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路明芬专利>正文

农用搬运车之四轮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9511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用搬运车之四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前、后车轮的右轴毂中分别设置一由加力挡控制杆、加力挡控制环、油环、衬垫、加力挡控制座、加力挡控制柄、两拉伸弹簧、穿销、固定片构成的加力挡控制机构;在前、后轴壳毂间设置一第三加力挡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易于驾驶员排除陷入障碍,可克服普通车后车轮打滑空转而无法驱动的缺陷。(*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用搬运车的四轮驱动装置,尤其是一种在前、后车轮轴毂内部,和前、后车轴轴毂间,均设有一加力档机构,其能使驾驶者在遇到前轮或后轮深陷障碍时,选择拨动该机构的控制柄,使后轮或前轮或是四轮同步驱动,达到轻易排除农地、山坡等行车困难。目前,传统的农用搬运车,其车轮的驱动方式,一般采用普通汽车、货运车结构及传动原理,即采用后轮驱动,但是为了车子能够在转弯时,保持较小的旋转半径及操作灵活性,大都在前、后车轮之轴毂内部装设有一差速机构,用以控制车子在转弯时,其内道车轮(附着力点较大)的轮轴,产生局部闭锁的状态,让外道车轮(附着力点较小)的轮轴具有较大的驱动力;从而可以保持车子在高速转弯时仍然可以灵活旋转,不致发生翻车事故。然而农用搬运车使用路况与一般汽车、货运车相差较大,因为农用搬运车必须克服农田泥泞不堪与山坡地坑洞崎岖不平的地形道路,所以目前农用搬运车在实际操作使用上,仍然存在下列几项需要改善和解决的问题。1、传统农用搬运车,由于利用后轮驱动方式,所以当后车轮之一陷入泥沼和坑洞时,由于差速机构之平衡原理,造成陷入障碍的车轮(因为空转附着力点较小)产生较大的驱进动力,然而该车轮却仍因为打滑而使不上力量,反而未陷入障碍的车轮(附着力点较大)具有较小的驱进动力,无法帮助陷入泥沼或坑洞中的车轮顺利脱离或排除道路障碍。2、传统农用搬运车,由于利用后轮驱动方式,所以当二后轮都陷入泥沼或坑洞时,驾驶者无法将驱进动力转换至前轮,导致后车轮-->打滑空转而无法驱动前进。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驾驶员排除陷入障碍的农用搬运车之四轮驱动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右、左轮轴末段设有外棘齿,并分别由C型扣环、轴承、隔圈、衬垫、油封轴固定于右、左轴毂之中;右、左轮轴末端的外棘齿则嵌插在差速机构的右、左伞齿轮中,而该差速机构则设置在右、左差动齿轮座中;传动齿轮则安装在左差动齿轮座上,并以其为轴,用以控制该右、左轮轴产生差速平衡作用,其特征在于:该前、后车轮的右轴毂中分别设置一由加力档控制杆、加力档控制环、油环、衬垫、加力档控制座、加力档控制柄、两拉伸弹簧、穿销、固定片构成的加力挡控制机构;在前后轴壳毂间设置一第三加力挡控制机构。本技术由于在前、后车轮的右轴毂中分别设置加力档控制机构,可使左、右轮轴产生相同的驱进动力。又由于在前、后轴壳毂间设置一第三加力档控制机构,可使前、后四轮同时驱动。因此为驾驶者提供视车轮陷入泥沼或坑洞的情况,选择前二轮驱动、后二轮驱动或是前、后四轮同时驱动的传动方式,从而轻易排除障碍或困难。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描述: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加力档控制机构的组装图。图3是本技术加力档控制机构的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第三加力档控制机构的组装图。图5是本技术第三加力档控制机构的分解图。参见图1、图2、图3,该农用搬运车右、左轮轴10、10′之末段设有一外棘齿11、11′,并分别由C型扣环12、12′、轴承13、13′、隔圈14、14′、衬垫15、15′、油封6、16′等元件固定于右、左轴毂20、20′之中;右、左轮轴10、10′末端的外棘齿11、11′则嵌插在差速机构30右、左之伞齿轮31、31′中,而该差速机构30则设置在右、左差动齿轮座32、32′中;传动齿轮50则安装在差动-->齿轮座32′上,并以其为轴,用以控制该两右、左轮轴10、10′产生差速平衡作用,其特征在于:该右轴毂20之适当位置处,突隆设有一容置承座21,以供穿设一加力档控制机构40;该加力档控制机构40主要由加力档控制杆41、加力档控制环42、油环43、衬垫44、加力档控制座45、加力档控制柄46、两拉伸弹簧47、穿销48、固定片49等构件所组合而成。加力档控制杆41,位于右轴毂20的容置承座21中;加力档控制杆41动作端为一C型勾体411,恰可与位于槽422中的加力档控制环42配合、该加力档控制杆41由油环43、衬垫44定位于加力档控制座45中,并受加力档控制柄46及拉伸弹簧47的拨动驱使,使加力档控制杆41形成一弧向的偏摆转动。加力档控制环42位于右轴毂20内部,其中心设置有一内棘齿形通孔421;右轮轴10末端的外棘齿11恰可插入,与其共同动作,加力档控制环42外周缘处设有沟槽422,其由加力档控制杆41拨动产生轴向位移;加力档控制环42外端面上设置有数个啮齿423,可与相邻的左差动齿轮座32端面上的对应齿槽321相互嵌合传动。加力档控制座45内部设置有一容室451,用于设置上述加力档控制杆41、油环43、衬垫44、加力档控制柄46、拉伸弹簧47及固定片49;并利用螺丝固定于上述右轴毂20的承座21中。加力档控制柄46由一穿销48固定在加力档控制杆41上,并受两拉伸弹簧47的牵制,而且有左、右弹簧复位及定位效果,可直接带动加力档控制杆41产生弧摆的脱离或嵌合动作。上述加力档控制机构的工作原理为:利用加力档控制柄46与两拉伸弹簧47向左或向右扳拨之定位动作,可以直接带动该加力档控制杆41的C型勾体411产生弧向的推进摆动,用以拨动该加力档控制环42轴向移动,迫使加力档控制环42端面的啮齿423嵌入或脱离恢复于右差动齿轮座32上的对应槽321中,从而使传动齿轮50的驱进动力直接驱动该两右、左轮轴10、10′,无需透过右、左差动齿轮座32、32′内的差速机构30传动,使右、左轮轴10、10′产生相同的驱进动力,该差速机构30的平衡作用暂时停止。-->参见图4、图5,上述加力挡控制系统40分别装设于前、后轴毂20中,为了能够控制前、后轮轴10均能获得驱进动力,还在后轮轴毂20的侧边处装设有第三加力档控制机构60,该第三加力档控制机构由传动转杆61与一万向接头62构成,其利用传动转杆61与一万向接头62,将置于后方该传动齿轮50的驱进动力,直接传递于前方的轮轴中,形成四轮皆可同步驱进的传动方式。上述三组加力档控制机构40、40′、60的操纵控制为分别控制方式,供使驾驶者视车轮陷入泥沼或坑洞的情况选择前二轮驱动、后二轮驱动、或是前、后四轮同时驱动的传动方式,即可轻易排除障碍或困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农用搬运车之四轮驱动装置,其右、左轮轴末段设有外棘齿,并分别由C型扣环、轴承、隔圈、衬垫、油封轴固定于右、左轴毂之中;右、左轮轴末端的外棘齿则嵌插在差速机构的右、左伞齿轮中,而该差速机构则设置在右、左差动齿轮座中;传动齿轮则安装在左差动齿轮座上,并以其为轴,用以控制该右、左轮轴产生差速平衡作用,其特征在于:该前、后车轮的右轴毂中分别设置一由加力档控制杆、加力档控制环、油环、衬垫、加力档控制座、加力档控制柄、两拉伸弹簧、穿销、固定片构成的加力挡控制机构;在前后轴壳毂间设置一第三加力挡控制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用搬运车之四轮驱动装置,其右、左轮轴末段设有外棘齿,并分别由C型扣环、轴承、隔圈、衬垫、油封轴固定于右、左轴毂之中;右、左轮轴末端的外棘齿则嵌插在差速机构的右、左伞齿轮中,而该差速机构则设置在右、左差动齿轮座中;传动齿轮则安装在左差动齿轮座上,并以其为轴,用以控制该右、左轮轴产生差速平衡作用,其特征在于:该前、后车轮的右轴毂中分别设置一由加力档控制杆、加力档控制环、油环、衬垫、加力档控制座、加力档控制柄、两拉伸弹簧、穿销、固定片构成的加力挡控制机构;在前后轴壳毂间设置一第三加力挡控制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搬运车之四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力档控制杆41,位于右轴毂20的容置承座21中;加力档控制杆41动作端为一C型勾体411,恰可与位于槽422中的加力档控制环42配合、该加力档控制杆41由油环43、衬垫44定位于加力档控制座45中,并受加力档控制柄46及拉伸弹簧47的拨动驱使,使加力档控制杆41形成一弧向的偏摆转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搬运车之四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力档控制环42位于右轴毂20内部,其中心设置有一内棘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明芬
申请(专利权)人:路明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