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伍必胜专利>正文

一种防爆轮胎及轮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6180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爆轮胎及轮毂,包括外胎、内胎和轮辋,其主要特点是所述外胎与内胎之间设置有气腔室。该气腔室被位于外胎轴向平分面上的环形分隔壁分为外腔和内腔,环形分隔壁的内侧设置有轴向对称的与内胎接触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内部设置有环形钢丝网层,该钢丝网层的中部呈拱形。所述轮辋的外侧设置有轴向对的两个环形肋骨,所述内胎安置于两个环形肋骨之间。所述内胎包括胎体,气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保证轮胎能安全防爆的作用基础上,还特别的考虑到轮胎在缺气状态时行驶的舒适性,行驶里程和速度方面有极大的提高,车辆操作更加安全和稳定。(*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轮,特别涉及一种防暴轮胎及轮毂。可以实现车辆在行驶中防止轮胎被刺破,或者是在意外发生爆胎时而引发交通事故。本技术适用于各种车辆,特别适用于高级轿车。
技术介绍
据有关方面的调查显示全球每年因汽车爆胎引发的交通事故占据其总量的25%,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占据更多。在美国境内,每年就因爆胎导致的车祸意外就超过了2万3000件,少则造成535人丧生。在交通网络不断飞速发展和汽车越来越普及化的今天以及未来,这个数字正在不断上升的趋势。在现有的防爆轮胎产品当中,大多都以加强或加厚轮胎的胎侧,或是在轮辋内安装橡胶支撑圈来达成防爆的目的。在轮胎零压状态下时对车辆的行驶舒适性和行驶里程上受到一定的约束;而且传统的防爆轮胎只能以每小时80km/h的速度行驶200公里。一.轮胎的胎侧加厚或是加强胎侧的防爆轮胎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当胎内在零压状态下行驶时,由于轮胎内已经完全没有了气压来承托车辆的重量,这时完全依靠轮辋两边的边缘压附着轮胎的胎侧来行驶,此时轮胎胎侧的抗绕力已经大大的下降,在较为平坦的铺装路面是可以应付较短的路程行驶。那么如果是发生在崎岖山地、泥泞路面及陡坡弯多的复杂道路行驶时,便不能起到很好的防爆作用了,在这样的道路环境下,车辆要根据复杂的路面及地形作出操控。例如过弯时及上陡坡下陡坡和采取制动等等的操作,特别是在通过转向角度较小的弯道时,由于车辆的惯性产生重心的偏离作用使车辆发生侧滑的现象随时都可能出现,此时缺气的轮胎极容易从轮辋上脱离位置,足以可能引起交通事故的发生。再者就是车辆在上陡坡的时候,如果缺气轮胎是处于驱动轴上行驶时,由于缺气轮胎的胎侧已经没有很好的抗绕能力,完全依靠轮胎的胎圈安装在轮辋的边缘来驱动车辆行驶,如此更会加剧轮胎的磨损及变形和产生高温,而且行驶舒适性也极不理想。二.在轮辋内设置橡胶支撑环的防爆轮胎的缺点与不足在胎内零压的状态下行驶时,完全依靠安装在轮辋内的支撑环来承托车辆的重量,支撑橡胶环直接依附在缺气的轮胎上,由于这时是靠支撑橡胶环来驱动车辆行驶,所以轮胎的缓冲性能已经大大的下降,行驶舒适性很不理想。再者就是这种防爆轮胎的安装及拆卸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防爆轮胎的不足之处,提高汽车的行驶安全系数,充分发挥安全防爆轮胎的特性,为保障车辆的安全行驶,极大的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和生命财产的损失,而提供一种防爆轮胎及轮毂,在完全零压状态下,可以每小时150km/h以上的速度,连续行驶1000公里或更高,而且车辆的行驶及操控性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和不适。本技术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而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爆轮胎及轮毂,包括外胎、内胎和轮辋,其主要特点是所述外胎与内胎之间设置有气腔室,该气腔室被位于外胎轴向平分面上的环形分隔壁分为外腔和内腔,该分隔壁的内侧设置有轴向对称的与内胎接触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内部设置有环形钢丝网层,该钢丝网层的中部呈拱形。上述支撑环的内环面上分布有两个轴向对称的环状梯形凹槽。所述轮辋的外侧设置有轴向对称的两个环形肋骨,所述内胎安置于两个环形肋骨之间。所述内胎包括胎体,气嘴。内胎胎体的外环面上分布有两条轴向对称的,与支撑环的内环面上的两个环状梯形凹槽相配的环状梯形凸台。本技术一种防爆轮胎及轮毂与现有的防爆轮胎产品相比,从内部结构上区分有着完全的不同。传统的防爆轮胎一般都采用加厚或加强胎侧或是在轮辋内安装橡胶支撑环来实现。而且在行驶里程和速度方面有一定的约束,行驶舒适性也不理想。本技术在保证轮胎能够安全防爆的作用基础上,还特别的考虑到轮胎在缺气状态时行驶的舒适性,轮胎即使是在零压的状态下行驶或者是缺气轮胎处于车辆的驱动轴上行驶,对车辆的行驶舒适性也是很理想的,在恶劣的道路上持续行驶也不会对轮胎和车辆有任何影响,行驶里程和速度方面有极大的提高,使车辆操作更加安全和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防爆轮胎及轮毂最佳实施例的剖面图。图2是图1实施例的外胎1的剖面图。图3是图1实施例的外胎1和轮辋3结合说明剖面图。图4是图1实施例的轮辋3说明剖面图。图5是图1实施例的外胎1及轮辋3的剖面图。图6是图1实施例的内胎2的剖面图。图7是图1实施例的内胎2直角剖开的立体图。图8是图1实施例的外胎1的支撑环1B内部钢丝网层1C的剖面图。图9是图1实施例的外胎1的支撑环1B内部钢丝网层1C的平面展开图。图10是图1实施例的整体轮毂的剖面图。图11是图1实施例的整体外胎1、内胎2和轮毂的剖面图。图12是图1实施例的外胎1、内胎2和轮毂局部剖开的立体图。图13是图1实施例处于零压状态时外胎1、内胎2和轮辋3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技术一种防爆轮胎及轮毂,从图1中可以看出,包括含有中心分隔壁1A的外胎1,特殊结构的内胎2,配套专用的轮辋3。所述外胎1与内胎2之间设置有气腔室,并被位于外胎1轴向平分面上的环形分隔壁1A分为外腔Wq和内腔Nq,该分隔壁1A的内侧设置有轴向对称的与内胎2接触的支撑环1B。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环1B的内环面1E上分布有两个轴向对称的环状梯形凹槽1D。所述支撑环1B的内部设置有环形钢丝网层1C,该钢丝网层1C的中部呈拱形。钢丝网层1C的截面图如图8所示,平面图如图9所示。所述内胎2的剖面图如图6所示,包括胎体2A和气嘴2C。该胎体2A的外环面2D上分布有两个轴向对称的,与支撑环1B的内环面1E上的两个环状梯形凹槽1D相配的环状梯形凸台2B。图7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内胎2剖开时的立体较果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防爆轮胎及轮毂的轮辋3的剖面结构图,所述轮辋3的外侧设置有轴向对称的两个环形肋骨3A,该两个环形肋骨3A之间形成了一个U形槽3C,所述内胎2置于两个环形肋骨3A间的U形槽3C内。U形槽3C底环面3C1设有一个圆孔3B,内胎2的气嘴2C置于圆孔3B内。位于外腔Wq的轮辋3壁上安装有外气嘴4A,位于内腔Nq的轮辋3壁上安装有内气嘴4B。图中轮辋3的两边还设置有两个环状凸缘3D,两个环状凸缘3D的外端与两个环形肋骨3A的外端处于同一等高线E。轮辋内侧连接轮辐3E。本技术一种防爆轮胎及轮毂,如图3所示,外胎1安装到轮辋3上时,支撑环1B的内环面1E与轮辋3边缘顶端J处于同一等高线H,或支撑环1B的内环面1E略高于轮辋3边缘顶端J,但最大高出范围不能超过5mm。在安装之前,首先将内胎2放置于轮辋3的U形槽3C之内,内胎2的气门嘴2C从轮辋3的圆孔3B处向外伸出,然后再将外胎1安装于轮辋3上。在内胎2及外胎1都安装到位于轮辋3时,此时各部位相互之间应正常吻合。内胎2外环面2D上的两个环状梯形凸台2B与外胎1支撑环1B内环面1E上的两个环状梯形凹槽1D相吻合;同时内胎2的外环面2D与外胎1的支撑环的内环面1E相吻合;内胎2的内环面2E与轮辋3U形槽3C的底环面3C1相吻合;从图5及图6中可以看到,内胎2中的胎体2A的宽度W与轮辋3的U形槽3C的内侧宽度W1相吻合。使用前将内胎2加入气压,内胎2内的气压应略高于正常轿车轮胎气压的20%-25%。由于内胎2内的气压作用力下与外胎1中的支撑环1B及轮辋3之间紧密的结合,由此外胎1便产生了两个独立的气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爆轮胎及轮毂,包括外胎(1)、内胎(2)和轮辋(3),其特征是:所述外胎(1)与内胎(2)之间设置有气腔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必胜
申请(专利权)人:伍必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