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19961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辅具,具体说涉及一种用于在模具上标注产品批号标识的辅具。一种模具辅具,包括内模,内模上套设有外模,外模和内模的同侧端面上分别设有月份和年份标记。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设有月份和年份标记的辅具,辅具直接固定在模具的上模或下模上,在合模的时候直接与模具一起成型,这样不受产品大小的限制,而且对模具及产品的外观没有影响,在压制产品的同时就将产品标号同时成型,省时省力。(*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辅具,具体说涉及一种用于在模具上标注产品批号标识的辅具。
技术介绍
一般在模具生产出来的产品上都要打上产品批号标识,通常是在模具压制成型后采用点打方式对产品进行批号标识,这种点打方式不仅受产品大小的限制,而且对模具、产品外观和质量也有影响,同时需要在成型后再采用人工方式进行,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模具辅具,该辅具不受产品大小限制,省时省力,同时不影响模具及产品的外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辅具,包括内模,内模上套设有外模,外模和内模的同侧端面上分别设有月份和年份标记。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通过采用设有月份和年份标记的辅具,辅具直接固定在模具的上模或下模上,在合模的时候直接与模具一起成型,这样不受产品大小的限制,而且对模具及产品的外观没有影响,在压制产品的同时就将产品标号同时成型,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外模除去半模后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模具辅具,包括内模20,内模20上套设有外模10,外模10和内模20的同侧端面上分别设有月份11和年份21标记。所述的辅具一般直接固定在上模或下模上,或是选择在非装饰面上,其印有月份11和年份21标记的端面与上模的下平面或下模的上平面相平齐,这样上、下模在合模压制产品的同时就将月份11和年份21的标记直接印制在产品上,不需要等产品成型后再采用原始的点打方式对产品进行批号标识,节省了时间,而且不会受产品大小的限制,同时对模具和产品外观及质量也没有影响。所述的月份11和年份21标记呈凸状或凹状。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月份11和年份21的标记可以设置成凸状或凹状,凸状标记可以适用于冲压模具,凹状标记可以适用于注塑模具,简单实用。如图2、图3所示,外模10和内模20构成转动配合,具体地说就是内模20上印有-->年份标记,外模10上印有月份标记,外模10和内模20构成转动配合,在针对某个年份的具体某个月份时,可以转动外模10或内模20来进行调整;外模10和/或内模20的一侧端面上设有凹部30,所述的凹部30呈箭头状,具体地说就是在外模10和/或内模20的相同一侧的端面上设有凹部30,凹部30可以直接选择在设有月份11和年份12标记的端面上设置,具体说设置在内模20上,这样便于工具插入凹部来对外模10和内模20进行旋转,作为更优选的方案,将凹部30设成箭头状,这样箭头所指向的月份为生产的月份,同时也便于平口螺丝刀等工具插入凹部30来进行旋转。外模10和内模20不设置成转动配合也是可以的,只不过需要每个月更换一次,而转动配合则是每年更换一次。如图3所示,所述的外模10整体呈柱状,为分体结构,由二个半模对合而成。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将外模设置成分体结构,这样在更换设有年份21标记的内模时,便于拆装。具体说内模20呈截面为工字形的柱状体,所述的外模10内部设有与内模20截面形状相吻合的台阶孔,这样两者在构成转动配合的同时,还起到一个限位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模(20),内模(20)上套设有外模(10),外模(10)和内模(20)的同侧端面上分别设有月份(11)和年份(21)标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模(20),内模(20)上套设有外模(10),外模(10)和内模(20)的同侧端面上分别设有月份(11)和年份(21)标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月份(11)和年份(21)标记呈凸状或凹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辅具,其特征在于:外模(10)和内模(20)构成转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树文丁保国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星通橡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