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彦行专利>正文

机动车变速箱轴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0125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机动车变速箱轴传动装置,包括变速箱、轴传动机构,变速箱包括入力轮、传动轴、输出轴、加力惰轮、后传动轴,入力轮与引擎输出连动,入力轮转动时带动传动轮、前进轮、传动轴、加力惰轮、后退轮、加力轮转动,控制块与前进轮或后退轮接合时带动输出轴前进或后退,另一控制块与加力轮接合带动输出轴转动,输出轴带动后传动轴转动,后传动轴的齿轮带动轴传动机构的传动轴转动,传动轴由后齿轮带动轮轴齿轮及后轮轴动作,其具有较佳使用寿命、整体性,借助较大齿数的加力惰轮可减慢车速使加力惰轮具较大扭力。(*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动车变速箱轴传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尤指一种机动车变速箱轴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机动车为目前常见的交通工具之一,而为增进机动车的适用性,目前有供沙滩使用的沙滩车或各式越野车产生,并如图7所示为习知沙滩车结构之一,主要在车体底部前方设置由引擎连动的变速箱1’,该变速箱1’输出端连设链条2’,该链条2’与后轮轴3’接合,又该变速箱1’可调整输出端前进、后退动作,并使变速箱1’输出端可带动链条2’、后轮轴3’对应前进、后退动作。然而前述结构由于是借助外露式的链条2’传动至后轮轴3’上,因而易造成链条2’易沾上沙粒或其他异物而造成磨损断裂情形,又该链条2’的各链块21’于使用一段时间后易造成松脱而造成链条2’与接合齿轮4’脱落,又习知沙滩车变速箱1’虽可前进、后退,但仍易造成前进扭力不足而不能应付较恶劣的地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动车变速箱轴传动装置,其可增进使用寿命及具较佳的整体性与较佳扭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机动车变速箱轴传动装置,包括变速箱(10)、轴传动机构(60),该变速箱(10)包括入力轮(1)、传动轴(2)、输出轴(3),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变速箱轴传动装置,包括变速箱(10)、轴传动机构(60),该变速箱(10)包括入力轮(1)、传动轴(2)、输出轴(3),入力轮(1)与引擎输出连动,输出轴(3)由轴承接合前进轮(31)、后退轮(32),并设有控制前进、后退动作的控制块(34),其特征在于:变速箱(10)另设有加力惰轮(4)、后传动轴(5),该变速箱(10)的传动轴(2)固设有与入力轮(1)啮合的传动轮(21)以及与后退轮(32)及加力惰轮(4)啮合连动的传动轮(22),输出轴(3)上设有加力轮(33)及可在输出轴(3)上位移及带动输出轴(3)旋转的控制块(35),输出轴(3)后端固设输出轮(36),加力轮(33)与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动车变速箱轴传动装置,包括变速箱(10)、轴传动机构(60),该变速箱(10)包括入力轮(1)、传动轴(2)、输出轴(3),入力轮(1)与引擎输出连动,输出轴(3)由轴承接合前进轮(31)、后退轮(32),并设有控制前进、后退动作的控制块(34),其特征在于:变速箱(10)另设有加力惰轮(4)、后传动轴(5),该变速箱(10)的传动轴(2)固设有与入力轮(1)啮合的传动轮(21)以及与后退轮(32)及加力惰轮(4)啮合连动的传动轮(22),输出轴(3)上设有加力轮(33)及可在输出轴(3)上位移及带动输出轴(3)旋转的控制块(35),输出轴(3)后端固设输出轮(36),加力轮(33)与加力惰轮(4)啮合;输出轮(36)与后传动轴(5)的传动轮(51)啮合连动;加力惰轮(4)具有比其它齿轮多的齿数,并分别与传动轮(22)、加力轮(33)啮合连动;后传动轴(5)固设传动轮(51)、伞齿轮(52),该伞齿轮(52)与轴传动机构(60)接合连动;轴传动机构(60)包括传动轴(61)、轮轴齿轮(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彦行
申请(专利权)人:沈彦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