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2-氨基噻唑)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944402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2 2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2-氨基噻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三氯化铁与2-氨基噻唑加入硝基甲烷中,三氯化铁与2-氨基噻唑的摩尔比为1:5~1:100,于一定温度搅拌反应一定时间,得黑色溶液,一定温度为50~70℃,一定时间为1~48h;步骤二:将黑色溶液进行过滤,滤饼依次用硝基甲烷、水、丙酮洗涤,洗涤完毕后离心并过滤,得黑色固体,将该黑色固体干燥,得到黑色粉末,即为聚(2-氨基噻唑)。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聚(2-氨基噻唑)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能耗小,便于规模化生产,所得产物产率高,热稳定性好,有望为深度处理重金属污染废水提供新的“绿色”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2-氨基噻唑)的制备方法,属于导电高分子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芳杂环导电聚合物因其多含有具有软碱或中间碱性质的硫、氮等基团,易于与多属软酸的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而在吸附重金属离子过程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典型的导电聚合物包括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等。2-氨基噻唑是一种含有氮、硫杂原子并带氨侧基的五元杂环芳烃。从分子结构来看,这种杂环芳烃融合了吡咯、噻吩及苯胺三种常见导电聚合物单体的结构特征。2-氨基噻唑含有的配位原子即氮、硫摩尔含量高达3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常见的苯胺(7%)和吡咯(10%),也高于噻唑(25%)。由于含氮或硫原子的基团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络合功能,同时含有氮和硫原子的2-氨基噻唑在用作高分子吸附剂方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例如,2-氨基噻唑功能化的聚丙烯腈被用于从含有Ni(II),Cu(II),Cd(II),Zn(II)和Pb(II)等多组分的溶液中分离Hg(II)(Ind.Eng.Chem.Res.2013,52,4978),2-氨基噻唑功能化的聚苯乙烯被用于从含Ni(II),Cu(II),Cd(II)和Co(II)离子的水溶液中选择性除去Au(III)(Ind.Eng.Chem.Res.2014,53,2441)。聚(2-氨基噻唑)是2-氨基噻唑的共轭聚合物,其结构为:聚(2-氨基噻唑)的结构中,除了具有很高的氮、硫摩尔含量从而使其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络合功能,交替的单双键形成大π共轭体系,使其具有独特的光电性能,尤其具有良好的半导体性能和导电性能,这也使得聚(2-氨基噻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制备聚(2-氨基噻唑)的方法主要是电化学氧化聚合法和化学氧化聚合法。文献Russ.J.Electrochem.2008,44:234-237;Prog.Org.Coat.2009,64:81–88;Polym.Bull.2011,66:747-760报道了采用电化学氧化聚合脱氢方法合成了聚(2-氨基噻唑),但电化学氧化聚合产物热稳定性差,230℃时大部分主链就完全分解。而且该方法制备聚(2-氨基噻唑)时,对电极面积依赖性较高,从而导致产率极低,且较难规模化合成。与电化学氧化法相比,化学氧化聚合法操作简单,合成条件温和,产率高,耗能少,便于推广批量化生成,更能有效避免电化学聚合方法所得的聚合产物受电极面积所限的弊端。Mehmet Yildirim等(Syn.Met.2012,162,436-443)使用次氯酸钠作为氧化剂,在醋酸水溶液中进行化学氧化聚合,制备了聚(2-氨基噻唑),但其对反应条件未做深入研究,热稳定性和电导率数据均未见报道。Hakan Ciftci等(Polym.Bull.2013,70:1895–1909)和Mutluhan Biyikoglu等(Polym.Bull.2013,70:2843–2856)分别使用三氯化铁和过氧化苯甲酰作为氧化剂,二氧六环为溶剂,通过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了聚(2-氨基噻唑)。使用三氯化铁为氧化剂时,产率约48%,600℃的残炭率为47%,电导率为10-4S/cm。使用过氧化苯甲酰为氧化剂时,产率约为63%,600℃的残炭率为29%,电导率为3×10-6S/cm。可见,现有化学氧化法所制备的聚(2-氨基噻唑)热稳定性不好,特别是在较高产率的情况下,热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如何制备热稳定性好、产率高的聚(2-氨基噻唑)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面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2-氨基噻唑)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2-氨基噻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两步:步骤一:将三氯化铁与2-氨基噻唑加入硝基甲烷中,三氯化铁与2-氨基噻唑的摩尔比为1:5~1:100,于一定温度搅拌反应一定时间,得黑色溶液,一定温度为50~70℃,一定时间为1~48h;步骤二:将黑色溶液进行过滤,滤饼依次用硝基甲烷、水、丙酮洗涤,洗涤完毕后离心并过滤,得黑色固体,将该黑色固体干燥,得到黑色粉末,即为聚(2-氨基噻唑)。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一定时间为48h。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一定温度为70℃。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三氯化铁与2-氨基噻唑的摩尔比为1:10。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一定时间为48h,一定温度为70℃,三氯化铁与2-氨基噻唑的摩尔比为1:10。与
技术介绍
相比,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聚(2-氨基噻唑)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能耗小,便于规模化生产,有望为深度处理重金属污染废水提供新的“绿色”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聚(2-氨基噻唑)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聚(2-氨基噻唑)产率高,热稳定性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聚(2-氨基噻唑)的制备方法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所涉及的聚(2-氨基噻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两步:步骤一:将4.0g(40mmol)2-氨基噻唑经超声辅助溶解于100ml硝基甲烷中得单体溶液;取三氯化铁,经超声辅助溶解于硝基甲烷中,配制成浓度为0.2mol/L的三氯化铁溶液。取单体溶液,于一定温度恒温搅拌半小时,一定温度为50℃。按三氯化铁与2-氨基噻唑的摩尔比为1:100,取2ml(0.4mmol)的三氯化铁溶液,缓慢滴入单体溶液中,1~3min后反应液由淡黄色逐渐变黑,随三氯化铁的滴加量增多,反应体系变为黑色,滴加完毕后封闭体系恒温反应一定时间,一定时间为48h,停止反应。步骤二:将反应液真空抽滤,滤饼依次用硝基甲烷、去离子水、丙酮洗涤,洗涤完毕后离心并过滤,得黑色固体,将该黑色固体置于7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得到黑色粉末,即为聚(2-氨基噻唑),产率为8%,600℃的残炭率为51%。按照上述步骤一和步骤二的操作,设定一定温度为60℃,其他保持不变,所得的聚(2-氨基噻唑)产率为10%,600℃的残炭率为63%。按照上述步骤一和步骤二的操作,设定一定温度为70℃,其他保持不变,所得的聚(2-氨基噻唑)产率为12%,600℃的残炭率为68%。下文中提到实施例一均为一定温度为70℃时的情况。<实施例二>参照实施例一中步骤一和步骤二的操作,设定一定温度为70℃,三氯化铁与2-氨基噻唑的摩尔比为1:5,一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2‑氨基噻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两步:步骤一:将三氯化铁与2‑氨基噻唑加入硝基甲烷中,所述三氯化铁与所述2‑氨基噻唑的摩尔比为1:5~1:100,于一定温度搅拌反应一定时间,得黑色溶液,所述一定温度为50~70℃,所述一定时间为1~48h;步骤二:将所述黑色溶液进行过滤,滤饼依次用硝基甲烷、水、丙酮洗涤,洗涤完毕后离心并过滤,得黑色固体,将该黑色固体干燥,得到黑色粉末,即为聚(2‑氨基噻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2-氨基噻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两步:
步骤一:将三氯化铁与2-氨基噻唑加入硝基甲烷中,所述三氯化铁与所述
2-氨基噻唑的摩尔比为1:5~1:100,于一定温度搅拌反应一定时间,得黑色溶液,
所述一定温度为50~70℃,所述一定时间为1~48h;
步骤二:将所述黑色溶液进行过滤,滤饼依次用硝基甲烷、水、丙酮洗涤,
洗涤完毕后离心并过滤,得黑色固体,将该黑色固体干燥,得到黑色粉末,即
为聚(2-氨基噻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霞王璐邹华钱微廖耀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