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合器上线装配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60693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9 2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离合器上线装配吊具,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上端具有吊环,下端具有凹陷部,并且所述凹陷部具有侧开口;U形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贴合在所述手柄的下端并固定,所述定位块的开口与所述凹陷部的侧开口贯通,所述定位块的内边缘向着所述凹陷部径向延伸;压板,所述压板安装在所述手柄的侧面并与所述手柄沿平行于所述手柄的轴线的方向滑动配合,当所述压板向上滑动时避让开所述侧开口和所述开口,当所述压板向下滑动时至少部分遮挡所述侧开口和所述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吊具能够避免生产线上进行变速箱装配过程中离合器脱离吊具时与其它部件产生撞击,并容易控制装配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离合器上线装配吊具,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上端具有吊环,下端具有凹陷部,并且所述凹陷部具有侧开口;U形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贴合在所述手柄的下端并固定,所述定位块的开口与所述凹陷部的侧开口贯通,所述定位块的内边缘向着所述凹陷部径向延伸;压板,所述压板安装在所述手柄的侧面并与所述手柄沿平行于所述手柄的轴线的方向滑动配合,当所述压板向上滑动时避让开所述侧开口和所述开口,当所述压板向下滑动时至少部分遮挡所述侧开口和所述开口。本专利技术的吊具能够避免生产线上进行变速箱装配过程中离合器脱离吊具时与其它部件产生撞击,并容易控制装配精度。【专利说明】一种离合器上线装配吊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生产线吊装领域,具体涉及离合器上线装配吊具。
技术介绍
在汽车生产线上,在变速箱装配时,一般需要将离合器吊起后上生产线进行装配。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吊具如图1所示,这些吊具基本上是采用卡爪钩住离合器边缘或者插入离合器上的孔的方式进行起吊。 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首先,无论卡爪钩住离合器边缘还是插入离合器上的孔,在完成起吊后,将离合器与变速箱的其它部件进行装配时,卡爪容易与变速箱其它部件产生干涉,因此卡爪脱离离合器时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离合器撞击变速箱其它部件;其次,虽然理论上讲利用三个卡爪,能够利用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实现离合器起吊过程的平稳,而在实际操作中,卡爪钩住离合器起吊后,由于所钩部位的不确定性,以及离合器外壳边缘的加工精度并不是很高,因此离合器很可能是歪斜的,这就给控制装配精度带来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合器上线装配吊具,该吊具能够避免生产线上进行变速箱装配过程中离合器脱离吊具时与其它部件产生撞击,并容易控制装配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离合器上线装配吊具,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上端具有吊环,下端具有凹陷部,并且所述凹陷部具有侧开口 ;u形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贴合在所述手柄的下端并固定,所述定位块的开口与所述凹陷部的侧开口贯通,所述定位块的内边缘向着所述凹陷部径向延伸;压板,所述压板安装在所述手柄的侧面并与所述手柄沿平行于所述手柄的轴线的方向滑动配合,当所述压板向上滑动时避让开所述侧开口和所述开口,当所述压板向下滑动时至少部分遮挡所述侧开口和所述开口。 优选地,所述压板上开有长孔,定位螺钉穿过所述长孔并紧固到所述手柄上从而限制所述压板的径向运动但允许所述压板轴向滑动。 优选地,上述离合器上线装配吊具还包括紧定螺钉和弹簧、钢球,所述手柄上开有径向通孔,在所述通孔内,所述钢球顶在所述压板上,所述弹簧顶在所述钢球上,所述紧定螺钉封堵所述通孔。 优选地,上述离合器上线装配吊具还包括操作柄,所述操作柄固定在所述手柄上,所述操作柄上设有上升/下降按钮。 优选地,所述定位块为铜质。 优选地,所述定位块的内边缘具有倒角。 优选地,所述定位块的开口尖端为圆弧形。 本专利技术采用U形的定位块,并且定位块的开口与手柄的凹陷部的侧开口贯通,定位块的内边缘向着凹陷部径向延伸,这样,向上推动压板避让开凹陷部的侧开口和U形定位块的开口,能够使U形定位块的内边缘能够卡住离合器的花键轴上的花键退刀槽,而花键部分被容纳在凹陷部中,然后松开压板,压板下滑后遮挡侧开口和开口,防止花键轴脱出,然后就能够进行离合器的起吊。这种起吊结构的优势在于,首先,因为U形定位块卡住的是花键退刀槽,而在变速箱装配时花键轴始终是裸露的并不与其它部件产生干涉,因此U形定位块及整个吊具也不会与其它部件产生干涉,能够在离合器完全就位后再脱开吊具,离合器不会与变速箱其它部件产生碰撞;其次,由于U形定位块卡住的是花键退刀槽,依靠U形形状与退刀槽实现了圆弧状线接触,并且花键轴的制造精度本身就很高,因此离合器就位后装配精度也得到了保证。 进一步地,铜质定位块能够防止吊具损坏离合器。 进一步地,以弹簧顶钢球再定压板的方式,将压板与手柄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了摩擦阻力,提高了实用寿命和操作便捷性。 进一步地,操作并上的上升/下降按钮能够控制吊具起吊,操作人员能够利用双手完成起吊及装配工作,比较便捷。 进一步地,定位块上的倒角、圆弧易于保护花键轴并且能够保证定位块能够顺利进入退刀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离合器上线装配吊具结构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离合器上线装配吊具结构图; 图3是沿图2中的B-B线剖开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一种典型的离合器的剖视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离合器上线装配吊具工作示意图。 上图中标记说明:吊环1、手柄2、凹陷部21、侧开口 22、压板3、长孔31、定位螺钉 4、紧固螺钉5、定位块6、内边缘61、外边缘62、表面63、开口 64、圆弧65、离合器7、花键轴71、退刀槽72、操作柄8、上升/下降按钮81、钢球9、弹簧10、紧定螺钉11。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2、图3,本实施例中的离合器上线装配吊具主要包括:手柄2、定位块6和压板3。为了清晰,图2将手柄2和压板3剖开。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图3中,虽然侧开口 22和凹陷部21并非可见,但图3中仍在对应位置进行了标记。在手柄2的上端具有吊环1,在手柄2的下端具有凹陷部21,并且凹陷部21的外围并不连续,而是具有一个侧开口 22。 从图3更清晰可见,定位块6为U形,并且具有表面63、内边缘61、外边缘62和开口 64。定位块6的表面63贴合在手柄2的下端并通过紧固螺钉5或者焊接、铆接等方式实现定位块6与手柄2的固定。定位块6的开口 64与凹陷部21的侧开口 22贯通,或者说,定位块6的开口与凹陷部21的侧开口 22朝着手柄2的相同侧方向开口。定位块6的内边缘61向着凹陷部21径向延伸一段距离,但并不封闭凹陷部21。 回到图2,可见压板3安装在手柄2的侧面,更具体地,压板3安装在凹陷部21的侧开口 22的相同侧。压板3上开有长孔31,定位螺钉4穿过长孔31并紧固到手柄2上,但是定位螺钉4并不将压板3压死在手柄2上,而是使压板3与手柄2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从而定位螺钉4限制了压板3的径向运动但同时允许压板3沿平行于手柄2的轴线A(非圆形状的中心线在本文中也被称为轴线)的方向具备一定的滑动量。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采用套管作为压板3,套管与手柄2滑动配合,或者采用导轨的方式实现压板3与手柄2的滑动配合,本文不再详细描述。在图2中,压板3下滑,此时压板3部分或者全部遮挡住了侧开口 22和开口 64。图中虽未示出,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象,当上推压板3使压板3上滑后,压板3能够避让开侧开口 22和开口 64。在手柄2上,还开有径向通孔,完成压板3的安装后,在通孔内依次塞入钢球9、弹簧10,最后以紧定螺栓11封堵通孔,从而使得钢球9顶在压板3上,弹簧10顶在钢球9上,这样就将压板3与手柄2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了摩擦阻力,提高了使用寿命和操作便捷性,操作人员在推动压板3时更加省力。在手柄2上还固定有操作柄8,操作柄8上设有上升/下降按钮81,用于控制给吊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合器上线装配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上端具有吊环,下端具有凹陷部,并且所述凹陷部具有侧开口;U形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贴合在所述手柄的下端并固定,所述定位块的开口与所述凹陷部的侧开口贯通,所述定位块的内边缘向着所述凹陷部径向延伸;压板,所述压板安装在所述手柄的侧面并与所述手柄沿平行于所述手柄的轴线的方向滑动配合,当所述压板向上滑动时避让开所述侧开口和所述开口,当所述压板向下滑动时至少部分遮挡所述侧开口和所述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东生朱奇林魏本堂吴成龙王涛赵贺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