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轴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73114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5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滚动轴承装置,具有:滚动轴承;外圈衬垫,其具有用于预先存积润滑脂的润滑脂存积部,并且与滚动轴承的外圈相邻配置;以及蛇腹状的润滑脂介质,其对在外圈衬垫处划分润滑脂存积部的第二侧壁与外圈的台阶部进行连接。润滑脂介质设置为润滑脂所含有的基油能够浸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滚动轴承装置 本申请主张于2013年3月21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3-058631号的优先权, 并在此引用其全部内容。
本专利技术涉及滚动轴承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机床的主轴等所使用的轴承,公知有润滑脂封入式的润滑机构。作为这 样的润滑脂封入式的滚动轴承装置,公知有日本特开2006-105345号公报的结构的滚动轴 承装置。在日本特开2006-105345号公报中记载有如下的滚动轴承,该滚动轴承包括润滑 脂存积部、和形成从润滑脂存积部连通至滚道圈的滚道面附近的间隙的间隙形成片,并且 经由利用间隙形成片形成的间隙,通过毛细管现象将润滑脂的基油引导至滚道圈。 本申请专利技术人使用模拟润滑脂封入式滚动轴承装置的实验装置,进行了耐久动作 试验。其结果发现,若润滑脂的热过程超过规定时间,则有可能在润滑脂中形成空隙(裂 缝)。同时还发现随着封入润滑脂的空间变窄,这样的空隙的发生频度升高。例如如图4所 示,由外圈衬垫201的内周面202、外圈203的内周面204以及间隙形成片205形成的间隙 S2较窄,因而有可能在封入该间隙S2的润滑脂G中产生空隙S。若形成这样的空隙S,则 润滑脂存积部207的润滑脂G与外圈203的润滑脂G会被隔断。因此还考虑到润滑脂G所 含有的基油向外圈203的供给被中途切断,其结果,润滑脂G向外圈203的滚道面(未图示) 的供给变得不充分。 在要求高速旋转性能的机床中,需要不中途切断润滑脂而持续向轴承的内部供 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即便在润滑脂中产生空隙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润滑脂 所含有的基油持续供给至轴承,由此能够实现长寿命化的滚动轴承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滚动轴承装置的结构上的特征在于,包括:滚动轴承,其具有 内圈、外圈以及配置在内外圈之间的多个滚动体;衬垫,其包括与所述内圈相邻配置的内圈 衬垫、和与所述外圈相邻配置的外圈衬垫;以及润滑脂存积部,其形成在所述内圈衬垫以及 所述外圈衬垫的固定侧,用于预先存积润滑脂,其中,所述内圈衬垫以及所述外圈衬垫的所 述固定侧具有关于被所述滚动轴承所支承的轴的轴向相互对置且划分所述润滑脂存积部 的第一内壁以及第二内壁,所述滚动轴承装置还包括润滑脂介质,该润滑脂介质对所述第 一内壁以及所述第二内壁中、在所述轴向上位于与所述内圈以及所述外圈的固定侧相反的 一侧的所述第二内壁、与所述内圈以及所述外圈的固定侧进行连接,并且所述润滑脂所含 有的基油能够浸透该润滑脂介质。 【附图说明】 以下通过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示例进行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 特征和优点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滚动轴承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从向视A观察图1的图。 图3是表示润滑脂介质的变形例的图。 图4是表示未设置润滑脂介质的结构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滚动轴承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从向视A观察图 1的图。滚动轴承装置1例如是支承机床的主轴(滚动轴承所支承的轴)2的装置。参照图 1以及图2,滚动轴承装置1包括:由角接触式球轴承构成的滚动轴承3、以及与滚动轴承3 相邻设置的润滑脂储存部件4。 如图1所示,滚动轴承3包括内圈(内圈以及外圈的旋转侧)5、外圈(内圈以及外圈 的固定侧)6、滚动体7、圆筒状的保持器8以及密封件9。上述内圈5的内周外嵌于主轴2。 上述外圈6的外周内嵌于机床的壳体(未图不)。上述滚动体7夹设于内圈5与外圈6之间。 上述保持器8沿着圆周方向Y隔开恒定间隔地保持多个滚动体7。上述密封件9密封上述 内圈5与外圈6之间的环状空间的轴向(主轴2的轴向)X的一端(图1的右端)。此外,在 图1中虽然采用角接触式球轴承作为滚动轴承3,但是也可以代替其而采用深沟球轴承,除 此之外,还可以使用圆柱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等。 在内圈5的外周的轴向X的中央部形成有用于使滚动体7滚动行驶的内圈滚道面 10。另外,在内圈5的外周的轴向X的两端部形成有第一密封件槽11。密封件9的内周部 (密封唇)嵌入轴向X的一侧(图1的右侧)的第一密封件槽11。在外圈6的内周的轴向X 的中央部形成有用于使滚动体7滚动行驶的外圈滚道面13。在外圈6的内周的轴向X的 两端部形成有第二密封件槽15。密封件9的内周部(密封唇)嵌入轴向X的一侧(图1的右 侦D的第二密封件槽15。 轴向X的另一侧(图1的左侦D的第二密封件槽15作为用于存积润滑脂G的环状 槽30发挥功能。环状槽30由设置于外圈6的另一端部(图1的左侧部)的台阶部22形成。 台阶部22与外圈6的另一端面(图1的左端面)相连。在环状槽30预先填充有润滑脂G。 润滑脂储存部件4包括外圈衬垫(内圈衬垫以及外圈衬垫的固定侧)12以及储油环16。储 油环16通过螺栓17固定于外圈衬垫12。外圈衬垫12是与外圈6的另一端面(图1的左端 面)抵接并且外周与机床的壳体(未图示)嵌合的圆筒部件。外圈衬垫12以及外圈6借助 固定于壳体(未图不)的定位部件(未图不)而在轴向X上被定位。 以与外圈6的轴向X的另一侧(图1的左侧)相邻的方式配置有内圈衬垫(内圈衬 垫以及外圈衬垫的旋转侧)26。内圈衬垫26以及内圈5借助分别固定于主轴2的衬垫K1、 K2而在轴向X上被定位。 储油环16形成为以主轴2的中心轴线C为中心的圆筒状。储油环16具备:圆筒 状的底部27、圆环板状的第一侧壁20以及圆环板状的第二侧壁21。上述底部27包围内圈 衬垫26的外周。上述第一侧壁20从底部27的一端部(图1的右端部)朝向径向外侧突出。 上述第二侧壁21从底部27的另一端部(图1的左端部)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由底部27的 外周壁、第一侧壁20的内壁(第一内壁)以及第二侧壁21的内壁(第二内壁)划分形成有外 周侧开口的环状的油槽18。由油槽18和外圈衬垫12的内周面(内圈衬垫以及外圈衬垫的 固定侧的周面)24而形成有由用于存积润滑脂G的环状空间构成的润滑脂存积部19。 储油环16的第一侧壁20进入滚动轴承3的内部、即进入内圈5与外圈6之间。更 详细而言,第一侧壁20位于环状槽30的径向内侧。第一侧壁20的外周端的直径设定为比 外圈衬垫12的内径(内周面24的直径)小,因此油槽18的外周侧开口。具体而言,由外圈 衬垫12的内周面24的一端(图1的右端)与第一侧壁20的外周端而形成润滑脂存积部19 的开口 31。开口 31接近外圈6的第二密封件槽15。由开口 31和环状槽30形成环状间隙 S1。环状间隙S1将润滑脂存积部19的外周部与第二密封件槽15连通。 作为润滑脂G,可以使用将尿素化合物、Ba复合皂或Li复合皂等作为增稠剂且将 酯、聚α -烯烃等作为基油的润滑脂。在外圈衬垫12的第二侧壁21与外圈6的台阶部22 之间,架设有用于将润滑脂存积部19的润滑脂G与环状槽30的润滑脂G连接的润滑脂介 质23。润滑脂介质23用无纺布(毛毡)形成。换言之,润滑脂介质23形成为具有弹性的固 体状。润滑脂介质23形成为以主轴2的中心轴线C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滚动轴承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滚动轴承装置,包括:滚动轴承,其具有内圈、外圈以及配置在内外圈之间的多个滚动体;衬垫,其包括与所述内圈相邻配置的内圈衬垫、和与所述外圈相邻配置的外圈衬垫;以及润滑脂存积部,其形成在所述内圈衬垫以及所述外圈衬垫的固定侧,用于预先存积润滑脂,其中,所述内圈衬垫以及所述外圈衬垫的所述固定侧具有关于被所述滚动轴承所支承的轴的轴向相互对置且划分所述润滑脂存积部的第一内壁以及第二内壁,所述滚动轴承装置还包括润滑脂介质,该润滑脂介质将所述第一内壁以及所述第二内壁中在所述轴向上位于与所述内圈以及所述外圈的固定侧相反的一侧的所述第二内壁、与所述内圈以及所述外圈的固定侧进行连接,并且所述润滑脂所含有的基油能够浸透该润滑脂介质。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3.21 JP 2013-0586311. 一种滚动轴承装置,包括: 滚动轴承,其具有内圈、外圈以及配置在内外圈之间的多个滚动体; 衬垫,其包括与所述内圈相邻配置的内圈衬垫、和与所述外圈相邻配置的外圈衬垫;以 及 润滑脂存积部,其形成在所述内圈衬垫以及所述外圈衬垫的固定侧,用于预先存积润 滑脂, 其中, 所述内圈衬垫以及所述外圈衬垫的所述固定侧具有关于被所述滚动轴承所支承的轴 的轴向相互对置且划分所述润滑脂存积部的第一内壁以及第二内壁, 所述滚动轴承装置还包括润滑脂介质,该润滑脂介质将所述第一内壁以及所述第二内 壁中在所述轴向上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本清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