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转运吊装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26977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6 2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生产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车身转运吊装辅具。包括沿车身宽度方向布置的横杆,横杆的两端设置钩环,钩环内侧的横杆上设置定位杆,横杆上设置的导向座,定位杆与导向座上开设的导向孔构成滑动配合,定位杆与横杆两者的长度方向一致,定位杆与导向座对称设置两个。通过本辅具连接车身底部强度大的支撑件,吊具通过本辅具对车身实施转运,使得吊具对车身下部受力实施作业,这样车身就不易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汽车生产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车身转运吊装辅具。包括沿车身宽度方向布置的横杆,横杆的两端设置钩环,钩环内侧的横杆上设置定位杆,横杆上设置的导向座,定位杆与导向座上开设的导向孔构成滑动配合,定位杆与横杆两者的长度方向一致,定位杆与导向座对称设置两个。通过本辅具连接车身底部强度大的支撑件,吊具通过本辅具对车身实施转运,使得吊具对车身下部受力实施作业,这样车身就不易变形。【专利说明】车身转运吊装辅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生产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车身转运吊装辅具。
技术介绍
现在汽车生产中,车身转运通常采用吊具对车身上部受力实施转运,由于车身上部强度支撑件少,这样吊具在转运车身过程中就容易使车身产生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转运吊装辅具,该辅具连接于强度支撑件多的车身底部,解决了车身转运中车身易变形的难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身转运吊装辅具,包括沿车身宽度方向布置的横杆,横杆的两端设置钩环,钩环内侧的横杆上设置定位杆,横杆上设置的导向座,定位杆与导向座上开设的导向孔构成滑动配合,定位杆与横杆两者的长度方向一致,定位杆与导向座对称设置两个。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车身转运吊装辅具使用时连接车身底部支撑车身,由于车身底部设置有强度大的支撑件,所以吊装设备连接于车身转运吊装辅具的横杆两端的钩环,横杆于车身底部将其托起实施转运,使得车身受力部位是强度高的车身底部,这样转运过程将不会造成车身变形的现象。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3分别为本技术与车身底部连接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车身转运吊装辅具,包括沿车身宽度方向布置的横杆10,横杆10的两端设置钩环11,钩环11内侧的横杆10上设置定位杆20,横杆10上设置的导向座,定位杆20与导向座上开设的导向孔构成滑动配合,定位杆20与横杆10两者的长度方向一致,定位杆20与导向座对称设置两个。 图2、3中的双点划线所示为车身I。利用本技术进行车身I转运时,是将两定位杆20自车身I的两侧沿导向座上开设的导向孔推移并插入车身I的底部纵梁2上的工艺孔中,实现本辅具与车身I的连接,然后再通过吊具如行车等吊挂住钩环11起吊,便可将车身I转运到适当位置。转运过程中,由于车身I的底部设置有加强部件或部位,受力时仍然能够保持其形状,避免了因转运而造成的车身变形现象。 所述的定位杆20上设置有短凸柱21。短凸柱21是在定位杆20插接方向起限位作用。 所述的定位杆20上邻近钩环11的杆端设置方形的环圈22。 所述的导向座自横杆10中部向两端钩环11方向依次间隔、对称布置包括第一、第二两个导向座30、40,所述的第一导向座30紧贴车身纵梁布置,所述的定位杆20与第一、第二两个导向座30、40上的导向孔、车身纵梁安装孔构成滑动配合。 所述的横杆10上设置支撑板50,支撑板50位于钩环11和第二导向座40之间,定位杆20的杆身置于支撑板50上部边缘处开设开口向上的V或U形缺口处,支撑板50与第二导向座40之间的距离大于短凸柱21与环圈22相邻侧的圈杆之间的距离,垂直于定位杆20杆身的环圈22的圈杆之间的距离大于支撑板50的厚度,短凸柱21与环圈22所在面同面。 上述支撑板50、第一导向座30与定位杆20上的环圈22、短凸柱21相互配合实现定位杆20的定位与和限位作用。具体说明如下:第一导向座30紧贴底部纵梁2布置这样是让本辅具形成与底部纵梁2的卡接,使得吊具吊起本辅具时本辅具相对车身不会出现摆动。支撑板50上的V或U缺口设置方便定位杆20的移动,并且在环圈22处在铅垂方向时供环圈22部位无障碍通过。以图2、4所示的左半部为例,当环圈22上的邻近短凸柱21 —侧的圈杆自图2、4所示的位于支撑板50的左位向右移动到图3所示的右位时,短凸柱21将邻近于第二导向座40位置处,此时沿定位杆20为轴心转动环圈22,使支撑板50上的部分板体穿置于环圈22内,这样就可以确保定位杆20沿其自身长度方向不会任意移动,确保横杆10与车身I之间相对固定,避免转运过程中车身I与本辅具滑脱、掉落。短凸柱21与支撑板50、第二导向座40相互配合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如图4所示,定位杆20向左移动时被支撑板50限位,此时,定位杆20的右端杆端仍位于第一导向座30内,减少频繁对孔的操作,当然环圈22的另一个作用就是作为操作手柄使用,方便定位杆20的移动和转动。第一导向座30也可以设置成与横杆10位置可调式的方案,以适于不规格车身的转运需求。 第一、第二两个导向座30、40至少一个座体上设置紧锁螺钉60,紧锁螺钉60的端头抵靠到定位杆20的杆身上。 在车身I转运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支撑板50与定位杆20上的环圈22所处的配合状态如图3所示,此时可以保证定位杆20不会出现大距离的位移以确保定位杆20与车身的连接状态稳定。一旦出现震动、颠簸可能导致定位杆20上的环圈22所在面位与支撑板50上缺口所在位置重合时,就有可能出现定位杆20的轴向移动,如果定位杆20出现移动并与车身I脱离时,则可能导致车身I与横杆10滑脱分离,造成事故。设置紧锁螺钉60,并且让紧锁螺钉60的端头抵靠到定位杆20的杆身上,限制定位杆20的杆身转动,这样就可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 所述的横杆10为方形管状,第一、第二两个导向座30、40、钩环11及支撑板50位于横杆10上部杆面上,横杆10的下部杆面上设置T型加强杆70,所述的T型加强杆70的翼板贴附在横杆10上且与横杆10的长度方向一致。增设T型加强杆70,确保了横杆10的抗弯强度,横杆10的方形管状结构可以减轻重量。【权利要求】1.一种车身转运吊装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车身宽度方向布置的横杆(10),横杆(10)的两端设置钩环(11),钩环(11)内侧的横杆(10)上设置定位杆(20),横杆(10)上设置的导向座,定位杆(20)与导向座上开设的导向孔构成滑动配合,定位杆(20)与横杆(10)两者的长度方向一致,定位杆(20)与导向座对称设置两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转运吊装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杆(20)上设置有短凸柱(2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转运吊装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杆(20)上邻近钩环(11)的杆端设置方形的环圈(22)。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转运吊装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座自横杆(10)中部向两端钩环(11)方向依次间隔、对称布置包括第一、第二两个导向座(30、40),所述的第一导向座(30)紧贴车身纵梁布置,所述的定位杆(20)与第一、第二两个导向座(30、40)上的导向孔、车身纵梁安装孔构成滑动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转运吊装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杆(10)上设置支撑板(50),支撑板(50)位于钩环(11)和第二导向座(40)之间,定位杆(20)的杆身置于支撑板(50)上部边缘处开设开口向上的V或U形缺口处,支撑板(50)与第二导向座(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转运吊装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车身宽度方向布置的横杆(10),横杆(10)的两端设置钩环(11),钩环(11)内侧的横杆(10)上设置定位杆(20),横杆(10)上设置的导向座,定位杆(20)与导向座上开设的导向孔构成滑动配合,定位杆(20)与横杆(10)两者的长度方向一致,定位杆(20)与导向座对称设置两个。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林蒋红娅许立国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