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冲压模具中工位间接刀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69442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2 01:53
一种连续冲压模具中工位间接刀模具结构,它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上模部分包括上模座(1)、上垫板(2)、上夹板(3)、脱料垫板(4)和脱料板(5),上模座(1)、上垫板(2)和上夹板(3)依次固定,脱料垫板(4)和脱料板(5)依次固定,下模部分包括下模板(6)、下垫板(7)和下模座(8),下模板(6)、下垫板(7)和下模座(8)依次固定在一起,第一切刀(9)和第二切刀(10)依次按照步距装在上夹板(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刀(10)与第一切刀(9)接刀的位置向第一切刀(9)方向和料带方向过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续冲压模具中工位间接刀模具结构,通过在剪切产品外形时对产品进行过切,能够避免连续外形剪切接刀毛刺的出现,节约了工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连续冲压模具中工位间接刀模具结构,它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上模部分包括上模座(1)、上垫板(2)、上夹板(3)、脱料垫板(4)和脱料板(5),上模座(1)、上垫板(2)和上夹板(3)依次固定,脱料垫板(4)和脱料板(5)依次固定,下模部分包括下模板(6)、下垫板(7)和下模座(8),下模板(6)、下垫板(7)和下模座(8)依次固定在一起,第一切刀(9)和第二切刀(10)依次按照步距装在上夹板(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刀(10)与第一切刀(9)接刀的位置向第一切刀(9)方向和料带方向过切,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续冲压模具中工位间接刀模具结构,通过在剪切产品外形时对产品进行过切,能够避免连续外形剪切接刀毛刺的出现,节约了工时,降低了生产成本。【专利说明】一种连续冲压模具中工位间接刀模具结构
本技术属于金属冲压成型模具结构
,具体讲就是涉及一种连续冲压模具中工位间接刀模具结构,能够避免在金属连续冲压成形过程中两个连续冲压外形的工序中出现毛刺的现象。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制品中,要将金属材料制作成各种工业制品,可以采用锻压、铸造、冲压等各种方式,其中,金属加工过程中经常采用的冲压工艺,是利用冲压模具在压力机的作用下冲压成型各种产品使金属材料成形的一种常见方法,冲压模具是冲压生产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冲压件的质量、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成本等,与模具设计和制造有直接关系。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根据冲压工艺能够将冲压模具分成冲裁模、弯曲模、拉伸模、成形模和铆和模等。 冲压制件就是依靠冲压模具的上、下模具的相对运动来完成的,整个冲压模具依据工作功能分为工作零件、定位零件、压料、卸料及出料零件、导向零件、支撑及夹持零件和紧固零件,冲压模具根据成形工艺分为单工序模和连续模具,单工模式每一套模具成形一至两个形状,效率较低,连续模是指通过一套模具完成整个产品的成形,在连续模的成形过程中,为了剪切产品外形或者工艺合理性需要,产品外形的剪切是分两工位剪切而成,在这两次剪切过程中,由于冲头在制作过程中不可能是完美的直角,冲头往往在弯角处是圆弧角,导致产品外形会出现接刀毛刺,这种毛刺在一些精密件中是不允许出现的,因此,现有的解决办法是改变冲头制作方式或者后续利用人工去毛刺,浪费人力物力,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连续冲压过程中在两个外形剪切工位中容易出现接刀毛刺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续冲压模具中工位间接刀模具结构,能够避免连续外形剪切接刀毛刺的出现,节约了工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设计一种连续冲压模具中工位间接刀模具结构,它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上模部分包括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脱料垫板和脱料板,上模座、上垫板和上夹板依次固定,脱料垫板和脱料板依次固定,下模部分包括下模板、下垫板和下模座,下模板、下垫板和下模座依次固定在一起,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依次按照步距装在上夹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刀与第一切刀接刀的位置向第一切刀方向和料带方向过切。 进一步,所述第二切刀与第一切刀接刀的位置向第一切刀方向过切进去0.15?0.3mm或者15%的料厚。 进一步,所述第二切刀与第一切刀接刀的位置向料带方向过切进去0.15?0.3mm或者15%的料厚。 有益效果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续冲压模具中工位间接刀模具结构,通过在剪切产品外形时对产品进行过切,能够避免连续外形剪切接刀毛刺的出现,节约了工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附图2时本技术中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接刀连接示意图。 附图3是本技术中第二切刀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附图1?3所示,一种连续冲压模具中工位间接刀模具结构,它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上模部分包括上模座1、上垫板2、上夹板3、脱料垫板4和脱料板5,上模座1、上垫板2和上夹板3依次固定,脱料垫板4和脱料板5依次固定,下模部分包括下模板6、下垫板7和下模座8,下模板6、下垫板7和下模座8依次固定在一起,第一切刀9和第二切刀10依次按照步距装在上夹板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刀10与第一切刀9接刀的位置向第一切刀9方向和料带方向过切。 所述第二切刀10与第一切刀9接刀的位置向第一切刀9方向过切进去0.15? 0.3mm或者15%的料厚。 所述第二切刀10与第一切刀9接刀的位置向料带方向过切进去0.15?0.3mm或者15%的料厚。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续冲压模具中工位间接刀模具结构,通过在剪切产品外形时对产品进行过切,能够避免连续外形剪切接刀毛刺的出现,节约了工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权利要求】1.一种连续冲压模具中工位间接刀模具结构,它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上模部分包括上模座(I)、上垫板(2)、上夹板(3)、脱料垫板(4)和脱料板(5),上模座(I)、上垫板(2)和上夹板(3)依次固定,脱料垫板(4)和脱料板(5)依次固定,下模部分包括下模板(6)、下垫板(7)和下模座(8),下模板¢)、下垫板(7)和下模座(8)依次固定在一起,第一切刀(9)和第二切刀(10)依次按照步距装在上夹板(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刀(10)与第一切刀(9)接刀的位置向第一切刀(9)方向和料带方向过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冲压模具中工位间接刀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刀(10)与第一切刀(9)接刀的位置向第一切刀(9)方向过切进去0.15?0.3mm或者15%的料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冲压模具中工位间接刀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刀(10)与第一切刀(9)接刀的位置向料带方向过切进去0.15?0.3mm或者15%的料厚。【文档编号】B21D28/14GK203991902SQ201420320378【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6日 【专利技术者】谢向君, 伍铁忠 申请人:上海鸿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冲压模具中工位间接刀模具结构,它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上模部分包括上模座(1)、上垫板(2)、上夹板(3)、脱料垫板(4)和脱料板(5),上模座(1)、上垫板(2)和上夹板(3)依次固定,脱料垫板(4)和脱料板(5)依次固定,下模部分包括下模板(6)、下垫板(7)和下模座(8),下模板(6)、下垫板(7)和下模座(8)依次固定在一起,第一切刀(9)和第二切刀(10)依次按照步距装在上夹板(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刀(10)与第一切刀(9)接刀的位置向第一切刀(9)方向和料带方向过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向君伍铁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鸿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