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及相变蓄热式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18217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31 0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及相变蓄热式热水器,该换热器包括具有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的换热管,换热管自其第一管口至其第二管口呈螺旋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相变蓄热式热水器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相变蓄热式热水器
,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及相变蓄热式热水器
技术介绍
相变蓄热式热水器是通过在内胆中填充相变材料,并将换热器埋设于相变材料中,利用相变材料热焓值高,储能密度大的优点,将热能储存在相变材料中。当需要热水时,冷水通过换热器与相变材料进行热交换,以置换出相变材料中储存的热量。显然,这种形式的制热方式,热水器的制热水能力与换热器的形状紧密相关。然而,现有的换热器的形状只是简单的采用几根换热单管状竖直或者水平排列形成,其储水量过小,且与相变材料的接触面积也小,与相变材料换热时,效率较低,出现相变材料中热量利用不充分、热水出水率低、出水温度不够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旨在提高相变蓄热式热水器的换热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用于相变蓄热式热水器中,所述换热器包括具有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自所述第一管口至所述第二管口呈螺旋状。优选地,所述换热管包括横截面为圆形的圆管段和横截面为椭圆形的扁管段,且所述圆管段与扁管段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换热管的各螺旋的螺旋直径相同。优选地,所述换热管的各螺旋的螺距相同。优选地,所述换热管的内壁上设置扰流部。优选地,所述扰流部为凸设于所述换热管内壁上的环形凸起。优选地,所述扰流部为由所述换热管的内壁向其管内凸设而形成的环形凸起。优选地,所述扰流部为多个凸设于所述换热管内壁上的点状凸起。此外,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相变蓄热式热水器,包括箱体及如上所述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具有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自所述第一管口至所述第二管口呈螺旋状;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相变蓄热材料,所述换热器设于所述箱体内。优选地,所述相变蓄热式热水器还包括设于所述箱体外的第一水路管路,所述换热器的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对应与所述第一水路管路连接。优选地,所述相变蓄热式热水器还包括设于所述箱体外的换热管路及第二水路管路,所述换热器的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对应与所述换热管路连接;所述第二水路管路通过所述换热管路与所述换热器相互热交换。本技术通过将换热管设置呈螺旋状,使得在相同体积的空间中,换热器的长度可以配置的更长,从而增加了换热管内冷水与相变蓄热材料的换热时间,使之换热更加充分,保证热水温度;并且,螺旋状的换热管辐射范围大,能够与相变蓄热材料的不同温度处接触换热,换热更加均匀;此外,螺旋状的换热管还具有扰流效果,能够增加水流在换热管内的停留时间,使换热更加充分,提高了换热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相变蓄热式热水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相变蓄热式热水器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换热管45第一加热装置11第一管口46第一单向阀12第二管口47第二单向阀20箱体48混水支管21外壳49混水阀22内胆50防电墙23保温层60第一换热装置30相变蓄热材料70驱动泵41进水支管80第二加热装置42出水支管90第二换热装置43循环支管91进水管路44循环水泵92出水管路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换热器,适用于相变蓄热式热水器中,通过吸收热水器中的相变蓄热材料存储的热量而实现制热水功能。主要参照图1,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换热器包括具有第一管口11和第二管口12的换热管10,所述换热管10自所述第一管口11至所述第二管口12呈螺旋状。换热管10呈螺旋状,在相同体积的空间中,换热器的长度可以配置的更长,从而增加了换热管10内冷水与相变蓄热材料的换热时间,使之换热更加充分,保证热水温度;并且,螺旋状的换热管10辐射范围大,能够与相变蓄热材料的不同温度处接触换热,换热更加均匀;此外,螺旋状的换热管10还具有扰流效果,能够增加水流在换热管10内的停留时间,使换热更加充分,提高了换热效率。本实施例中,换热管10可以是圆形管,也可以是椭圆管,也可以是扁平管,此处并不限定。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换热管10为圆形管,且圆形换热管10上间隔设置有扁管段。易于理解的是,当水流从圆管段流过扁管段时,管中心的水流会与管壁处的水流位置交换,从而使得管中心的水流也能得到充分的换热,提高换热效果。本实施例中,换热管10的各螺旋的螺旋直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此处并不限定,例如,沿换热管10的第一管口11至第二管口12方向,螺旋的螺旋直径由大逐级减小,或者由小逐级增大,又或者,大小间隔设置,以适应不同的安装环境。而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成相同直径,以方便安装。本实施例中,换热管10的各螺旋的螺距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此处并不限定,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成相同的螺距,以使换热管10各处换热均匀,保证热水恒温。上述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地提高换热管10的扰流效果,使换热更加充分,换热管10的内壁上设置扰流部(图为示出),通过扰流部减缓换热管10内的水流流动速度,从而使冷水通过管壁与相变蓄热材料换热时更加充分。该进一步实施例中,扰流部可为凸设于所述换热管10内壁上的环形凸起,或者,该扰流部为由所述换热管10的内壁向其管内凸设而形成的环形凸起。通过环形凸起能够全方位的对换热管10内水流形成扰流减缓作用。此外,该扰流部还可以是多个凸设于换热管10内壁上的点状凸起,点状凸起除对换热管10内水流形成减缓作用外,还可以将水流分散,使管中心的水流也能够得到充分的换热,提高换热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当多个点状凸起均匀布设于换热管10的内壁上,扰流效果更加佳。应当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凸起的设置高度应当与换热管10的管径尺寸相结合,不能过高,需要保证水流在换热管10内的顺畅流通。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相变蓄热式热水器。参照图1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换热器及相变蓄热式热水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器,用于相变蓄热式热水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具有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自所述第一管口至所述第二管口呈螺旋状;所述换热管包括横截面为圆形的圆管段和横截面为椭圆形的扁管段,且所述圆管段与扁管段间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用于相变蓄热式热水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具有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自所述第一管口至所述第二管口呈螺旋状;所述换热管包括横截面为圆形的圆管段和横截面为椭圆形的扁管段,且所述圆管段与扁管段间隔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的各螺旋的螺旋直径相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的各螺旋的螺距相同。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的内壁上设置扰流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部为凸设于所述换热管内壁上的环形凸起。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部为由所述换热管的内壁向其管内凸设而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云曲绍鹤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