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9448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8 0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且减少检测部的数量使简单结构的车辆控制装置。该车辆控制装置具有:检测部,其检测主缸产生的油压的压力即主缸压,所述主缸用于将制动踏板的踩踏力转换为油压;控制部,其基于主缸压的变化量,以抑制因踩踏制动踏板而产生的车辆的前倾姿势的方式控制悬架,基于主缸压的变化量,以抑制因松开处于踩踏状态的制动踏板而产生的车辆从前倾姿势返回的动作的方式控制悬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车辆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驾驶员踩踏制动踏板来进行制动操作,从而负载向车辆的前侧移动,这样有时车辆的前侧下沉而后侧上升,使得车辆前倾。为了抑制这样的车辆前倾,以往已知对悬架的减振器的阻尼力进行控制的技术。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7350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4143号公报但是,在这样的以往技术中,为了检测车辆的纵摆(pitching),需要在车辆上安装各式各样的传感器。另外,驾驶员从踩踏制动踏板的状态松开制动踏板,从而产生车辆从前倾姿势返回的动作,使驾驶员的乘车舒适感降低,但是难以抑制从该前倾姿势返回的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实施方式的车辆控制装置,具有:检测部,其检测主缸产生的油压的压力即主缸压,所述主缸用于将制动踏板的踩踏力转换为油压;控制部,其基于所述主缸压的变化量,以抑制因踩踏所述制动踏板而产生的车辆的前倾姿势的方式控制悬架,基于所述主缸压的变化量,以抑制因松开处于踩踏状态的所述制动踏板而产生的所述车辆从前倾姿势返回的动作的方式控制所述悬架。根据该结构,作为一例,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并且能够减少检测部的数量使得简单结构。另外,在实施方式的车辆控制装置中,还具有判断部,该判断部判断所述车辆的车轮速度是否大于规定的晃动车轮速度阈值以及所述主缸压的变化量是否为规定的第一阈值以上,在所述车辆的车轮速度大于所述晃动车轮速度阈值且所述主缸压的变化量为所述第一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使大于通常行驶时的基准阻尼力且基于所述主缸压的变化量得到的第一阻尼力作用于所述悬架,从而进行对所述车辆的所述前倾姿势进行抑制的控制。根据该结构,作为一例,能够进一步提高进行急速制动操作时的车辆的稳定性。另外,在实施方式的车辆控制装置中,所述判断部还判断所述主缸压的变化量是否为比所述第一阈值小的第一调整阈值以上,在所述车辆的车轮速度大于所述晃动车轮速度阈值,并且所述主缸压的变化量为所述第一调整阈值以上且小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还使大于所述基准阻尼力小于所述第一阻尼力且基于所述主缸压的变化量得到的阻尼力作用于所述悬架,从而进行对所述车辆的所述前倾姿势进行抑制的控制。根据该结构,作为一例,能够进一步提高进行制动操作时的车辆的稳定性。另外,在实施方式的车辆控制装置中,在从使所述第一阻尼力作用于所述悬架的时刻开始经过规定时间之后,所述控制部使小于所述基准阻尼力的阻尼力作用于所述悬架。根据该结构,作为一例,随着抑制因急速制动操作导致的前倾姿势,同时吸收因路面的凹凸而产生的振动,从而能够将车辆维持得更稳定。另外,在实施方式的车辆控制装置中,所述判断部还判断所述主缸压的变化量是否为规定的第二阈值以下,在所述车辆的车轮速度大于所述晃动车轮速度阈值且所述主缸压的变化量为所述第二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还使大于通常行驶时的基准阻尼力且基于所述主缸压的变化量得到的第二阻尼力作用于所述悬架,从而进行对所述车辆从所述前倾姿势返回的动作进行抑制的控制。根据该结构,作为一例,能够进一步提高急剧松开制动踏板时的车辆的稳定性。另外,在实施方式的车辆控制装置中,所述判断部还判断所述主缸压的变化量是否为比所述第二阈值大的第二调整阈值以下,在所述主缸压的变化量为所述第二调整阈值以下且大于所述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还使大于所述基准阻尼力小于所述第二阻尼力且基于所述主缸压的变化量得到的阻尼力作用于所述悬架,从而进行对所述车辆从所述前倾姿势返回的动作进行抑制的控制。根据该结构,作为一例,能够进一步提高松开制动踏板时的车辆的稳定性。另外,在实施方式的车辆控制装置中,在从使所述第二阻尼力作用于所述悬架的时刻开始经过规定时间之后,所述控制部使小于所述基准阻尼力的阻尼力作用于所述悬架。根据该结构,作为一例,随着抑制因急剧松开制动踏板而产生的从前倾姿势返回的动作,吸收因路面的凹凸而产生的振动,从而能够更稳定地维持车辆。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透视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室的一部分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辆控制系统的结构以及ECU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图3是用于说明因踩踏制动踏板产生的俯冲姿势、因松开制动踏板而产生从俯冲姿势返回的动作的图。图4是示出因制动操作而引起的主缸压和施加于车辆的负载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俯冲姿势控制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图6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从俯冲姿势返回的控制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图7是示出在踩踏制动踏板时车辆的纵向加速度和纵摆角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8是示出在松开制动踏板时车辆的纵向加速度和纵摆角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9是示出变形例的俯冲姿势控制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图10是示出变形例的俯冲姿势返回控制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4:ECU31:悬架32:减振器141:判断部142:控制部143:踩踏保持计时器144:松开保持计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于在车辆1上安装有本实施方式的车辆控制装置以及车辆控制系统的例子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辆1例如可以是将内燃机(发动机,未图示)作为驱动源的汽车(内燃机汽车),也可以是将电动机(马达,未图示)作为驱动源的汽车(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还可以是将上述两者作为驱动源的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另外,车辆1能够安装各种变速装置,能够安装驱动内燃机和/或电动机所需的各种装置(系统、部件等)。另外,能够将与驱动车辆1的车轮3有关的装置的方式、数量、布局等设定为各种各样。如图1所示,车体2构成驾驶员(未图示)乘坐的车室2a。在车室2a内,以与作为乘客的驾驶员的座位2b相邻的状态,设置有转向部4、加速操作部5、制动操作部6、变速操作部7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转向部4是从仪表盘(仪表板)突出的方向盘,加速操作部5为位于驾驶员的脚下的油门踏板,制动操作部6为位于驾驶员的脚下的制动踏板,变速操作部7为从中心通道护罩突出的变速杆,但是并不限定于此。此外,以后,将制动操作部6称为制动踏板6。另外,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车辆1为四轮车(四轮汽车),具有左右两个前轮3F和左右两个后轮3R。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4个车轮3都能够转向。接着,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安装在车辆1上的车辆制控制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控制系统主要具有作为车辆控制装置的ECU14、主缸压传感器28、车轮速传感器22、悬架31a~31d。主缸压传感器28是用于检测主缸内的制动液所产生的油压的压力(主缸压)的传感器,其中,所述主缸用于将踩踏制动踏板6而产生的制动踏板6的踩踏力转换为油压。车轮速传感器22是用于检测车轮3的旋转量、单位时间内的转数即车轮速度的传感器。悬架31a~31d以与左右前轮3F和左右后轮3R对应的方式设置,分别称为左前悬架31a、右前悬架31b、左后悬架31c、右后悬架31d。在各悬架31a~31d上分别设置有弹簧和用于抑制弹簧伸长的减振器32a~32d。此外,在总称悬架31a~31d的情况下,称为悬架31,在总称减振器32a~32d的情况下,称为减振器32。减振器32是如下减振器,即,使悬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控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检测部,其检测主缸产生的油压的压力即主缸压,所述主缸用于将制动踏板的踩踏力转换为油压;控制部,其基于所述主缸压的变化量,以抑制因踩踏所述制动踏板而产生的车辆的前倾姿势的方式控制悬架,基于所述主缸压的变化量,以抑制因松开处于踩踏状态的所述制动踏板而产生的所述车辆从前倾姿势返回的动作的方式控制所述悬架。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6.04 JP 2013-1182551.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具有:检测部,其检测主缸产生的油压的压力即主缸压,所述主缸用于将制动踏板的踩踏力转换为油压;以及控制部,其基于所述主缸压的变化量,以抑制因踩踏所述制动踏板而产生的车辆的前倾姿势的方式控制悬架,基于所述主缸压的变化量,以抑制因松开处于踩踏状态的所述制动踏板而产生的所述车辆从前倾姿势返回的动作的方式控制所述悬架,该车辆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该车辆控制装置还具有判断部,该判断部判断所述车辆的车轮速度是否大于规定的晃动车轮速度阈值以及所述主缸压的变化量是否为规定的第一阈值以上,在所述车辆的车轮速度大于所述晃动车轮速度阈值且所述主缸压的变化量为所述第一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使大于通常行驶时的基准阻尼力且基于所述主缸压的变化量得到的第一阻尼力作用于所述悬架,从而进行对所述车辆的所述前倾姿势进行抑制的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部还判断所述主缸压的变化量是否为比所述第一阈值小的第一调整阈值以上,在所述车辆的车轮速度大于所述晃动车轮速度阈值,并且所述主缸压的变化量为所述第一调整阈值以上且小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还使大于所述基准阻尼力、小于所述第一阻尼力且基于所述主缸压的变化量得到的阻尼力作用于所述悬架,从而进行对所述车辆的所述前倾姿势进行抑制的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从使所述第一阻尼力作用于所述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荻野淳人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