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缝纫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切线机构的缝纫机。
技术介绍
缝纫机具有利用上轴旋转的力来切断缝线的切线机构。日本特许公开2008年第229082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在针板的下侧具有切线机构的缝纫机,该切线机构包括可动刀和固定刀。该缝纫机用连杆机构驱动可动刀,从而切断缝线。连杆机构用于将上轴旋转的力传递到可动刀。连杆机构具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第一连杆在支柱部内沿上下方向延伸,伴随上轴的旋转而在其延伸方向上移动。第二连杆在机座部内沿前后方向延伸,伴随第一连杆的移动而在其延伸方向上移动。第三连杆与可动刀相连接,伴随第二连杆的移动而驱动可动刀。可动刀与固定刀协作而切断缝线。上述缝纫机需要在机座部内确保用于配置第二连杆的较大的空间。因此,第二连杆有时会制约机座部内的其他机构(例如送布机构)的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该缝纫机即使具有利用上轴旋转的力来切断缝线的切线机构,对机座部内的其他机构的配置上的制约也较小。技术方案I的缝纫机包括:机座部;支柱部,其自作为上述机座部的一端部的第一端部朝上方延伸;机臂部,其自上述支柱部的上端与上述机座部相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其包括:机座部(2);支柱部(3),其自作为上述机座部的一端部的第一端部朝上方延伸;机臂部(4),其自上述支柱部的上端与上述机座部相对地延伸,在内部具有上轴(6);切线刀(16),其配置于作为上述机座部的另一端部的第二端部且是针板(12)的下侧的位置,用于切断缝线;以及连杆机构(20),其用于将上述上轴旋转的力传递到上述切线刀;该缝纫机(1)的特征在于,上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21),其在上述支柱部内沿上下方向延伸,伴随上述上轴的旋转而在该第一连杆的延伸方向上移动;以及第二连杆(22),其自上述第一连杆的下端侧与上述机座部平行地延伸至上述切线刀侧,伴随上述第 ...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3.28 JP 2013-0698261.一种缝纫机,其包括: 机座部(2); 支柱部(3),其自作为上述机座部的一端部的第一端部朝上方延伸; 机臂部(4),其自上述支柱部的上端与上述机座部相对地延伸,在内部具有上轴(6);切线刀(16),其配置于作为上述机座部的另一端部的第二端部且是针板(12)的下侧的位置,用于切断缝线;以及 连杆机构(20),其用于将上述上轴旋转的力传递到上述切线刀; 该缝纫机(I)的特征在于, 上述连杆机构包括: 第一连杆(21),其在上述支柱部内沿上下方向延伸,伴随上述上轴的旋转而在该第一连杆的延伸方向上移动;以及 第二连杆(22),其自上述第一连杆的下端侧与上述机座部平行地延伸至上述切线刀侦牝伴随上述第一连杆的移动而在该第二连杆延伸方向上移动; 上述切线刀伴随上述第二连杆的移动而进行动作; 上述机座部具有连 杆配置部(921),该连杆配置部在上述机座部的外侧下侧面自上述第一端部侧延伸至上述第二端部侧,用于配置上述第二连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缝纫机在上述机座部的内部具有驱动梭子(11)的下轴(7); 上述机座部包括: 第一机座部(8),其配置于上述支柱部的下侧部分,在内部具有与上述下轴相连接的齿轮(10); 第二机座部(9),其自上述第一机座部朝向上述第二端部侧与上述机臂部相对地延伸; 壁部(96),其在上述第一机座部和上述第二机座部之间的连接部分将上述第一机座部和上述第二机座部之间隔离开来;以及 轴孔(97),其贯通上述壁部,且具有能够供上述下轴穿过的直径; 上述下轴从上述轴孔中通过,而在上述第一机座部的内部和上述第二机座部的内部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连杆呈沿着该第二连杆的延伸方向以一条直线状延伸的棒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上...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