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部的加工方法以及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08853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5 18:24
防止被加工物(19a)的螺纹部的导程因加工中的被加工物(19a)的热膨胀的影响而产生不一致。由测定构件(13)测定加工中的被加工物(19a)的关于轴方向的热膨胀量,从其测定结果得到关于加工中的被加工物(19a)的热膨胀量的履历信息,由控制装置(17a)根据加工完的被加工物(19a)的热膨胀量的履历信息,决定相对于下一个应加工的被加工物(19a)的旋转驱动轴(11)的相对旋转的速度或轴方向进给装置(16a)的进给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防止被加工物(19a)的螺纹部的导程因加工中的被加工物(19a)的热膨胀的影响而产生不一致。由测定构件(13)测定加工中的被加工物(19a)的关于轴方向的热膨胀量,从其测定结果得到关于加工中的被加工物(19a)的热膨胀量的履历信息,由控制装置(17a)根据加工完的被加工物(19a)的热膨胀量的履历信息,决定相对于下一个应加工的被加工物(19a)的旋转驱动轴(11)的相对旋转的速度或轴方向进给装置(16a)的进给速度。【专利说明】 螺纹部的加工方法以及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在杆状或管状的被加工物形成螺纹部(螺旋构造)的螺纹部的加工方法以及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用于在付与车辆的操控轮舵角时,谋求减轻方向盘的操作所需要的力的装置,广泛使用动力转向装置。作为辅助动力源使用电动马达的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也已经普及。在该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装入减速机,但是,作为该减速机,一般使用具有大的导程角,关于动力的传递方向具有可逆性的蜗杆减速机。 图4以及图5表示日本特开2009-72841号公报记载的以往的蜗杆减速机的I例。该蜗杆减速机被配置在固定于电动马达I的蜗杆减速机用的壳体2的内侧,具备在轴方向中间部形成有蜗杆齿3的蜗杆4、与蜗杆齿3啮合的蜗轮5。蜗杆4由外嵌在轴方向两端部的I对滚珠轴承6旋转自由地支撑在壳体2的内侧,并且,蜗杆4的一端部(图4的左端部)与电动马达I的输出轴7连接,据此,蜗杆4可旋转驱动。 蜗轮5被旋转自由地配置在壳体2的内侧,并且被配置成蜗轮5的旋转中心轴相对于蜗杆4成为扭转的位置。通过形成在蜗轮5的外周缘部分的齿部8和蜗杆齿3啮合,可进行蜗杆4和蜗轮5之间的旋转力的传递。蜗轮5被外嵌固定在转向轴9的中间部。通过这样的结构,由电动马达I产生的旋转驱动力可经蜗杆4和蜗轮5向转向轴9传递。 但是,这样的蜗杆的蜗杆齿等的螺纹部(螺旋构造)通过对杆状的被加工物的外周面或者管状的被加工物的外周面或内周面实施切削加工或者磨削加工而被形成。作为这样的螺纹部,除蜗杆的蜗杆齿外,还有构成滚珠丝杠装置的滚珠丝杠杆的滚珠丝杠槽、螺母的阴螺纹部等。 图6表示日本特开平9-323218号公报记载的用于在杆状部件的外周面形成螺纹槽的以往的螺纹部的磨削加工装置的I例。该磨削加工装置具备第I驱动装置10、旋转驱动轴11、把持部12、测定构件13、加工工具14、第2驱动装置15、轴方向进给装置16、控制装置17。 第I驱动装置10由伺服马达构成,被载置在进给台18的上面的一方侧。进给台18以可通过轴方向进给装置16在被加工物19的轴方向位移的状态被具备。另外,在未预先提及的情况下,轴方向是指被加工物的轴方向。旋转驱动轴11被第I驱动装置10旋转驱动。把持部12被设置在旋转驱动轴11的前端,能够将被加工物19的一端固定成与旋转驱动轴11同心且可一体地旋转的状态。 测定构件13被配置在进给台18的上面的另一方侧。测定构件13具备尾座20,并且,被构成在使尾座20的前端与被加工物19的另一端抵接的状态下,可测定加工中的被加工物19的向轴方向的热膨胀量。测定构件13的具体的构造如日本特开平9-323218号公报记载的那样是公知的,因此,省略其说明。 加工工具14由磨石构成,对被加工物19的外周面进行加工。第2驱动装置15由伺服马达构成,使轴方向进给装置16驱动。轴方向进给装置16由进给丝杠机构构成,被第2驱动装置15驱动,使进给台18在轴方向位移。这样,通过使进给台18在轴方向位移,可使加工工具14和被加工物19在轴方向相对位移。再有,控制装置17通过控制第I驱动装置10以及第2驱动装置15,控制旋转驱动轴11的旋转速度以及轴方向进给装置16的进给速度,即、加工工具14和被加工物19的轴方向的相对位移的速度。 这样的磨削加工装置通过由第I驱动装置10,使旋转驱动轴11以及被加工物19旋转,由第2驱动装置15,使加工工具14和被加工物19在轴方向相对位移,可在被加工物19的外周面形成螺纹槽。 但是,在由这样的磨削加工装置进行螺纹部的加工时,伴随着加工中的被加工物19的温度上升,被加工物19热膨胀。这样的热膨胀成为使在形成在被加工物19上的螺纹部的导程产生不一致的原因。具体地说,若在以使被加工物19的相对于加工工具14的旋转速度以及向轴方向的进给速度为一定的状态进行加工的情况下,比较形成在加工的前半部的螺纹部的导程和形成在后半部的螺纹部的导程,则还是热膨胀量大的形成在加工的后半部的螺纹部的导程小。换言之,与热膨胀量的大小无关而以一定的导程形成的螺纹部,越是形成在热膨胀的量大的部分的螺纹部的导程在热膨胀收缩的状态下越小。 对此,该磨削加工装置被构成为在加工中,将由测定构件13测定的表示被加工物19的热膨胀量的信号经放大器21向控制装置17传输,控制装置17根据从测定构件13传输来的信息,算出第I驱动装置10的驱动力(旋转驱动轴11的旋转速度)以及第2驱动装置15的驱动力(轴方向进给装置16的进给速度)的校正值,并且,将根据该校正值算出的新的指令(驱动量)向第I驱动装置10以及第2驱动装置15反馈。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能够根据在加工中测定的被加工物19的热膨胀量,实时校正针对被加工物19的加工条件,所以,防止形成在被加工物19上的螺纹部的导程产生不一致。 但是,在该磨削加工装置中,虽然具有抑制形成在像滚珠丝杠杆那样全长长、加工时间长的被加工物的外周面上的螺纹部的导程在加工的前半部和后半部不同的情况的效果,但是,在以全长短、加工时间短的被加工物为对象的情况下,存在不一定能有效且稳定地进行反馈控制的可能性。例如,在为像蜗杆等那样轴方向的尺寸比较小,加工时间短的被加工物的情况下,为了将在该被加工物的加工的前半部和后半部,形成在该被加工物的外周面上的螺纹部的导程不同的程度抑制得小,有必要进行高速、高精度的反馈控制。 但是,在以这样的加工时间短的被加工物为对象的实时的反馈控制的情况下,用于反馈控制的测定值的误差或者混入该测定值的噪音等对加工条件的影响变大,存在进行有效的反馈控制困难的情况。因此,为了通过这样的反馈控制得到足够的效果,需要高价的设备(测定装置、构成控制装置的CPU、驱动装置等)。另外,图6所示的加工装置为磨削加工用,但是,在切削加工的情况下,由于与磨削加工相比,加工速度快,所以,每个被加工物的加工时间变短,存在产生相同的问题的可能性。为此,在切削加工用的加工装置中,为了有效且稳定地进行反馈控制,也需要高价的设备。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7284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323218号公报 本专利技术借鉴了上述那样的情况,以低成本提供一种即使在进行加工时间短的加工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因加工中的被加工物的热膨胀的影响,使螺纹部的导程在每个被加工物不一致的螺纹部的加工方法以及加工装置为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螺纹部的加工方法涉及用于通过使杆状或管状的被加工物和加工工具相对旋转,且关于轴方向相对位移,而在该被加工物的外周面或内周面形成螺纹部的加工方法。尤其是本专利技术的螺纹部的加工方法具备由测定构件测定加工中的被加工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纹部的加工方法,所述螺纹部的加工方法通过使杆状或管状的被加工物和加工工具相对旋转,且在轴方向相对位移,而在该被加工物的外周面或内周面形成螺纹部,其特征在于,通过测定构件,测定加工中的被加工物的关于轴方向的热膨胀量,从其测定结果得到关于该加工中的被加工物的热膨胀量的履历信息,根据该热膨胀量的履历信息,决定针对下一个应加工的被加工物的前述相对旋转的速度或前述相对位移的速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村隆近藤祯晃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