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55324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在打开滑门之后打开摆门时的作业效率的车门构造。车门构造(1)具有:滑门(6),其开闭车身(2)的后部门开口部的前侧区域;摆门(7),其与滑门(6)一起开闭后部门开口部的后侧区域;摆门锁定机构(27),其在摆门(7)全闭时相对于车身(2)锁定摆门(7);以及摆门锁定解除机构(60),其在检测到滑门(6)处于全开状态时,解除摆门(7)相对于车身(2)的锁定。摆门锁定解除机构(60)具有:转动杆(38),其可转动地安装于摆门(7),并与被中间滑道(17)引导的引导体(18)卡合;以及缆绳(39),其连接该转动杆(38)与摆门锁定机构(27)的锁定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在打开滑门之后打开摆门时的作业效率的车门构造。车门构造(1)具有:滑门(6),其开闭车身(2)的后部门开口部的前侧区域;摆门(7),其与滑门(6)一起开闭后部门开口部的后侧区域;摆门锁定机构(27),其在摆门(7)全闭时相对于车身(2)锁定摆门(7);以及摆门锁定解除机构(60),其在检测到滑门(6)处于全开状态时,解除摆门(7)相对于车身(2)的锁定。摆门锁定解除机构(60)具有:转动杆(38),其可转动地安装于摆门(7),并与被中间滑道(17)引导的引导体(18)卡合;以及缆绳(39),其连接该转动杆(38)与摆门锁定机构(27)的锁定部件。【专利说明】车门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滑动开闭式的滑门和摆动开闭式的摆门的车门构造。
技术介绍
作为现有的车门构造,公知有例如日本特开2011-46271号公报中所记载的车门 构造。日本特开2011-46271号公报中所记载的车门构造具备:开闭后部门开口部的前侧 区域的滑门和与滑门一起开闭后部门开口部的后侧区域的摆门;设置于滑门的外表面且用 于对滑门进行开闭操作的外把手;设置于滑门的内表面且用于对滑门进行开闭操作的内把 手;设置于摆门的前缘部且用于对摆门进行开闭操作的开闭把手。滑门经由滑动机构在车 身的前后方向滑动移动。摆门在与滑门重叠的状态下,经由铰链机构相对于车身转动。另 夕卜,车门构造具备在摆门处于全闭的状态时将摆门与车身连结(锁定)的摆门开闭限制机 构。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S卩,为解除摆门与车身的锁定需要通过操 作开闭把手来打开摆门。因此,在打开滑门之后要打开摆门时,需要从外把手或内把手换持 开闭把手,从而会降低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打开滑门之后要打开摆门时的作业效率的车门 构造。 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的车门构造,具备:滑门,其对设置于车身的侧部或后部的门开口 部的一部分区域进行开闭;以及摆门,其与滑门一起开闭上述门开口部的另一部分区域,所 述车门构造的特征在于,具备:滑门用把手,其设置于滑门,用于对滑门进行开闭操作;锁 定机构,其在摆门处于全闭状态时,将摆门相对于车身锁定;以及锁定解除机构,其在检测 到滑门处于全开状态时,解除摆门相对于车身的锁定。 如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的车门构造,在摆门相对于车身处于锁定的状态下,在 通过操作滑门用把手打开滑门时,若检测到滑门的全开状态,则可以通过解除摆门相对于 车身的锁定来打开摆门。因此,在打开滑门之后要打开摆门时,不需要换持滑门用把手,所 以能够提高作业效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具备滑门开闭限制机构,其在滑门变为全开状态之前, 限制滑门的开闭动作。在这种情况下,在滑门变为全开状态之前的阶段,能够保持固定滑门 的位置。因此,在不开闭摆门而仅开闭滑门进行操作的情况下较为有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形成为,在车身设置有沿滑门的开闭方向延伸的第一滑 道,在摆门设置有沿滑门的开闭方向延伸的第二滑道,在滑门设置有被第一滑道引导的第 一引导体和被第二滑道引导的第二引导体,滑门开闭限制机构是设置于第一滑道以及第二 滑道的至少一方、相对于滑门的开闭方向约束第一引导体以及第二引导体的至少一方的滚 子的多个突起部。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滑门开闭限制机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形成为,锁定机构具有:锁定部件,其设置于摆门;以及 卡合部,其设置于车身,用于与锁定部件卡合,锁定解除机构具有:检测用部件,其设置于滑 门;转动部件,其可转动地设置于摆门,并在滑门变为全开状态时与检测用部件卡合;以及 连接部件,其连接锁定部件与转动部件。利用这样的结构,在打开滑门时,若检测用部件与 转动部件接触而转动部件转动,则检测为滑门处于全开状态。此时,通过利用转动部件的转 动经由连接部件使锁定部件从卡合部脱离来解除摆门相对于车身的锁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形成为,在摆门设置有沿滑门的开闭方向延伸的滑道, 在滑门设置有被滑道引导的引导体,检测用部件是引导体。此时,通过已设的引导体与转动 部件接触而转动部件转动来检测滑门的全开状态,所以不需要增加部件件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形成为,在滑门设置有向摆门侧突出的突起部,检测用 部件是突起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突起部与转动部件接触而转动部件转动来检测滑门的 全开状态。此时,通过将突起部设置于滑门的适当位置,能够高精度地检测滑门的全开状 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形成为,锁定机构具有:锁定部件,其设置于摆门;卡合 部,其设置于车身,用于与锁定部件卡合,锁定解除机构具有:传感器,其检测滑门是否处于 全开状态;以及驱动部,若由传感器检测到滑门处于全开状态,则其使锁定部件移动,以使 锁定部件从卡合部脱离。如此,通过使用传感器以及驱动部,即便不特别设置复杂的构造也 能够以电动方式进行滑门的全开状态的检测以及摆门相对于车身的锁定解除。 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在打开滑门之后打开摆门时的作业效率。由此,不需要摆门 用把手,能够提高商品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本专利技术的车门构造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打开图1中示出的滑门以及摆门的情形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包括图2中示出的下部滑道以及引导体在内的位置的简要放大图。 图4是表示包括图2中示出的中间滑道以及引导体在内的位置的简要放大图。 图5是表示引导体的垂直滚子被图3所示的下部滑道的突起部约束的状态的简要 放大图。 图6是表示引导体的垂直滚子被图4所示的中间滑道的突起部约束的状态的简要 放大图。 图7是将摆门锁定解除机构与图2中示出的中间滑道以及引导体一起表示的图。 图8是将图7中示出的摆门锁定解除机构的一部分与摆门锁定机构一起表示的 图。 图9是图7的IX - IX线剖视图。 图10是表示作为比较例而设置于摆门的摆门用把手的图。 图11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车门构造的其它实施方式,表示图7中示出的摆门锁定解除 机构的变形例的图。 图12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车门构造的又一其它实施方式,表示图7中示出的摆门锁定 解除机构的其它变形例的图。 图13是表示图12中示出的摆门锁定解除机构的配置位置的图。 图14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车门构造的又一其它实施方式,表示图7示出的摆门锁定解 除机构的又一其它变形例的图。 图15是将图14示出的摆门锁定解除机构的一部分与摆门锁定机构一起表示的 图。 图16是表示图15中示出的锁定部件的构造的图。 图17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车门构造的又一其它实施方式,将图8中示出的摆门锁定解 除机构的变形例与摆门锁定机构一起表示的图。 图18是表示图17中示出的接近开关的配置位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车门构造的优选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在附 图中,对于同一或等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本专利技术的车门构造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侧视图。在该图中, 本实施方式的车门构造1被应用于车身2的侧部。在车身2的侧部形成有位于前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门构造,其具备:滑门,其对设置于车身的侧部或后部的门开口部的一部分区域进行开闭;以及摆门,其与所述滑门一起开闭所述门开口部的另一部分区域,所述车门构造的特征在于,具备:滑门用把手,其设置于所述滑门,用于对所述滑门进行开闭操作;锁定机构,其在所述摆门处于全闭状态时,将所述摆门相对于所述车身锁定;以及锁定解除机构,其在检测到所述滑门处于全开状态时,解除所述摆门相对于所述车身的锁定。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丸山克也久野宏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