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滤清器的向车体侧部件的安装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5764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油滤清器的向车体侧部件的安装构造,其具有车体侧部件1、燃油滤清器本体20、和将上述燃油滤清器本体20安装到上述车体侧部件1上的安装部30;其中上述安装部30的设计破损强度被设定为比燃油滤清器本体20的设计破损强度小。由于在燃油滤清器本体20破损之前安装部就破损,所以可避免过大的载荷作用在燃油滤清器本体20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油滤清器的向车体侧部件的安装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内燃机的燃料进行过滤的燃油滤清器的向车体侧部件的安装构造。
技术介绍
实开平4-32254号公报揭露了一种利用保护装置安装在车体侧部件上的燃油滤清器。保护装置对燃油滤清器进行保护。保护装置是为了防止当在燃油滤清器上施加有载荷时燃油滤清器发生破损而设置的。保护装置是与燃油滤清器相分离开的另外一零件,被装配在燃油滤清器上。上述燃油滤清器存在有如下的问题。因为是利用与燃油滤清器相分开的另一零件的保护装置来保护燃油滤清器,所以比较耗费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保护装置的燃油滤清器的向车体侧部件的安装构造。达成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如下所述。(1)一种燃油滤清器的向车体侧部件的安装构造,其具备:车体侧部件;燃油滤清器本体;和将上述燃油滤清器本体安装到上述车体侧部件上的安装部;其中上述安装部的设计破损强度被设定为比燃油滤清器本体的设计破损强度小。(2)是如(1)中所述的燃油滤清器的向车体侧部件的安装构造,其中,上述安装部具备至少1个插入部,上述车体侧部件具备至少1个竖起部,上述安装部通过将上述车体侧部件的竖起部的脚插入到上述插入部中-->而被安装在上述车体侧部件上。(3)是如(2)中所述的燃油滤清器的向车体侧部件的安装构造,其中,上述安装部的设计破损强度,可通过改变上述插入部的数量而选定。(4)是如(2)中所述的燃油滤清器的向车体侧部件的安装构造,其中,上述安装部的设计破损强度,可通过改变上述插入部的上述车体侧部件插入方向的长度而选定。(5)是如(2)中所述的燃油滤清器的向车体侧部件的安装构造,其中,上述安装部的设计破损强度,可通过改变上述插入部的厚度而选定。(6)是如(2)中所述的燃油滤清器的向车体侧部件的安装构造,其中,上述安装部的设计破损强度,可通过在上述插入部上设置切入槽而选定。(7)是如(1)中所述的燃油滤清器的向车体侧部件的安装构造,其中,在上述燃油滤清器本体的周围存在有为了将上述安装部安装到车体侧部件上所必需的空间。(8)是如(1)中所述的燃油滤清器的向车体侧部件的安装构造,其中,上述燃油滤清器本体具有向该燃油滤清器本体内导入燃料的导入部和从上述燃油滤清器本体内排出燃料的排出部,在上述导入部上安装有导入侧燃料管,在上述排出部上安装有排出侧燃料管。(9)是如(1)中所述的燃油滤清器的向车体侧部件的安装构造,其中,上述燃油滤清器本体为树脂制,上述安装部为树脂制,上述燃油滤清器本体和上述安装部被一体成形。(10)是如(2)中所述的燃油滤清器的向车体侧部件的安装构造,其中,上述安装部具有沿着燃油滤清器本体的周方向延伸的第一板状部及第二板状部、和遍及该第一板状部和第二板状部之间地延伸的沿着燃油滤清器本体的半径方向延伸的半径方向伸长部;上述插入部,由形成在上述第一板状部和第二板状部之间的槽构成,上述车体侧部件的竖起部的脚,沿着燃油滤清器本体的轴方向插入在该槽中。根据上述(1)的燃油滤清器的向车体侧部件的安装构造,当在车辆碰撞等时有过大的载荷作用在燃油滤清器上时,在燃油滤清器本体破损之前-->安装部就先破损,从而就能够避免过大的载荷作用在燃油滤清器本体上。其结果是能够防止燃油滤清器本体破损。另外,因为通过使安装部破损能够防止燃油滤清器本体破损,所以在要保护燃油滤清器本体时不需要燃油滤清器、安装部以外的其他零件的保护装置。因此,与需要保护装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成本的削减、零件数量的削减。在上述(2)的燃油滤清器的向车体侧部件的安装构造中,因为仅通过将车体侧部件插入到插入部中,安装部就被安装在车体侧部件上,所以安装部的向车体侧部件的安装比较容易。在上述(3)~(6)的燃油滤清器的向车体侧部件的安装构造中,能够较容易地选定安装部的设计破损强度。在上述(7)的燃油滤清器的向车体侧部件的安装构造中,因为在燃油滤清器本体的周围存在有空间,所以在安装部破损时,燃油滤清器本体能够向周围的空间内移动。在上述(8)的燃油滤清器的向车体侧部件的安装构造中,在安装部破损时,能够由导入侧燃料管和排出侧燃料管保持燃油滤清器本体。在上述(9)的燃油滤清器的向车体侧部件的安装构造中,因为燃油滤清器本体为树脂制,所以与燃油滤清器本体为金属制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燃油滤清器的轻量化。另外,因为安装部为树脂制,所以与安装部为金属制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燃油滤清器的轻量化。另外,因为燃油滤清器本体和安装部被一体成形,所以与燃油滤清器本体和安装部为相分开的两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零件数量。在上述(10)的燃油滤清器的向车体侧部件的安装构造中,因为插入部由槽构成,所以车体侧部件的竖起部的脚就容易向槽插入。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燃油滤清器的向车体侧部件的安装构造的侧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燃油滤清器的向车体侧部件的安装构造的局部-->后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燃油滤清器的向车体侧部件的安装构造的安装部的、在4个部位设有插入部且设有切入槽的情况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燃油滤清器的向车体侧部件的安装构造的车体侧部件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燃油滤清器的向车体侧部件的安装构造及其附近的概略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5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燃油滤清器的向车体侧部件的安装构造进行说明。采用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燃油滤清器的向车体侧部件的安装构造的燃油滤清器10,是对内燃机的燃料进行过滤的燃油滤清器。燃油滤清器10既可以用于柴油发动机,也可以用于汽油发动机。燃油滤清器10,被安装在图4所示的车体侧部件上。车体侧部件1,是比燃油滤清器更位于车体侧的部件。车体侧部件1是车体和固定在车体上的托架(在图示的例子中,表示的是车体侧部件1为被用图未示的螺栓等固定在车体上的车体侧托架的情况)。以下,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以车体侧部件1是固定在车体上的车体侧托架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车体侧部件1的形状呈L字形状。车体侧部件1具有被固定安装在车体上的固定部1a、和从固定部1a向上方竖起的竖起部1b。作为竖起部1b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脚1c的竖起量,比竖起部1b的宽度方向中间部1d的竖起量大。竖起部1b的宽度方向两端部1c为平板形状。在竖起部1b的宽度方向中间部1d上,设有可与后述的安装部30的卡合承接部32相卡合的卡合部1e。燃油滤清器10,如图1所示,具有燃油滤清器本体20和安装在车体-->侧部件1上的安装部30。燃油滤清器本体20既可以是树脂制,也可以是金属制。如图5所示,燃油滤清器本体20,具有向燃油滤清器本体20内导入燃料的导入部、21和将燃料从燃油滤清器本体20排出的排出部22。在导入部21上,安装着橡胶制的导入侧燃料管2。在排出部22上,安装着橡胶制的排出侧燃料管3。在燃油滤清器本体20的内部,嵌设有省略了图示的滤清元件(滤芯)。在燃油滤清器本体20的周围,具有为了将安装部30安装到车体侧部件1上所必需的空间。燃油滤清器本体20,在安装部30破损时,以悬吊在导入侧燃料管2和排出侧燃料管3上的状态向该空间内移动。安装部30,既可以是树脂制,也可以是金属制。安装部30,(a)在燃油滤清器本体20为树脂制安装部30也为树脂制的情况下,与燃油滤清器本体20一体成形;(b)在燃油滤清器本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油滤清器的向车体侧部件的安装构造,其具备:车体侧部件;燃油滤清器本体;和将上述燃油滤清器本体安装到上述车体侧部件上的安装部;其中上述安装部的设计破损强度被设定为比燃油滤清器本体的设计破损强度小。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4-3-16 073720/20041.一种燃油滤清器的向车体侧部件的安装构造,其具备:车体侧部件;燃油滤清器本体;和将上述燃油滤清器本体安装到上述车体侧部件上的安装部;其中上述安装部的设计破损强度被设定为比燃油滤清器本体的设计破损强度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滤清器的向车体侧部件的安装构造,其中,上述安装部具备至少1个插入部,上述车体侧部件具备至少1个竖起部,上述安装部通过将上述车体侧部件的竖起部的脚插入到上述插入部中而被安装在上述车体侧部件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滤清器的向车体侧部件的安装构造,其中,上述安装部的设计破损强度,可通过改变上述插入部的数量而选定。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滤清器的向车体侧部件的安装构造,其中,上述安装部的设计破损强度,可通过改变上述插入部的上述车体侧部件插入方向的长度而选定。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滤清器的向车体侧部件的安装构造,其中,上述安装部的设计破损强度,可通过改变上述插入部的厚度而选定。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滤清器的向车体侧部件的安装构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原博幸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