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放线组合型气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87864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剪放线组合型气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体,所述气缸体上设有第一进气口及第一进气通道、第二进气口及第二进气通道,所述气缸体内设有剪线活塞缸和放线活塞缸,所述剪线活塞缸和放线活塞缸内分别设置剪线活塞杆、对剪线活塞杆复位的复位件、放线活塞杆及对放线活塞杆复位的复位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独立剪、放线活塞杆作用于多色调线喂纱机构,可迅速、平稳地实现剪线和放线动作,进一步保证了多色调线喂纱机构各个剪、放线动作的快速性、统一性,极大提高了多色调线喂纱机构的准确性和多样性,可以有效地实现全自动数控自动化单式、复式剪线及放线操作,使织物具有在多种组织时的色彩变化,提升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剪放线组合型气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体,所述气缸体上设有第一进气口及第一进气通道、第二进气口及第二进气通道,所述气缸体内设有剪线活塞缸和放线活塞缸,所述剪线活塞缸和放线活塞缸内分别设置剪线活塞杆、对剪线活塞杆复位的复位件、放线活塞杆及对放线活塞杆复位的复位件。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独立剪、放线活塞杆作用于多色调线喂纱机构,可迅速、平稳地实现剪线和放线动作,进一步保证了多色调线喂纱机构各个剪、放线动作的快速性、统一性,极大提高了多色调线喂纱机构的准确性和多样性,可以有效地实现全自动数控自动化单式、复式剪线及放线操作,使织物具有在多种组织时的色彩变化,提升品质。【专利说明】剪放线组合型气缸
本技术涉及一种针织机用气缸,尤其涉及一种剪放线组合型气缸。
技术介绍
现有针织圆纬编机上的多色调线喂纱机构通常采用机械固定传动的方式来达到 剪放线功能的实现。机械固定传动结构通常增加一个中间转臂,而中间转臂与安装墙板的 装配松紧直接影响传动的稳定性,再有,中间转臂的旋转传动改变着作用力的原始方向,造 成传动能量的偏大。另外,增加的中间转臂的环节也无法满足多色喂纱机构所需的剪放线 灵敏,快捷。对针织纬编机的整体工作性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剪放线组合型 气缸,采用气缸控制多色调线喂纱机构上的剪线、放线动作,较机械式来说能够提高更为快 速、方便、稳定的动作指令,确保多色调线喂纱机构动作的精确性和恒定性,进而提高织物 质量。 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剪放线组合型气 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体,所述气缸体上设有第一进气口及第一进气通道、第二进气口及 第二进气通道,所述气缸体内设有剪线活塞缸和放线活塞缸,所述剪线活塞缸和放线活塞 缸内分别设置剪线活塞杆、对剪线活塞杆复位的复位件、放线活塞杆及对放线活塞杆复位 的复位件。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 述的对剪线活塞杆复位的复位件为套置在剪线活塞杆上的复位簧。 所述的对放线活塞杆复位的复位件为气压腔,所述气压腔设置在放线活塞缸的底 部。 所述剪线活塞杆和放线活塞杆上都设有分别与剪线活塞缸和放线活塞缸密封配 合的方形密封圈。 所述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并排设置。 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入口和气压腔分别位于相应方形密封圈的两侧。 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改现有的机械固定传动式控制剪放线为气缸控制, 通过独立剪、放线活塞杆作用于多色调线喂纱机构,可迅速、平稳地实现剪线和放线动作, 进一步保证了多色调线喂纱机构各个剪、放线动作的快速性、统一性,消除了多色调线喂纱 机构剪、放线过程中不及时、稳定性差等现象,极大提高了多色调线喂纱机构的准确性和多 样性,可以有效地实现全自动数控自动化单式、复式剪线及放线操作,使织物具有在多种组 织时的色彩变化,提升品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复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剪线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放线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中缸体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剪放线组合型气缸,如图1-图4所示,它包括气缸体1,所述气缸体1上 设有第一进气口 6及第一进气通道7、第二进气口 9及第二进气通道8,所述气缸体1内设 有剪线活塞缸和放线活塞缸,所述剪线活塞缸和放线活塞缸内分别设置剪线活塞杆2、对剪 线活塞杆2复位的复位件、放线活塞杆3及对放线活塞杆3复位的复位件。所述第一进气 口 6和第二进气口 9并排设置。所述第二进气通道8的入口和气压腔10分别位于相应方 形密封圈5的两侧。 具体来说,所述的对剪线活塞杆2复位的复位件为套置在剪线活塞杆2上的复位 簧4。所述的对放线活塞杆3复位的复位件为气压腔10,所述气压腔10设置在放线活塞缸 的底部。放线时,放线活塞杆3左移压缩气压腔10使气压腔10内压强增大,当第二进气口 9放气使,气压腔10内的压强得到释放,使放线活塞杆3复位。 为了顺利推动剪线活塞杆2和放线活塞杆3,所述剪线活塞杆2和放线活塞杆3上 都设有分别与剪线活塞缸和放线活塞缸密封配合的方形密封圈5,使剪线活塞杆2和放线 活塞杆3的两侧分别形成密封独立的空间。 如图2所示,剪线时,压力气体从第一进气口 6进入气缸体1,使剪线活塞杆2克服 剪线活塞杆上的复位簧4的弹力作用,向右移动,剪线活塞杆2推出,进而推动多色调线喂 纱机构的剪刀实现剪线;反之,当剪纱动作完成时,第一进气口 6排气,剪线活塞杆2左侧失 去压力,剪线活塞杆2在剪线活塞杆复位弹簧4的弹力作用下,向左移动复位。从而实现调 线喂纱机构的剪线功能。 如图3所示,放线时,压力气体从第二进气口 9进入气缸体1,使放线活塞杆3克服 气压腔10气压的反作用力,向气缸左端方向移动,从而拉动多色调线喂纱机构的的剪刀实 放线喂纱;反之,当放线动作完成时,通过第二进气口 9排气,同时,放线活塞杆3在气压腔 10的气压作用下,向右移动复位。从而实现调线喂纱机构的放线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上述 实施例中,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 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 剪放线组合型气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体(1 ),所述气缸体(1)上设有第一进气口 (6)及第一进气通道(7)、第二进气口(9)及第二进气通道(8),所述气缸体(1)内设有剪线 活塞缸和放线活塞缸,所述剪线活塞缸和放线活塞缸内分别设置剪线活塞杆(2)、对剪线活 塞杆(2)复位的复位件、放线活塞杆(3)及对放线活塞杆(3)复位的复位件。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放线组合型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剪线活塞杆(2)复 位的复位件为套置在剪线活塞杆(2)上的复位簧(4)。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剪放线组合型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放线活塞杆 (3)复位的复位件为气压腔(10),所述气压腔(10)设置在放线活塞缸的底部。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剪放线组合型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剪线活塞杆(2)和放线 活塞杆(3)上都设有分别与剪线活塞缸和放线活塞缸密封配合的方形密封圈(5)。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剪放线组合型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口(6)和第二 进气口(9)并排设置。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剪放线组合型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8)的入 口和气压腔(10)分别位于相应方形密封圈(5)的两侧。【文档编号】D05B65/00GK203904649SQ201420362961【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日 【专利技术者】吴建卫 申请人:泉州佰源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剪放线组合型气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体(1),所述气缸体(1)上设有第一进气口(6)及第一进气通道(7)、第二进气口(9)及第二进气通道(8),所述气缸体(1)内设有剪线活塞缸和放线活塞缸,所述剪线活塞缸和放线活塞缸内分别设置剪线活塞杆(2)、对剪线活塞杆(2)复位的复位件、放线活塞杆(3)及对放线活塞杆(3)复位的复位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卫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佰源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