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程式电动客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78011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2 13:19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池箱的门结构设置在车厢中,导致其检修维护不太方便,同时,电池在放热过程中会散发出大量热量,因为自然风进不了车内,存在电池散热不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增程式电动客车,其包括车身及动力电池,在车身的车轮上方轮罩板上部设置有电池箱,动力电池安装在电池箱内;其中,电池箱在车身外部相应位置设置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上设有通风孔与所述电池箱内部相通。由于其电池箱在车身外部相应位置设有开口,并在所述开口处设有检修门,在实现增程式电动客车的低地板要求,改善整车配重的同时,可以更加方便操作人员从车辆外部进行动力电池的安装和检修维护。同时,在该检修门上设置有与通风孔,其与外界空气相通,更有利于电池箱内部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池箱的门结构设置在车厢中,导致其检修维护不太方便,同时,电池在放热过程中会散发出大量热量,因为自然风进不了车内,存在电池散热不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增程式电动客车,其包括车身及动力电池,在车身的车轮上方轮罩板上部设置有电池箱,动力电池安装在电池箱内;其中,电池箱在车身外部相应位置设置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上设有通风孔与所述电池箱内部相通。由于其电池箱在车身外部相应位置设有开口,并在所述开口处设有检修门,在实现增程式电动客车的低地板要求,改善整车配重的同时,可以更加方便操作人员从车辆外部进行动力电池的安装和检修维护。同时,在该检修门上设置有与通风孔,其与外界空气相通,更有利于电池箱内部散热。【专利说明】一种增程式电动客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客车,尤其指一种增程式电动客车。
技术介绍
由于增程式电动客车具备低速扭矩大,高速运行平稳,刹车能量回收效率高,结构简单易维修等优点,因此,在城市公交系统中,增程式电动客车越来越多。 现有增程式电动客车的电池大多布置在车身裙部(地板以下的车身侧围部分),分散安装在车架的中部两侧及后部两侧,以提供动力给驱动电机,此种电池布置结构简单,但是由于其处于地板的下部,因此不容易实现增程式电动客车低地板的要求,且汽车涉水行驶时也容易造成电池箱进水的安全隐患。 因此,为实现低地板的要求,已有在客车的车轮上方设置电池安装柜,将动力电池安装于电池安装柜中,并在车厢内部设置门结构的方案。该种方式抬高了动力电池的安装位置,可有效地防止汽车涉水行驶时电池箱进水情况的发生,同时,其动力电池的安装和检修维护相对于安装在车身裙部的方式更加方便。然而,由于其电池箱的门结构设置在车厢中,电池安装柜之间的形成的过道较窄,当动力电池出现问题较复杂时,维修人员在过道处的空间狭小,其检修维护仍然不太方便。同时,电池在放热过程中会散发出大量热量,现有技术中电池箱的门结构设置在车内,因为自然风进不了车内,存在电池散热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池箱的门结构设置在车厢中,导致其检修维护不太方便,同时,电池在放热过程中会散发出大量热量,因为自然风进不了车内,存在电池散热不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增程式电动客车。 本技术提供的增程式电动客车,包括车身及动力电池,在所述车身的车轮上方轮罩板上部设置有电池箱,所述动力电池安装在所述电池箱内; 其中,所述电池箱在所述车身外部相应位置设置有检修门;同时,所述检修门上设有通风孔与所述电池箱内部相通。 本技术提供的增程式电动客车,由于其电池箱在车身外部相应位置设有开口,并所述开口处设有检修门,在实现增程式电动客车的低地板要求,改善整车配重的同时,可以更加方便操作人员从车辆外部进行动力电池的安装和检修维护。同时,在该检修门上设置有与通风孔,其与外界空气相通,更有利于电池箱内部散热。汽车涉水行驶时,电池箱的高度较高,不易进水,不会对动力电池造成影响。同时,车辆发生碰撞时,对动力电池造成的损害也较小。 优选地,所述检修门内设有风道,所述风道连通所述电池箱内部和所述通风孔。 优选地,所述轮罩板内部焊装有支撑所述电池箱的横梁。 优选地,所述车身前部车轮上方设有第一轮罩板和第二轮罩板,所述车身后部车轮上方设有第三轮罩板和第四轮罩板; 所述电池箱包括第一电池箱、第二电池箱、第三电池箱及第四电池箱; 所述第一电池箱设置在所述第一轮罩板上部,所述第二电池箱设置在所述第二轮罩板上部,所述第三电池箱设置在所述第三轮罩板上部,所述第四电池箱设置在所述第四轮罩板上部。 优选地,所述风道为螺旋管。 优选地,所述动力电池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锂离子电池组。 优选地,所述箱门通过铰链机构安装在所述电池箱上开口处; 所述电池箱上还设有防盗锁。 所述检修门可绕所述铰链机构旋转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电池箱;防盗锁可以锁住检修门,防止非授权工作人员接触到电池箱中的电池,防止被盗。 所述车身上的地板为低入口地板。采用低入口地板的方式,更方便乘客上下车。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増程式电动客车侧视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増程式电动客车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増程式电动客车后视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检修门主视图。 其中,1、车身;2、车轮;3、轮罩板;4、电池箱;11、第一过道;12、第二过道;31、横梁;3a、第一轮罩板;3b、第二轮罩板;3c、第三轮罩板;3d、第四轮罩板;41、动力电池;42、检修门;43、铰链机构;4a、第一电池箱;4b、第二电池箱;4c、第三电池箱;4d、第四电池箱;421、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实施例 本例将结合具体示意图对本技术提供的增程式电动客车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3所示,所述增程式电动客车包括车身I及动力电池41,在所述车身I的车轮2上方的轮罩板3上部设置有电池箱4,所述动力电池41安装在所述电池箱4内; 其中,所述电池箱4在所述车身I外部相应位置设置有检修门42 ; 同时,如图4所示,所述检修门42上设有通风孔421与所述电池箱4内部相通。 众所周知,增程式电动客车一般由电动机、增程器、底盘(即车架)、车身I和电气设备等基本部分组成。一般将底盘和车身统称为车体,本例中的车体为半承载式车体结构,即车身骨架与车架焊接成的刚性空间结构,用以驾驶员、旅客乘坐或装载货物。其内部供驾驶员、旅客乘坐的空间一般称为车厢。车厢内的底部为地板,被铺设在底盘上。 具体地,车身I主要包括车身壳体(白车身)、车门、车窗、车前钣制件、车身内外装饰件和车身附件、座椅以及通风、暖气、冷气、空气调节装置等等。车身壳体(白车身)及车架是一切部件的安装基础,通常是指纵、横梁和支柱等主要承力元件以及与它们相连接的钣件共同组成的刚性空间结构,同时,客车车身I上具有骨架。车身壳体通常还包括在其上敷设的隔音、隔热、防振、防腐、密封等材料及涂层。 车轮2上方设有轮罩板3,所述轮罩板3内部焊装有支撑所述电池箱4的横梁31。 所述车身I上的地板为低入口地板。所谓的低入口地板是指车厢内从前至后的主要通道区形成一个无踏步的单一区域,到达此区域的每一个乘客门是一级踏步的形式。即车厢内的地板应该是通透相连的,没有台阶,但是允许有缓坡。比如,在后轮部位,为了避让驱动桥,将通过后桥的地板设计成了一定的坡度,其高度较低。采用低入口地板的方式,更方便乘客上下车。 作为增程式电动客车,必然设有为电动机提供动力的动力电池41,动力电池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一般均包括壳体及位于壳体内的单体电池串联和/或并联形成的锂离子电池组。锂离子电池优选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或称磷酸亚铁锂电池)。当然,一般还设有保护线路板、并设置有冷却系统等,此均为本领域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程式电动客车,包括车身及动力电池,在所述车身的车轮上方的轮罩板上部设置有电池箱,所述动力电池安装在所述电池箱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在所述车身外部相应位置设置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上设有通风孔与所述电池箱内部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壮黄河陈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