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热换热器及蓄热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09996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热换热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下分别设有气体进出导管,在罐体内还设有蓄热床以及蓄热床固定结构,蓄热床通过蓄热床固定结构固定在罐体内,蓄热床包括叠置在一起的散堆蓄热介质层和规整蓄热介质层,所述散堆蓄热介质层由多个散堆蓄热介质堆叠在一起,散堆蓄热介质间形成第一流道,每个散堆蓄热介质均具有第二流道,散堆蓄热介质层中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形成弯曲的不规则流道,所述规整蓄热介质层内具有规则流道,所述不规则流道和规则流道部分或全部导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蓄放热速度快、传热与流动综合性能好、可连续换热、节能环保等优点,可以用于处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多种高温废气,满足节能减排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热换热器及蓄热换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废气热量回收利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蓄热换热器及蓄热换热 装直。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冶金、电力、石油、化工等行业中废气处理的设备一部分为蓄热换热器, 它通过蓄热介质实现能量短暂地储存,将废气中的余热回收再用于预热冷空气。蓄热介质 是蓄热换热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分为很多种。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蓄热介质有散堆 蓄热介质和规整蓄热介质两大类。传统的蓄热换热器一般采用单一蓄热介质,即单一的规 整蓄热介质或单一的散堆蓄热介质,但单独使用这两种蓄热介质都存在着各自的缺点,如 单一规整蓄热介质存在易堵塞、检修难、制造成本高的缺点,单一散堆蓄热介质存在流体分 布不均,比表面积小的问题,因此,传统的蓄热换热器不能很好地发挥蓄热换热器的蓄放热 性能,二次能源得不到充分地回收利用,综合节能效果得不到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回收废气 的余热、降低设备能耗、节省废气处理成本、减少大气污染且综合节能效果好的蓄热换热 器。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下分别设有气体进出导管,在罐体内还设有蓄热床以及蓄热床固定结构,蓄热床通过蓄热床固定结构固定在罐体内,蓄热床包括叠置在一起的散堆蓄热介质层和规整蓄热介质层,所述散堆蓄热介质层由多个散堆蓄热介质堆叠在一起,散堆蓄热介质间形成第一流道,每个散堆蓄热介质均具有第二流道,所述散堆蓄热介质层中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形成弯曲的不规则流道,所述规整蓄热介质层内具有规则流道,所述不规则流道和规则流道部分或全部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蓄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下分别设有气体进出导管,在 罐体内还设有蓄热床以及蓄热床固定结构,蓄热床通过蓄热床固定结构固定在罐体内,蓄 热床包括叠置在一起的散堆蓄热介质层和规整蓄热介质层,所述散堆蓄热介质层由多个散 堆蓄热介质堆叠在一起,散堆蓄热介质间形成第一流道,每个散堆蓄热介质均具有第二流 道,所述散堆蓄热介质层中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形成弯曲的不规则流道,所述规整蓄热 介质层内具有规则流道,所述不规则流道和规则流道部分或全部导通。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床为多组且分别叠 置在一起。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蓄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堆蓄热介质层和规整 蓄热介质层交替相叠置在一起。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蓄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堆蓄热介质层 和规整蓄热介质层之间设有过渡结构,所述过渡结构具有多个用于通气的孔或格。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规整蓄热介质层为蜂窝 蓄热体或波纹蓄热体,所述散堆蓄热介质层为厚壁拉西环、厚壁十字环、厚壁鲍尔环和/或 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毅田丽军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