前进轮2、后退轮3上设置嵌槽21、31,且于传动块4设置凸体41,并可令传动块4位移令传动块4的凸体41与前进轮2或后退轮3的嵌槽21、31接合以带动车体前进或后退;自动控制装置10由马达11、减速齿轮12、偏心轮13、连动杆14、偏心块15、传动装置16、弹性元件17、感应装置18组成,该-->马达11轴心带动减速齿轮12、偏心轮13旋转;偏心轮13的周缘设有与连动杆14一端枢接与凸柱131,该凸柱131同与偏心轮13同轴心的连杆141枢接组合从而增进传动稳定性;偏心块15一端设有凸柱151及传动柱152,该凸柱151与连动杆14另一端枢接,且于该凸柱151上设置感应器1511,该传动柱152设在对应弹性元件17位置;偏心块15另一端设有与传动装置16的轴柱161枢接的轴孔153;传动装置16为轮体,其中央设有轴柱161,且于一侧周缘设置抵靠柱162,又于传动装置16的轮面上对应传动装置16旋转角度位置设置定位槽163;该定位槽163与传动杆164一端接合,并对应传动块4前进、空档、后退位置设置相对的定位部A、B、C,又该传动杆164另一端与前述传动块4接合;弹性元件17套置于传动装置16的轴柱161上,并具有适当扭力,且其二端部171、172夹合前述传动柱152、抵靠柱162;感应装置18可控制马达11动作,该感应装置18设于对应机动车前进、空档、后退位置的偏心块15的一侧,且可与偏心块15的感应器1511感应动作;请参阅图4至图11所示,本技术令马达11动作时可带动减速齿轮12、偏心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动车变速箱自动控制装置,该机动车变速箱设有自动控制装置,该变速箱具有前进轮、后退轮及传动块,传动块设于前进轮与后退轮之间,前进轮与后退轮分别设有嵌槽,传动块设有与前进轮或后退轮的嵌槽接合带动车体前进或后退的凸体,其特征在于:自动控制装置包括马达、由马达轴心带动旋转的减速齿轮和偏心轮、连动杆、偏心块、与传动块连动接合的传动装置及其弹性元件,偏心轮周缘设有与连动杆一端枢接的凸柱;偏心块一端设有凸柱及传动柱,该凸柱与连动杆另一端枢接;偏心块另一端设有与传动装置的轴柱枢接的轴孔;传动装置中央设有轴柱,并于一侧周缘设有由弹性元件连动接合的抵靠柱与传动柱。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变速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彦行
申请(专利权)人:沈彦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