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铸造变速箱壳体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68622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铸造变速箱壳体的模具,其包括定模、动模和分模驱动装置,所述定模和所述动模合模形成铸件型腔,所述分模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定模下方,所述分模驱动装置上设有若干根用于将所述动模顶起以与所述定模分离的第一顶杆,所述定模对应于所述铸件易变形的位置设有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设置在所述定模底部,且所述定模和/或所述动模对应所述铸件的变形位置的拔模倾角与所述铸件的形变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顶出机构对变速箱壳体铸件因抱紧力变形有很好的改善效果,且通过改变脱模角度,能有效降低变形量,进而降低铸件的次品率,提高生产效率,且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及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铸造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铸造变速箱壳体的模具,该模 具能改善变速箱在铸造时的变形缺陷。 一种用于铸造变速箱壳体的模具
技术介绍
压铸业是汽车工业的重要支撑工业之一,近年来汽车业的迅速发展,加上汽车轻 量化的发展趋势,带动了压铸市场的急剧过大。目前压铸产业中心逐步向中国转移,国内铝 压铸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对于自动变速箱壳体而言,其一般采用的铸造材料是铝合金锭(ADC12),模具材料 为国产H13钢,所采用的压铸设备为1600T冷室压铸机,整个压铸过程为全自动化工艺。但 是在铸造过程中,由于模具设计不合理,铸造的产品很容易出现局部变形,不良品率基本在 15%左右,不仅严重影响了铸件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也浪费了较多的加工成本。 鉴于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用于铸造变速箱壳体的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用于铸造变速箱壳体的模具由于结 构设计不合理,脱模能力较差,容易使铸件产生变形,进而严重影响铸件质量和生产效率, 且加工成本较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种用于铸造变速箱壳体的模具,其包括定模、动模和分模驱动装置,所述定模和 所述动模合模形成铸件型腔,所述分模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定模下方,所述分模驱动装置 上设有若干根用于将所述动模顶起以与所述定模分离的第一顶杆,所述定模对应于所述铸 件易变形位置设有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设置在所述定模底部,且所述定模和/或所述 动模对应所述铸件易变形位置的拔模倾角与所述铸件的形变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顶出机构包括与所述铸件易变形位置对应的推板;设置在所述推板 的背向所述铸件一侧的弹性销固定板,所述弹性销固定板上设有固定板螺丝、弹性销和弹 簧;以及一端固定连接到推板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弹性销固定板后与所述顶出机构连接的 顶杆和复位杆。 进一步地所述顶出机构为所述分模驱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动模和/或所述定模的与所述铸件易变形位置对应处设有滑块,所 述滑块抵靠所述铸件本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本技术通过在铸件易变形位置增加顶出机构,对铸件因抱紧力变形有很好的 改善效果;另外,通过改变脱模角度,进而可以改变铸件的变形方向,而在此处设置滑块,并 使滑块压紧铸件,使铸件受到变形方向相反的阻力,则有效阻止了铸件变形,因此本实用新 型所述的用于铸造变速箱壳体的模具能够使铸件的变形量明显减少,降低产品不良率,降 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模具的动模和定模合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顶出机构安装在定模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顶出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的顶出机构的侧视图; 其中:1.动模,2.定模,3.顶出机构,31.推板,32.弹性销固定板,33.固定板螺 丝,34.弹簧,35.弹性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为符合本技术的一种用于铸造变速箱壳体的模具,其包括 动模1、定模2和分模驱动装置,所述分模驱动装置用于将所述动模1与所述定模2分离或 闭合,所述定模2和所述动模1合模形成铸件型腔,所述分模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定模1下 方,所述分模驱动装置上设有若干根用于将所述动模1顶起以与所述定模2分模的第一顶 杆,所述定模2的对应于所述铸件易变形的位置设置有顶出机构3,所述顶出机构3设置在 所述定模2的底部,所述定模2对应所述铸件易变形位置的拔模倾角与所述铸件的形变方 向相反。当然,所述拔模倾角也可以设置在动模1上,或者是在动模1与定模2上均设置有 拔模倾角,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同时 本实施例所述的易变形位置由变速箱壳体的具体构造决定,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识, 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出机构3包括与所述铸件易变形位置对应的推板31 ;设置在 所述推板31的背向所述铸件一侧的弹性销固定板32,所述弹性销固定板32上设有固定板 螺丝33、弹性销35和弹簧34 ;以及一端固定连接到推板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弹性销固定板 32后与所述顶出机构3连接的顶杆和复位杆。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出机构3为所述分模驱动装置,也即所述分模驱动装置不仅 驱动所述动模1与所述定模2分合模,同时也能驱动所述顶出机构3顶出铸件。当然,在其 它实施例中,所述顶出机构3也可以设有独立的驱动装置来驱动所述顶杆动作,以免与所 述分模驱动装置产生干涉。 为了进一步防止铸件产生变形,在所述动模1或所述定模2的与铸件变形位置对 应的位置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抵靠所述铸件本体,通过所述滑块的抵触作用,进而更能减小 所述铸件的变形量。 本实施例通过在铸件易变形位置增加顶出机构,对铸件因抱紧力变形有很好的改 善效果;另外,通过改变脱模角度,进而可以改变铸件的变形方向,而在此处设置滑块,并使 滑块压紧铸件,使铸件受到变形方向相反的阻力,则有效阻止了铸件变形,因此本实施例所 述的用于铸造变速箱壳体的模具能够使铸件的变形量明显减少,降低产品不良率,降低生 产成本,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创 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创造 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铸造变速箱壳体的模具,其包括定模、动模和分模驱动装置,所述定模和所述动模合模形成铸件型腔,所述分模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定模下方,所述分模驱动装置上设有若干根用于将所述动模顶起以与所述定模分离的第一顶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对应于所述铸件易变形位置设有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设置在所述定模底部,且所述定模和/或所述动模对应所述铸件易变形位置的拔模倾角与所述铸件的形变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铸造变速箱壳体的模具,其包括定模、动模和分模驱动装置,所述定模和所 述动模合模形成铸件型腔,所述分模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定模下方,所述分模驱动装置上 设有若干根用于将所述动模顶起以与所述定模分离的第一顶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对 应于所述铸件易变形位置设有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设置在所述定模底部,且所述定模 和/或所述动模对应所述铸件易变形位置的拔模倾角与所述铸件的形变方向相反。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铸造变速箱壳体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志强徐军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永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